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富于情趣的诗作,意境深邃的四句话,千年来一直被人盛赞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9-12-19

白居易的作品总是能带给人很深的启迪,不说卖炭翁,也不提长恨歌,就只谈最朴素的咏草诗,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是一种关于生命的思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又是一种感人至深的不懈精神。

再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朴树的语言,却寄托着无比深情的眷恋之情。下面这首诗更是富于情趣,意境深邃的四句话,千年来一直被人盛赞。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小编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小编,白居易四十六岁,时任江州司马。江州就是如今的九江,那里离庐山很近。白居易祖籍太原,出生在河南,对庐山的气候不太了解。但是诗人观察仔细,同时也热爱生活,看似平淡的一首小诗,却非常富有哲理。

时值孟夏,春归芳尽,很多人正感叹的短暂,诗人却在高山古寺不经意地遇上了春景,小编过望的同时,也引发诗人的深入思考。“人间小编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又分享了一件诗人觉得很奇妙的事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激动心情。

可能平时工作太忙,或者身体不适,或者其他原因,白居易无暇赏花观景。等他有空并想起来要去赏花时,早已“芳菲尽”,那种失望就如同一个孩子被剥夺了游戏的权利。所以在庐山看见花开,惊诧和欣喜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好像孩子忽然间看见了一大堆神奇的玩具。

从“芳菲尽”到“始盛开”,诗人的感情和思绪发生了很大的跳跃,由愁绪满怀到惊异欣喜,甚至心花怒放。白居易也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置身于另一个仙境幻地,激发了他的想象,诗人忽然觉得好像在与自己捉迷藏,从城里躲到山上来了。

白居易不仅构思巧妙,而且语言也经过了推敲。桃花是的象征,“盛开”两个字,用词简练,却表达出诗人极度兴奋的心情。一个“恨”字,更是精妙地显示了诗人怅惘春归、留恋美好的精神状态,显示的一颗赤子之心,风趣新颖,又启迪思维。

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源于这里的山地气候。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气温降低,当然就来得迟了。千年前的白居易虽然无法知道,却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引发后人的思考。

再掩卷深思,读者一定很有感触。很多事物我们只看到了一个侧面,甚至根本就是被假象所蒙蔽。各个地方气候条件不同,民风民俗各异,我们首先要了解民情、弄清习俗,才能入乡随俗,而不要武断地做出决策。

其次,既然平台不同,个人能力也有差异,所以必须多了解情况,“人间小编芳菲尽”,但是“山寺桃花始盛开”,换个地方不仅寻找到了大自然的,相信也能找回个人的。最后,当自己疲倦地在生活与工作中奔走时,也要懂得张弛有度,才能放慢节奏,发现来去匆匆之间被忽略的风景,有时恰好是这不经意的惊喜,却给人以巨大的心灵震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