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诡异城门:修一次垮一次,皇帝借一宝物镇压,屹立至今

 敦厚书屋 2019-12-20

说到我国的城门,最著名的无疑是北京紫禁城的天安门。作为中国第一皇家宫殿群的大正门,天安门无疑是全国最为大气恢弘的古代城门,你甚至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找不到能像天安门这么霸气的古城门。

说起天安门的历史,自元朝开始定都北京便有了。只是那会并没有名字,仅仅只是个城门。后来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在元朝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新的明故宫,城门自然也是重新修造,这就是现代天安门的原型——承天门。

说起承天门,可以说是命途多舛。竣工36年后,曾遭遇过一次雷击,引发了严重的火灾从而被烧毁。10年后重建,未曾想,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起义军杀入北京,又把承天门烧得干干净净,次年又被重建。

后来到了清朝,顺治帝将承天门正式更名为“天安门”,康熙帝在位期间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到了晚清时期,八国联军侵华,他们又用大炮将天安门轰了个支离破碎,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才得到系统全面的修复,一直存留到今天。

其实,作为古城门,必然要承担着防御炮火和外敌攻击的作用。所以,古代城门没有一个不是修了坏,坏了修的。天安门尚且如此,而我国还有一个古城门,其修造的历史,甚至比天安门还要传奇。

这个城门就是当年明成祖朱棣修筑承天门时的参考原型——南京明故宫的中华门。虽然现在看起来并没有天安门那般恢弘霸气,但其在建造的过程中,却历经了比建天安门还要大的难度。相传,当年朱元璋在修建南京故宫的中华门时,修一次塌一次,怎么修都修不起来。

朱元璋很是生气,他以为是修城门的官员偷工减料,所以城门才成了轻易垮塌的豆腐渣工程。于是,他自己亲手抓起了质量把控,下令每块城门砖上都要印上制砖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要是再垮塌,可以直接追究到责任人。

但还是没用,中华门仍然是垮了修,修了垮。朱元璋只得去求助军师刘伯温,刘伯温在中华门城墙根下踱了半天步,算了一卦。随后对朱元璋说“中华门的地基下有一个专门吃土石的怪兽,倘若不能喂饱它,中华门是永远也修不起来的”。

朱元璋急了,便问刘伯温有什么法子可以破解。刘伯温不慌不忙答道“相传天底下有一名为聚宝盆的法器,可以源源不断产生土石,只要将其埋在中华门地基中,便能满足那怪物的要求,方保城墙千年不倒”。

好巧不巧,这个聚宝盆就在明朝首富沈万三的手里。当时民间传说沈万三之所以富可敌国,正是因为他手上这个种啥得啥的聚宝盆,他种下金子,所以收获了源源不断的金子。而土石这些,对聚宝盆来说根本不算事。

不过,聚宝盆好歹也是沈万三的私人财产,朱元璋也不能明着抢过来。于是,便客客气气登门,找沈万三借聚宝盆,说啥三更借,五更还,只借两个多时辰。沈万三也不好拒接,毕竟皇帝都亲自上门了,再不借,估计就是直接亮兵器了。

随后,朱元璋将借来的聚宝盆埋在了中华门地底下,结果,中华门竟真的不垮塌了。而沈万三一直在等待朱元璋还他聚宝盆。然而,朱元璋太鸡贼了,他命令南京的更夫,从此以后只能从一更打到四更,严禁打五更。这样,沈万三一直听不到五更的更声,也就没法找朱元璋收回宝物。就这样,朱元璋骗走了聚宝盆。

如今,中华门已历经600多年屹立不倒,虽然不及天安门霸气,但在重修和毁坏的次数上,是远远低于天安门的,堪称我国最坚固牢靠的古城门。也是因为当年埋下了聚宝盆,中华门还有个名字叫聚宝门。

虽然这个聚宝盆的传说有点玄乎,真实性有待商榷。但这600年不倒的中华门,无不反应了我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工艺技巧和对工程质量精益求精的要求。而他们或许才是中华门地底下,真正的聚宝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