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普通高中如何撬动并带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型?普通高中基础教育与特色教育如何互通相融?11月21日,以“深化学校特色建设,转变高中育人方式”为主题的长三角特色普通高中发展论坛在上海市曹杨中学举办。 自2011年起,上海市教委设立“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与评估”重大项目,8年过去了,上海发展了55所市级项目学校,9所已经命名的特色普通高中。据悉,上海特色高中的评审仍将继续,未来三年,还将评出10所左右的特色普通高中。 特色普通高中究竟是如何炼成的?本次论坛中,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组做了专题报告,在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中表现抢眼、“连中三元”的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分享了区域做法和经验,之后上海市9所已经命名的特色普通高中也进行了交流分享。 论坛活动现场 以特色课程为抓手, 带动育人目标内涵进一步丰富 立足学校的基础素养的培育,鼓励学生兴趣的发展,支持学生拔尖的需求,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所特色普通高中才能站得住脚。 据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组副组长徐士强介绍,上海55所项目学校当中,大概有八大类20几个点,包含科技、体育、艺术、商业财经金融、语言与优秀传统文化等特色。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类课程框架下,特色普通高中对拓展和研究型课程主动谋划,也有了更多有益的探索。
以曹杨中学环境素养培育特色课程为例,根据不同目标指向,学校将特色课程分设置为“三加二”类课程群,即三类环境素养课程群——“环境·科技”类课程群、“环境·人文”类课程群、“环境·心理”类课程群,加上两类环境素养通识课程群——“大环境”通识教育课程系列、时间体验类课程群,各类课程群下设共46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在徐士强看来,这些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并不冲突,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例如上戏附中是戏剧教育特色,戏剧教育中间也蕴含着许多戏剧的方法和元素在里面,如重角色表演、重参与、重多种语言形式的呈现,都可以转移到普通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在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中,普陀区 “连中三元”,表现抢眼。2017年普陀区曹杨中学成为全市第一所特色高中;2018年和2019年普陀区甘泉外国语学校、同济二中相继成为市特色高中,本月7日上海音乐附中也接受了市特色高中的复评价。 普陀区教育局局长范以纲介绍,普陀区统筹规划优化原有的高中教育资源的布局与结构,为区域高中特色多样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探索与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了普陀区一轴两翼的发展布局和建设要求,普陀教育架构了一环一圆十街镇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布局。其中,一环就是指环华东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圈,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的溢出效应,整体提升华师大周边的学校办学水平。一圆是指曹杨二中基础教育园区,即放大两中教育集团的实验功能,辐射周围不同类型的学校。 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普陀教育借助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区、专业院所和企业事业单位等相关主体协同配合,同向发力,统筹结合各种社会资源,聚集各方面的力量,培育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服务学生个性发展,在推动跨学校沟通,跨学段贯通,跨系统连通,跨区域互通,跨文化融通中,促进全区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新生态的形成。 在具体的学校特色开发方面,普陀区精准施策,以项目引领错位发展、课程支撑、科研推动为路径,不断激发区域高中学校特色创建活力。七所公办的完全中学先后全部申请为市特色普通高中项目学校,形成了有曹杨中学的环境素养,甘泉外国语学校的多语种教育,同济二附中的理工特色,上音安师的音乐教育,真如中学的设计与技术,桃脯中学的法制教育,长征中学的媒体素养所组成的市特色普通高中的项目学校群。 上海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不搞一蹴而就,更不是简单瞬间“翻牌”“挂牌”。按照“成熟1所创建1所、创建1所命名1所”的原则,有序推进特色高中创建。9所学校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前期学校自主实践——成为所在区重点建设的特色学校——通过评审成为市项目学校——系统性特色建设实践——举办经过市教委基教处认可的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市级展示——申报命名评估(初评、复评)——通过后被命名。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看来,特色普通高中不是在普通高中基础教育之外,又增加的一块负担,不是做简单的拼盘。“一定要和特色发展有机结合,特色高中建设能够围绕课题、课堂、课程推动,围绕管理和招生方式的改革联动,所以三课两改有机结合整体发展应该作为特色高中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去实现。”这对于校长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课程、资源、平台的“整合”,必须融为一体,才有可能提高课堂的育人效果。 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高中改革发展走到了关键时期的时候,高中转变育人方式的要求亟待加强落实,普通高中在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这些都是教育决策者、研究者以及广大校长共同关心的话题。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表示,在未来三年内,还将评出十所左右上海市的特色高中,特色高中在上海创建评审不会关门。贾炜介绍,新一轮特色高中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在研制过程当中,对于已经评为特色普通高中的学校,将实行三年左右一次的复验验收。同时,也不断拓宽特色高中的创建之路,围绕课题、课堂、课程推动,围绕管理和招生方式的改革联动,共同推动高中特色的发展,推动高中育人方式的转变。 据悉,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指导,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上海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组共同主办,上海市曹杨中学承办,晓黑板和《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协办。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天津、河南、四川等地校长、教育行政和研究人员共计200余人出席了论坛。来自长三角地区的12所高中围绕主题做了专题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