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三轮)2019年度研修活动中,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顾志跃、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等,迸发激情,共享智慧,阐述了独到的观点。 【课程领导力项目定位】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贾炜 课程领导力项目是推动上海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上海市教委的龙头项目。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 徐淀芳 课程领导力项目,是通过改革规范的行动研究提升课程领导能力,创新我们的课程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 顾志跃 对于校长来说,课程是可以实现教育理念的可操控的一个关键因素,课程领导力是新时期校长办学的重要内容。 虹口区实验幼儿园园长 顾伟毅 课程领导力最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发展。 形成“共构场域”很重要。它让一群人连接在一起,形成理念的共通。我们需要去激发全员卷入、投入。 深入“结构过程”很重要。目标的分解、过程的分类、原因的分析、问题实证的采集和统计,帮助我们找到更精准的方向。 追求“经验重构”很重要。通过可复制的经验,可推广的产品,我们要追寻结构的升级,带动课程主体成长的认知升级。 【课程领导力项目价值导向】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贾炜 要结合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聚焦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实施方式、课程结构改革。 体现高水平落实国家课程,体现高品质统整课程:要融汇贯通,做到“守底线、结构化、有特色”。第一,明确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总体课程;第二,课程计划真实落实,课程计划体现领导力;第三,围绕课程计划实施建设课程资源,评价要服务学生的成长;第四,区域的统筹和协调很重要。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 顾志跃 充分了解第三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的背景,其定位和国家主流教育导向相对接。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 张人利 项目研究中,坚持遵循国家课程标准,使用政府规定教材,改变的是教学方式。 ![]() 【课程领导力项目推进】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贾炜 体现高强度的教科研支撑,首先是对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认识到学习的意义,解决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策略、思维方式的灵活性、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学科发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单元教学之中,关注跨学科的学习。以数字教材建设为抓手,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课程领导力项目推进要体现高互动模式,校长、专家、教师、学生都要参与其中,推动思想共识。要建立市、区、校互动研讨、展示机制;加强区域课程领导力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适时评选优秀研修团队、优秀研修方案。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 徐淀芳 为了这个项目能够高效开展,要特别研究经验的提炼,采用规格化的模式。为了经验的传播更加有效,建设更好的团队,发挥团队的作用,探索把项目与研修结合在一起。要把问题简化,简化的方式就是抓重点,抓关键。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 顾志跃 考虑学校自身的定位。项目设计要聚焦学校本阶段的最近发展区,考虑学校可动用的支持条件(教师、场馆、设备、资源等),进行有限的设计。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谢慧萍 项目聚焦问题,开展真研究,符合行动研究的本质特征。 项目需对标(针对标准)和对表(项目方案),进行逆向思维。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 徐淀芳 研修规格化的设计让大家成为项目的主人。要让参与研修的校长、专家有亲身体验,给予内容的规格的指引和要求。在项目推进中,让大家都成为项目探索的实践者,又是分享和相互指导的专家。 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 韩艳梅 一是研究、实践与培训的同频。二是实践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同步。三是产品设计与经验萃取的共振。 ![]() 【课程领导力与初中强校工程】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 张人利 学校连续参与三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成就了静教院附校。在第三轮项目研究中,学校将积极辐射课改经验和成果,与初中强校工程学校一起研究,共同进步。 杨浦区三门中学校长 秦娟 学校是强校工程学校,学校确立的研究项目也是支撑学校强校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市教研室支持引领下,有决心、有信心做好这一项目。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 顾志跃 课程实施要从传统课堂中闯出一条新路。把课堂的组织、内容、评价等组合在一起,做出新的与传统课堂不同的课堂教学范式。 杨浦区三门中学校长 秦娟 学校 “三研修、两观察”的一日研修模式,使老师们从“纸上读到”到“课堂上亲眼看到”,内心的触动是巨大的。他们开始用精心设计的“对话”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始注重对学生思维支架的搭建。 学校项目推进,研修活动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在研修活动中有收获,才能自觉自愿地参与其中。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 顾志跃 评价上要体现学生在学校中获得成长和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成长提升,学校也在变化。 ![]() 【课程领导力的区域推进】 杨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陆卫忠 ● 杨浦理解:基于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的课程思想力、设计力、执行力、评价力“四力”框架,形成课程领导力。 ● 杨浦模式:以课程文本作为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有效载体、课堂文化转型作为课程领导力提升愿景、课例研究作为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技术,建构提升课程领导力。 ● 杨浦行动:开展专题讲座、工作坊研修、学段研讨、年会交流等多元研修活动。 ![]() ■ 供稿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贺蓉 ■ 审校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张玉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