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宋朝,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首先,茶和水分离开来。先煮水,后冲茶。而且,煮水不再用铁锅,而是改用长颈、带盖的汤瓶。其次,饼茶要先在丝绸小袋中捣碎成粉末状,再将茶粉过筛,倒入茶盏中。最后,等汤瓶中的水沸腾后,将沸水倒入茶盏,一边冲泡,一边用竹制的茶筅不停搅拌,直到茶汤表面形成厚厚的泡沫。这就是宋朝流行的点茶法。其中,茶筅是点茶时必不可少的工具,用来搅匀粉末茶。 所以,宋朝的点茶法和唐朝的煮茶法有两大不同,第一是茶和水不再一起煎煮,茶叶要单独磨成细细的粉末,冲泡成细腻的茶汤;另外,煮茶的各种配料也被省去,茶真正了真正意义上纯粹的茶。 宋朝人抹茶的工具——“茶筅” 宋朝时期,由于点茶法的流行,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品茶方式,那就是斗茶。所谓斗茶,就是看谁在搅拌过程中搅出来的泡沫厚,停留在茶汤表面的时间长。为了较量出高低,斗茶人在每个环节上都下足了功夫。 比如,茶叶要选用当时最好的腊茶。蜡茶的制作工艺考究复杂,从采茶、造茶到最后封茶,一共有九道工序。另外,水的煮沸程度也要严格把关,比如水煮出“如风入松,入水过溪”的声音时,就恰到好处。 斗茶的风气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鼎盛。宋徽宗是一名治国不足,文艺有余的皇帝。他沉迷于花鸟绘画,也醉心于和大臣妃子们一起玩斗茶游戏。他还写出了一部茶书《大观茶论》,把茶的文化与艺术修炼到了极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