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先解决粉丝留言的字。 “沈”字 三点水略呈弧形,注意三点之间的距离,秃宝盖要写小,长撇略带弧度,末尾出锋,竖弯钩转折处要圆润。 “冠”字 秃宝盖稍小,横笔登距,竖弯钩要宽,托住寸字。 “等”字 竹字头左低右高。寺字横画等距,注意土字末横一定要长。 反捺 轻入笔,由轻到重,末尾回锋或者不回锋都可以。 “方”字 重点:点、撇的起笔处、转折处、钩全在同一条线上,长横扛肩,撇要短,钩略小。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说,写好“永”所有的字都能写好。 (1)点——侧 (2)横——勒 (3)竖——弩 (4)竖钩——趯 (5)提——策 (6)撇——掠 (7)短撇——啄 (8)捺——磔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3、竖为努,同弩,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 4、钩为趯,同跃,为跳跃,先要按顿蓄势,后突然跃起;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速而且锐; 8、捺为磔,裂牺为磔,笔锋开张。 当我们打开毛笔字帖的时候,第一页或第二页就会介绍“永字八法”。从典故了解到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创,代代相承,流传至今,可见它的实用价值有多高。 作者推荐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