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 ID:BJshuibao 政务 | 专题 | 交流 | 分享 生态护岸设计 生态河堤也称“多种生物共生、繁殖的治理法”,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河堤除了具有护堤抗洪等基本功能之外,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还有如下促进作用: (1)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 (2)增强水体自净作用 (3)调节水量、滞洪补枯 一、设计原则 (1)符合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生态护岸是护岸工程的一种形式。它首先须满足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在此前提下,兼顾生态环境效益与其他效益,切不可轻重倒置。生态护岸应满足河道功能河堤防的稳定要求,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岸在视觉中的“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因此,应符合工程设计的相关技术要求。在满足护岸工程稳定与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人为改造,以保持天然河岸蜿蜒柔顺的岸线特点,以及拥有可渗透性的自然河岸基底,以确保河岸土体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自动调节功能。 (2) 满足生态环境修复需要 河流及其周边环境本是一个相对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河流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关系相当复杂,水和泥沙是滩岸和河道内各种生物生存的基础。生态护岸把河水、河岸、河滩植被连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在生态护岸设计时,应通过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耐淹、成活率高和易于管理的植物物种。为了恢复和保持河流及其周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护岸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避免含有大量添加剂的对水质、水环境有不利影响的材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硬质工程。此外,在岸坡上设置多孔质构造,为水生生物创造安全适宜的生存与生长空间。 (3) 体现人水和谐理念 生态型河道应是亲水型河道。因此,营造人水和谐的河流环境,必须考虑市民的亲水要求。可设计修建格式多样、高低错落、水陆交融的石阶、栈桥、长廊、亭榭等亲水平台,使城市河流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好去处。构建自然与美学结合的水景观城市生态河道建设中的水景观设计要遵循城市历史文脉,并与提升城市品味和回归自然相结合。河流滩岸的景观效果,应按照自然与美学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河道形态与断面的规划设计,避免防洪工程建设的园林化倾向。 (4)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投资。 城市生态河道建设,通常是以防洪为主的综合治理工程,其效益不仅体现在防洪安全上,还要体现在社会公益性上。规划建设时,要妥善协调好各有关方面的矛盾,处理好投资与利益的关系。注意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原有和当地材料,节省土地资源,保护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管理维护费用。 二、技术措施 生态护岸是年轻的河道护岸工程技术。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被用于国内外河道生态护岸中。 1 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如扩大水面和绿地面积,设置不同 2 生物的生长区域,营造景观生境,采取水质、水环境保护措施等 3 滨水景观设计:设置各种建筑物以构造滨水景观,并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从景观学角度讲,滨水景观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多样性、通透性和自然性 4 亲水措施设计:如河流近岸的平台、石阶、栈桥、泳池、绿地等 5 孔隙结构设计: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高级生物都是依赖于孔隙、洞穴、屏蔽等区域而生息。因此,构造孔隙结构河岸,能很好的保护和促进河道生态系统发展。在河岸结构设计中,通常选用圆木、卵石或其它天然材料,构造适宜生物生存的水下岸壁孔隙环境 护岸模式分类 1. 自然原型护岸模式 自然原型护岸模式,一般是指植被法。主要用于一些小河道、溪流的堤岸保护及一些局部冲刷的地方, 采用植物保护河堤主要用于小河、溪流的堤岸保护和一些局部冲蚀的地方,以保证自然堤岸特性。如种植柳树、白杨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发达的根系稳固土壤颗粒增加堤岸的稳定性,加之柳枝柔韧,顺应水流,可以降低流速,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这种方法从工程角度上来讲比较简单,当河岸较陡时,可辅助采用土工织物固坡,以达到结构稳定的要求。固土植物可以选择的主要有沙棘林、刺槐林、黄檀、池杉、龙须草、金银花、油松、黄花、常青藤、蔓草等等,可以根据该地区的气候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自然原型护岸 2. 自然型护岸模式 自然型护岸模式通常综合应用“植被法”、“土壤生物工程法”和我国习惯使用的“结构措施法”,土壤生物工程法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在国外广泛应用。通俗的讲,土壤生物工程法是用乔木或灌木的发达根系纤维来固定岸坡,形成“植物加筋土”,即把植物当作结构的一部分,来增加土的抗剪强度,防止坡岸坍塌。这种方法一般都结合一些结构措施来应用,以使岸坡更加稳固。 3. 工程自然型护岸模式 工程自然型护岸模式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如在坡脚设置各种种植包、采用石笼或木桩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结合,固堤护岸。在此基础上,再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这类河道的护岸功能主要以防止岸坡冲刷为主,在材料选用上常常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块体等比较硬质且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材质[6];在结构型式上常用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墙、工型钢筋混凝土挡墙等直立式护岸结构。 具体的技术措施 1 固土植物护坡 2 网石笼结构生态护岸 3 土工材料复合种植枝术 4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5 水泥生态种植基 6 多孔质结构护岸 7 自然型护岸 |
|
来自: gymrlwu78v8b0h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