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职级制推行!如何应对校长更替的3大挑战?

 nmeqyhj 2019-12-19

 编者按 

三重挑战:校长更替的现实问题

一是“如何看校长”的挑战。这涉及对校长角色地位、校长领导工作性质、校长领导工作特点及校长成长路径等问题的认识与明确。角色地位影响着对校长更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创新领导工作、一般行政工作、专业技术工作等不同工作性质与定位,对校长人选也会有不同的素质要求。校长的工作特点及其成长路径,同样影响着入职指导、任期确定、领导支持等工作。

目前,在校长角色地位上,“第一责任人”的界定侧重于校长“职位”而非“专业”角色,须聚焦职级制改革,推动校长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专业作用,进一步在政策上明确校长的关键地位。

二是“谁来做校长”的挑战。我国目前虽不存在校长职位“无人来做”的情况,但在实践领域也有一种教师“教书远行政”、校长“敬业不乐业”的情绪在蔓延。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首先是近年来校长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加,负荷加重,工作、生活及工资回报之间难求平衡。其次,安全、质量、稳定等压力不断加大,相应的支持又显不够。再其次,业务发展与领导工作存在冲突,不愿割舍,又难以兼顾。此外,由于琐事缠身,校长更没有精力思考和从事与学校发展真正相关工作。

因此,借用迪恩·芬克(Dean Fink,2010)的话来说,如果教育目标只是遵令行事,聚焦狭窄目标,那么更替挑战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让具有真诚专业态度的学习领导者管理学校,那么就任重道远了。

三是“怎样用校长”的挑战

这一挑战突出表现在四方面:

其一是“人治与法治”的问题。一些地方的校长选拔或调动,领导意见仍为主要依据,标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学校和校长本人意见未得到充分尊重。

其二是“经验与科学”的问题。校长更替工作大多时候还是凭经验、靠直觉、反应式的,缺乏科学分析与细致规划。在笔者调研的一个地区,中小学正职校长中50岁以上的15人、45—49岁的32人、40—44岁的15人。可以想见,当45—49岁这批校长到退休年龄时,校长更替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压力。

其三是“稳定与灵活”的问题。调动与流动频繁,或机械执行任期制,会导致校长的急功近利行为,教师也可能如看“旋转门”一样看待校长,并逐渐抵制与无视校长的各种努力。

其四是“进与出”的问题。校长更替工作往往更关注“进”来的校长,而忽略“出”去的校长。教育行政部门在让离任校长自信、温暖、充满情谊地离开,以及发挥退居二线或退休校长的作用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可做。

两种应对:更替改进与领导变革

校长更替的有效性,受三类因素的影响:区域校长更替工作的水平、继任校长情况与学校情境因素。其中,学校情境很大程度上属于因变量,因此应对校长更替挑战着重在区域和校长层面。

改进区域校长更替工作在区域层面,不能将校长更替视为简单的组织人事工作,只是确保空缺岗位能找到一位校长或一位校长能有一所任职的学校,更不能视为权力的体现、操控的手段或利益的交换,而是要长远、系统、审慎、科学并合乎伦理地重视与开展校长更替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平衡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校长的情况与需求。

在具体实践层面,

一是加强更替规划工作,要有正式的校长更替规划,并与区域教育和学校发展规划有机契合;

二是提升更替工作的系统性,从职业准备、人员选拔、任命到入职指导、在职持续发展等各项工作要有连续性与一体性;

三是细致研究任期问题,确保大多数学校校长任期不少于5年,使得校长能在任期内有所作为;

四是夯实人才储备工作,在既有措施外,选择适合的中小学建立“校长发展学校”,强化培养的实践性与体系化;

五是坚持更替工作的伦理原则,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开与透明,关注更替工作对于校长个人维度的影响;

六是强化更替工作的科学性,基于科学标准与实际证据,对校长领导和校长更替工作的有效性及其影响作出评估。

变革校长学校领导实践。在校长更替工作优化过程中,校长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也要成为主动的“促进者”。校长与学校之间,实则似DNA双螺旋结构,是不能分离、交互影响的。校长的成长依赖于学校的发展,反之亦然。因此,校长更替既是学校之事,也是校长之事。

为应对挑战,校长要积极实现两个层次的领导变革:

其一是使更替更为有效。一方面,更替中的校长要做好工作和个人方面的准备,未处于更替中的校长也要加强领导更替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每位校长都要将培养未来校长明确为自己领导工作的基本职能。

其二是使更替变得不那么重要,即最大限度地降低校长更替对于学校发展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走向文化领导是较为有效的策略。校长与学校成员共同构建与维护一种积极、富有成效的学校文化后,学校成员就能很好地自我管理、相互协调、协同共进。此时,即便出现校长更替,学校文化也会将其带来的震荡与消极影响最小化。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