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3个人生智慧,读懂终身受益!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0-10-23

一、做人要有主见。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在路上听到别人的一些闲言碎语,就到处去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从古至今,很多人还就喜欢道听途说的东西,尤其是别人不好的事情。不仅道听途说,甚至还要四处去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再添油加醋地到处去传说,这是很损德行的行为。

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你可能不信;两个人说街上有老虎,你可能半信半疑;当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的时候,很多人就信以为真了。事实是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以讹传讹而已。所以说谣言止于智者,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不会轻易相信道听途说的东西,更不会人云亦云。

二、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像周公那样完美,有周公那样的才艺,如果他因此而骄傲,并且吝啬,那其余的那些小善,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德才兼备叫圣人,有德无才叫君子,有才无德叫小人。德行是做人的根本,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德行,越有才能,对社会的破坏性就越大,还不如没有。

所以在生活中,无论是选拔人才,还是交朋友、谈恋爱,都要把他的人品德行放在第一位,这一关过了,才可以考虑其他方面。但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正好相反,很多年轻人找对象,就看高、富、帅;很多单位招人,就只认学历,所以现在的离婚率、跳槽率都很高,就是因为把道德人品这项最关键的考核指标忽略掉了。

三、做人要把握根本。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事有先后,物有本末。做人一定要抓住根本,才能得其大道。这就好比树根和枝叶的关系,如果只注重枝叶的茂盛,而忽略树根的养护,那树根一烂掉,枝叶也就全部枯萎了。做人也是一样,无论贫富、贵贱、荣辱、得失、沉浮等等,都是枝叶的东西,不必太在意,应该先把根本抓牢。

什么是根本?孝悌是也。德行是做人的根本,孝悌是德行的根本,没有孝悌,就谈不上德行。如果一个人对生养他的父母都不孝顺,对骨肉相连的兄弟姐妹都不友爱,却能大公无私,对朋友、同事、领导,甚至不相关的人,都特别关爱,特别上心,你敢相信他吗?一定是伪善,是别有动机呀!

所以说,要想断恶修善,改变命运,从哪里做起?就是从身边人做起,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做起,这才是根本,这叫家和万事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