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秋亭与万春亭

 zqbxi 2019-12-19

        几多千秋亭几多故事。

       一亭 在今河北柏乡县北。公元25年,刘秀即皇帝位于此,建立东汉政权。一亭即今河南渑池县东千秋。《水经·谷水注》:“其亭累石为垣,世谓之千秋城也。”潘岳《西征赋》:“亭有千秋之号”,即此。一亭在北京,且有万春亭。


       亭,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在紫禁城里,亭子亦是不乏。下面就让小编来盘点紫禁城中的两座代表性的亭子——千秋亭与万春亭
亭,释名说:“亭,停也,人所以停集也。”是人们用来休憩、观景之小型建筑。亭子式样多变,小巧玲珑,点缀在名山古刹,寺庙园林之中,颇为瑰丽怡人。
紫禁城内的亭子众多,其中御花园中的千秋享与万春亭,式样精美,造型特殊,堪称是我国众多亭子中的两朵奇花。

       千秋亭和万春亭分别建在园内东西两边水池的南面。这两座亭子的屋顶设计别具匠心,从下面看,为重檐攒尖式,上顶为黄琉璃瓦蠢顶,下顶为十二脊波浪型黄琉璃瓦檐。登上堆秀顶峰的御景亭往下俯瞰,只见两座亭顶犹如两朵倒置的蜀葵花,上面的宝顶象花梗,圆顶象花托,波形多曲的重檐好似片片花瓣。用植物纹样装饰美化建筑,从古至今,不乏其例,但把整个建筑的屋顶,建造成植物的形状,却是极为罕见的。这更使两座亭子丰姿绰约,纤巧秀丽。

       两座亭子虽为圆顶,但下面的底座却呈方形。底座四周圈有汉白玉石雕刻的低栏。柱额门窗及一个个呈菱花形状的槅扇,均朱漆油饰。远远看去,十分典雅而醒目。亭子顶端的宝顶上雕有龙风戏珠图案,宝顶两边各装有一条之字形挂耳,与宝顶上伞盖两侧的云板上下呼应,衬托得整个建筑结构和谐,风格清新。
        千秋亭与万春亭同浮碧、澄瑞等诸亭在御花园内亭亭玉立,与苍松翠柏、奇花异石、殿堂楼阁、池馆水榭一起,把这座皇家花园装扮得格外古雅富雨,庄严秀美。
       山两侧有曲折石阶,可拾级而上。山巅耸立一亭,高出红墙数米,曰“御景亭”。

       当年帝、后、妃嫔登上堆秀,就是上至此亭。伫立亭内,凭栏望去,远处是美轮美奂的层层殿阁,近处是郁郁葱葱的奇花佳木,使人心旷神怡。亭内两端各放有一大铜缸。据载,当年帝、后游览御花园时,太监们要挑水上山,置水缸内,水顺管道流至山下边龙口,喷射而出,挂高十多米,为御花园一大奇观。
        解放后,人们把水管改接在自来水管道上,再也不用往山上一桶一桶地挑水了。每当天晴日丽,阳光映照着四处飞溅的水珠,形成一道道光彩夺目的小彩虹,颠为瑰丽怡人。
这两座亭子是我国亭建筑史上的珍品,艺术价值极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