分享

白居易被贬江州,这两首诗绘声绘色,仿佛一幅立体画卷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9-12-19

娱乐传送阵 昨天07:27

白居易是广大读者非常喜欢的诗人,他同情百姓疾苦,一首卖炭翁感动了无数人。他惋惜大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败,一曲长恨歌寄托了多少的哀思和惆怅。白居易自小就才华横溢,16岁在京城即兴创作的《草》让他一举成名。但走上仕途的诗人并非一帆风顺,白居易曾经被贬江州,下面这两首诗既动静结合,又绘声绘色,仿佛一幅立体画卷。

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人45岁时任江州司马,当时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心中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白居易写作时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然后调动多种感官,并从多角度加以阐述,这首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诗中并没有描写夜雪的冰清玉洁,也不作姿态的描摹,细细品味却立意不俗。“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触感写起,衾冷衬托了落雪已多时。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窗明,表明积雪的反光强烈。诗人采用侧面烘托,处处见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再从听觉写出,夜里传来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彻夜无眠,抒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笔端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细细品味,只觉得声随情起,情随事迁,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力量。

南湖早春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白居易被贬谪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早春,有一次出外踏青,看见户外美好的春景,于是即兴发挥,表达了贬官远方的抑郁心情。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秀丽的景物,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诗人着力描绘了一片生意盎然的早春景象。

早春时节,尚有冷气袭人,而阳光返照,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诗人恰到好处地选取了雨后初晴这一独特角度,简洁明快,清新明澈,一切都显得温暖而又明亮,诗人的心情也隐含其中。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消沉的心情,他忧国忧民、衰病不堪,春色越美,越让人担心山河破碎、国破家亡,诗人思前瞻后,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这首诗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绘影图形,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给人以全方位的立体感受,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白居易的作品平易朴实,不注重推敲修饰,让人不易觉察其创作的苦心,却正见出他诗歌创作的功力与匠心。读完这两首诗,大家立刻能感受到诗人的复杂,他时而欣喜、时而又充满了憧憬,有时又惆怅满怀,这些都与他丰富的阅历和深邃的思想息息相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