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宜麻黄汤主之。 1 伤寒脉浮紧,麻黄汤证,当急发汗,解表之实。发汗之迟,逼其卫热,上冲鼻窍,因而致衄。此是缘不早麻黄故致此。麻黄发表泻卫,卫泻则表解衄止。 按;必麻黄发汗解表,卫气外泄,则表解衄愈。善治者治其皮毛。 论;此是外感,外寒闭实,卫气不泄,气壅蓄极,必找一个实破口外泄,因致衄也。若是内伤,肝气不升,郁结下陷,肝主疏泄,若肝气内壅迫急,也必会找一个实破口外泄,如小便频数等证。 太阳二十六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1 麻黄发汗之后,病仅微除,其人犹觉发烦昏晕,未能全解,若是剧者,又必衄血,所以然者,八九日表寒不解,表阳之气郁遏太重故也。 2 此复述上条衄血之理,又教人理解,八九日不解,迟发汗之变象。 太阳二十七(忌麻黄证)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脉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太阳入少阴去路) 1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此为一定之理,故“宜”以汗解。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必禁麻黄。尺中迟者,营气不足,血少阴弱之义,血以阴体而抱阳,营血虚则必阳气虚,阳虚(阴弱)故见脉迟,麻黄发表之寒,也能泄里之阳。汗必亡血中温气,故言亡阳生变,尺中迟者,提纲言血少,也为阳虚之义。勿犯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之禁忌,皆是防亡阳生变也。 按;此浮紧尺迟,先不发汗,待阴阳之分途,成表里证在以表里法治之。且后又有风寒各半证。 2 本条言忌麻黄证,外有表寒,内有里虚,怕治表寒而失里虚,故设麻黄之禁忌。以防按太阳之理而发表,却成亡阳失里变坏病。麻黄之忌者,因尺中迟而人虚,预防因表而失里,变生坏病。 3 皮闭内热忌用桂枝,误用则热蓄不泄而吐血;阳虚(阴弱)血少忌用麻黄,误用亡阳则生百变,此二条合参则知麻桂之理与禁忌。 4 上条是迟用麻黄而生变证,本条是因有脉迟,却不敢用。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