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第260课:细说“避”字(附辵部的四个形声字)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讲《说文解字》“辵”部的五个汉字:(辶+只)、逶、迆、遹、避。这五个汉字中,只有避字是常用汉字,所以今天的重点汉字是避。生僻字课程相对枯燥,希望大家坚持。今天五个字的详情如下:
1、(辶+只)。这个字,GBK字库没有,字形为“辶+只”,读q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曲行也。从辵,只声。”形声字,本义是绕道而行。《庄子·人间世》:“吾行却曲,无伤吾足。”陆德明释文:“却,《字书》作。”弯弯绕绕的道路啊,不要伤害我的双脚!现有有的《庄子》,这里仍然作“”。

(绕山而行的道路)
本义之外,又引申为弯曲。《广雅·释诂一》:“,曲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郁桡溪谷”。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孟康曰:“其绉中文理,茀郁曲,有似于溪谷也。”如山谷的小溪一样弯曲。
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字的小篆写法)
2、逶。读wēi。《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逶,逶迆,衺(xié)去之貌。从辵,委声。蟡,或从虫爲。”形声字,与“迤”组成是专用词“逶迆”,也写作“委蛇”、“逶迆”、“逶迱”、“逶虵”等。这个词有五个用法:
(1)弯曲连绵貌。就是《说文解字》说的“衺去之貌”。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逶迆,《古今正字》云:‘逶迆,邪行也。’二并从辵,委、也皆声也。”比如《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蹬道逶迆;轩亭幽寂,余花残墨,狼藉溪间。”再比如毛主席诗词《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
(2)曲折行进。比如《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贾芸随着坠儿逶迤来至怡红院中。”
(3)隐微;宛转。《后汉书·荀淑传附荀爽传论》:“所谓‘大道若屈’,道固逶迆也。”道,总是隐微,宛转而不直接的。
(4)从容自得貌。《诗·召南·羔羊》:“委蛇委蛇”,陆德明释文:“《韩诗》作‘逶迆’,云:公正貌。”郑玄笺:“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其中的“委蛇”读作(wēi yí)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悠闲得意、自得自适。
(5)斜列貌。潘岳《笙赋》:“脩楇内辟,馀箫外逶。”李善注:“逶,逶迆,渐邪之貌。”这是对笙的描述。
逶的小篆写法如图:

(逶的小篆写法)
3、迆。读音有两个:
(一)yǐ。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迆,衺行也。从辵,也声。”形声字。本义是斜行,地势曲折延伸。比如《书·禹贡》:“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淮。”向东到达澧水;经过洞庭湖,到达东陵;再向东斜行向北,与淮河会合。这段话是描述长江走势的。

(长江水系图)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大河右迆,东注漯水矣。”也是这个意思。
本义之外,迆还有一义:斜倚。张衡《东京赋》:“立戈迆戛,农舆辂木。”李善注引薛综称:“戈谓木勾矛戟也,戛,长矛也。矛置轩上邪柱之。”“张铣注称:戈短,故立于车上;矛长,故靡迆邪柱也。”戈和矛立于车上,一短一长,当然是一个直立,一个斜倚。
(二)tuó。读这个音时,组成专用词组“迆逗”,挑逗,引诱。清代孔尚任《桃花扇·眠香》:“陈隋花柳,日日芳情迆逗。”

(昆曲《桃花扇》剧照)
当然,迆还有上面逶字组成逶迆一词的用法,不再另说。
迆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迆字的小篆写法)
4、遹。读yù。《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遹,回避也。从辵,矞声。”形声字,本义是邪僻。桂馥《说文义证》:“迴避也者,衺避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遹,犹衺行也。与僻略同。”《集韵·术韵》:“遹,邪也。”比如《诗经·小雅·小旻》:“谋犹迴遹,何日斯沮。”毛传:“遹,辟也。”政策谋略全是错误的,何时结束这样的痛苦。迴遹,就是邪辟,谋略不对路。孔颖达疏称解释得更清楚:“今王谋为政之道,又多邪僻,不循旻天之德已甚矣。”
看《字源》所列遹的字形发展:

(遹的字形发展)
李学勤的《字源》,师玉梅认为遹的本义是“巡视”,这与《说文》不同,认为声符金文中上部为矛的省形,矛的上部或增加双手形。下从内,又或内中增“口”作“㕯”。《说文·㕯部》:“矞,以锥有所穿也。”证据是《大盂鼎》,但似乎亦不确凿,暂时存疑。好在,这个字并不常用,其详细辨析,另外写专文。
本义之外,遹又有三个用法:(1)遵循。《尔雅·释诂上》:“遹,自也;循也。”郭璞注:“自,犹从也;又为循行。”又《释言》:“遹,述也。”比如《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继以孝明、孝章,遹述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胡三省注称:“遹,述也;遵也。”记述其实也是一种遵循。
(2)用作助词,放在句首,无实义。《正字通·辵部》:“遹,发语词。”杨树达《词诠》:“遹,语首助词。无义。”比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力求人民得安宁,终见成功国强盛。遹在此无实义,纯发语词。
(3)又用作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遹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遹字的小篆写法)
5、避。读b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避,回也。从辵,辟声。”形声字。本义是回避,躲避。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回依本义训转,俗作迴,是也。”《玉篇·辵部》:“避,迴避也。”《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唐代杜荀鹤《山中寡妇》:“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逃征徭。”徭役无处不在。近现代汉语也常用此义,比如康有为《公车上书》:“举人等栋折榱坏,同受倾压,故不避斧钺之诛,犯冒钺之罪,统筹大局,为我皇上陈之。”

(公车上书浮雕)
本义之外,避还有其他用法,比如:
(1)去,离开。《玉篇·辵部》:“避,去也。”比如《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由栉,舍者避席,焬者避灶。”店里的客人都得迎来送往,那个旅舍的男主人亲自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亲手拿着毛巾梳子侍候他盥洗,旅客们见了他都得离开座位,烤火的人见了就远离火边。
(2)辞让。比如杜甫《饮中八仙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左相(李适)每日(酒)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开政事,以便辞(职)让贤。

(饮中八仙图)
(3)避免,防止。这个用法现代汉语常用,比如毛主席《论持久战》:“战争的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
(4)违背。《广韵·寘韵》:“避,违也。”比如《国语·周语下》:“今吾执政无乃实有所避,而滑夫二川之神,使至于争明,以妨王宫。”韦昭注称:“避,违也。”现在我们的施政恐怕有违背天理之处,从而扰动了谷、洛二水的神灵,使它们争流相斗,以致为害王宫。
避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避字的小篆写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