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天风浩荡1888 2019-12-19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海瑞是各类影视、文学作品里出了名的清官、奉公执法的著名代表人物。

很多年前有一本流行的小说叫《明朝那些事儿》,当年很多人读着玩的时候,都会就觉得明月笔下的海瑞形象,很发人深思。但是那毕竟也只是个小说故事,没什么人会去较真。

最近听王诚老师讲课的时候,又说到海瑞这个人物,于是引得我充满好奇地去查证,海瑞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应不应该算个好官。

结果一查才发现,海瑞还真不是“两袖清风”那么简单,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根据《海忠介公年谱》、《民国琼山县志》和《明史海瑞传》等比较靠谱的文献记载,海瑞(1514年1月-1587年11月),字汝贤,号刚峰,琼山(今海口市)人。

在离明朝统治中心遥远,交通也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海南,海瑞从仕途一开始就格外不容易。

先是四岁丧父,失掉了官员世家的出身,然后又在求学时贬低八股应试,接着又连年不中举,无法做官。

可以说,在明清皇帝平均寿命也就只有40岁左右的年代,直到37岁才勉强考了个举人的海瑞,简直就是在用生命挑战自己瞧不起的八股文,能从政纯属意外。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但有可能是海瑞是在太不容易了,从一当上官,他就更加拼命地发挥“老举人”的余热。

先是写下名篇《治黎策》,上任后坚持非主流的主战驱逐思想。接着又打破陈规,禁止教职人员向官员下跪。然后又重新丈量土地,改革徭役,限制对上司送礼......那可是明朝啊!

总之好不容易当上官的海瑞,基本上想用知县发挥宰相的功能。用了37年生命才在明朝坐上的官,最好第一年就折腾出点大动静才好。

然后本县的事情不够他做了,连临县的案件他也想管。

终于,这么拼命的海瑞,被发现了,并被贬职了。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但是谁也奈何不了海瑞命好。

原本可能会孤独终老的海瑞,原上司很快也被贬职了!海瑞顺位顶上之后,这次可是老实多了,升迁也快了,并且真的知道为老百姓做大事了。

这次升官做的大事可真了不得。开辟了黄浦江(主干道)!是的,黄浦江是海瑞开辟的!换句话说,上海这块地儿,就是海瑞开辟的!

上海人真应该也多纪念一下海瑞的。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再后来么,始终坚持各种另类学说、非主流政见的海瑞,基本上没啥别的留在史书上的大作为了。

倒是想着在明朝要求首辅徐阶退田给百姓来着,但是事儿做了一半没做下去,混了个“海青天”的称号,不了了之。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那么海瑞算是一个好官么?

小编我个人只读了这么点文献,海瑞是不是一个特别清廉的人,还真不好说。但假如海瑞真的有影视作品里那样“绝对清廉”,小编我反倒觉得他不是个好官。

因为毕竟他是生活在明朝,不是规章制度大多完善先进的现代。“绝对清廉”这件事情在当时的朝代背景下,用于律己可以,用以治人似乎不是那么明智了。

在他治理下的明朝下级官吏完全没油水可捞,这些需要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活的人,只能跟海瑞听些高尚品德,那就跟如今的一些公司高管想要公司“狼性”,却不给加班费的做法没啥两样嘛。

而且在制度不健全的明朝,海瑞这种对于改革想一出是一出的另类上级,下级们会不会出于畏惧不敢不做事,但是却又不愿意卖命呢?

反正不能捞钱那就偷懒吧,交代的任务一天能干完就三天干,三天能干完就一星期,人的能力各有不同,你总不能治我渎职之罪吧?用现在的话说,你行你上啊。

海瑞有没有他行他上我们不知道,反正明朝是灭亡了。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其次,特别清廉特别完美的人设,在过去的背景下可能会带来个什么问题呢?不可信呗。(你看这话说的,完美居然还不是好事了?)

品行端正严于律己是挺好,可是人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一个看着事事完美的人,往往反倒只是滴水不漏,没把破绽让任何人看到。

如果同事、上司、下属、朋友,全都不能了解你有什么弱、缺点,那大家往往不会觉得是这个人很完美,反倒只是觉得这人不轻易信任别人,不容易接近罢了。

而且跟这么完美的人相处合作,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又有几个人敢笃定自己肯定不会有招祸的缺点和弱点暴露出来呢?

万一哪天高尚的海瑞大人再把谁的某个缺点交出去,大义灭亲了,那可怎么办。所以海瑞在明朝至少有一个缺点,无法合作,无法信任。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海瑞这个人太耿直,又看不清自我定位。

如果他不是怀有特别大的抱负,并始终坚信自己应该走入核心政治圈(当时是内阁),其实“海青天”这个人,做一个明朝官场吉祥物也是很好的,还能为百姓多很多事情。

为啥呢?群众基础好啊,在百姓那里名望非常高,皇帝用他代表着官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和贯彻明朝反腐的决心不挺好的么。

这么个好用的活招牌,就跟免费打广告似得,你说谁不想用。

可不幸的是,我们的海大人是一个拥有崇高理想和坚定政治抱负的人,又太耿直,太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作为一种武器来反对他们的政敌。结果冲进内阁没成功,吉祥物也做不成,反倒什么有利于百姓的事也做不了了。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其实这样的故事,放到今日来说依然能引发我们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

虽然现在各个行业的规章制度,让懂得清廉踏实的人更容易发挥作用了,对腐败和不作为打击得也更严格了。但那些发光的人,真的都是在做正确的事情么?那些没能发光的人,又真的都只是因为“不愿降低标准”么?

在明朝同期的官僚中,小编我个人更欣赏徐阶。唐迟老师在讲美国创立初期的那一段历史,说到三权分立时,就提到当时美国司法这一个分支非常弱小,第二任大法官马歇尔为了树立司法权的地位,以退为进,像徐阶一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这段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简单搜搜。很精彩。

不过即使不去看那段美国人的故事,我们身边的很多95后、00后的年轻人,其实早就已经在实践这种“退守智慧”了,他们清楚自己身处的环境,不忘记自己内心的火苗,一步一步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直到绝地反击。

接下来的几年,也正是这些年轻人隆重登场,成为时代脊梁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上课听老师讲海瑞清廉,一查才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另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