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道 识道 悟道----44

 温情海洋 2019-12-19

        北宋开始的中国文化第二次高潮,而以理学为基础建立儒教为结束,后世中国遂进入理学儒教统治时期。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多继承自北宋的体制,推行汉文化,全盘采用汉制,推行“华夷一家”政策,这是金朝强大的重要原因,重文化则兴,轻文化则没。经元明后,女真再建立大清。

         中国文化第二次高潮下,医家迷失大道,虽有一二之人,不挽大局。此刻,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大医学流派并称“金元四大家”,其学说为中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刘主降火。张主攻下,李主补土,朱主养阴,刘完素认为“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创造性地发挥了《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理论,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进而提出“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给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示;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大力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同时他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开始应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对心理疗法有重大贡献;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首创内伤学说理论,采取了一套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世称“补土派”;朱震亨以个人理解的方式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提出了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临症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世称“滋阴派”,提出“百病皆因痰作祟”的观点,他的学说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中国从医者的认知,虽然后世追随者誉为“集医之大成者”,实属过誉之论,同理学儒教是属一类,不为医家大道。直到明朝张景岳,多年研究《素问》、《灵枢》,早年推崇丹溪之学,后针对朱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和攻伐方药,在临证上常用温补方剂,被称为“温补学派”,被后人称为“仲景以后,千古一人”,皆为追捧者过誉美化之言,此刻开中医弊端之风,犹为后世恶中医之先河埋下深深的伏笔。医家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深谙饱学之力,方可通达医家之四世,学问不足,妄自推测,落入一家之学,入穷巷而不出,学于医家,先明析阴阳五行生化,饱学于百家,经四世洗礼,方悟医家大道,国人哀于中医,非哀于医家,可叹可悲,中医者,医之技能,西化之形式,非中国文化体系下之医家,察中医与医家之别,回中国文化之大道本原,为学医者之根本。

     中国文化根系于阴阳五行,论医理先明于阴阳五行,再通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若医者不通于阴阳五行,则医理难明,不得医家之理。南北朝后,阴阳五行之木,火,土,,水,生生之理,变为道教“长生”之金,木,水,火,土,死死之理,阴阳五行生化之气则无,于医家不同,则《难经》“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之理。人之阴阳,心与肺,肝与肾,脾为中州之府,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脾纳五谷之精;清者上行,入于六腑,成气成卫,浊者下行,入于五脏,为血为营;天有六气“风、寒、湿、暑、燥、 火”,禀四时,成弦,钩,毛,石之脉,此为病疫之源头;人之阴阳,既无阴不足,更无阳有余,更无五行之偏颇之理,任一人,人之阴阳五行失和,究其本原,来自天之六气,侵入肌肤,是成病疫之机。医理论于医道,是治未病之病,仲景之医药互证,则有医理通明,善用其药,药物性味自治其病,何患后世医者迷信于方剂之说,照方抓药之能。

       今之世,所谓名医者,诊不过于脉,药二三十数用之,不见良医用望,闻,听,单以切证实病理,非一脉而同之,上医用以望,中医用以闻问,下医用以切;药物,君臣佐使之本也,方剂或以一君,或以二君(一君一后),非三四君者,国必乱,臣者以三四,尽能其事,非五六者,乱国之臣,佐者,使者少则一二,多者三四,过则事不成,有内讧之为。方剂之君臣佐使,少者不过八九数,多者不过十三数,此皆和之于阴阳五行之理也。今之名医,为理学之旁支,为名实之身,寻医必求以方剂,乱行药力辛散之为,不察病者阴阳之大体,治已病之病,虽由表结,不能达于本,有何患于医理之大道?

     中国文化之路,根系于阴阳五行,后生易,医,道,儒,墨五家,外加管仲之术,经春秋战国为第一次文化高潮,稍后囿于个人理解不同,儒以八分,墨以三分,后至汉朝,汉族语言,文化得全面建立,得以保存丰富而珍贵得资料;后南北朝,释家出现,道教建立,中国文化出现分歧;再至北宋,易家有太易之少阳,变为太极之老阳,道家有虚空变为天地生化,儒家由经世致用变为人性认知,而墨家虽分裂,犹自小溪,医家旁落,入理学而不出。后世之学,不察医家之大道,皆误于温病之一家之言,开庸医之路,何察五脏之病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