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古籍问诊整理(一)

 为什么73 2019-12-20
师父说要想治好病,先得从诊断入手。想了想,我觉得还是把关于中医问诊之古籍内容全部整理,解说出来,都是一家之言,大家看看就好。而我只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难经》云:“问而知之谓之巧”,也就是说问诊是需要技巧,而这个技巧是打开认识疾病的钥匙,也就是说怎么问、问什么、什么时候问是打开认识疾病的正确打开方式。只不过多数时候,我们见到的问诊方法,多是套路,而没有直达本质。
因此我将中医古籍中,讲述问诊的资料汇集起来,同时附录上自己的理解。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
帝曰:何谓一?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帝曰:奈何?
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帝曰:善。

此段出自《素问 移精变气论》。

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是说关紧窗户,把门关紧,什么意思?这八个字至少有四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保护病人隐私,第二个含义是要学会听,听对疾病诊疗有关的话,对疾病诊疗无关的自动过滤掉。第三个是对疾病诊疗有疑问的话要记下来(即系之病者),以便发问确认。第四个是要问诊时要探查疾病为辅,要以人为本。
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这个情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人情,一个是病情。这个意是病人之思想意识。比如对于以熬夜为工作的人,从病情上来说,不熬夜加上吃药,身体确实容易好。但是从人情上来说,熬夜工作就能养活一家人,虽然身体会有些负担。不熬夜身体无负担,但是无法养活整个家。所以有很多人宁愿让自己病,而不愿意看医生,对他们中有些人来说,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解脱(这是我一个熬夜患者对我说的)
所以这个“以从其意”的意思就是让病情与人情不在对抗,从而患者愿意主动接受治疗。当不在对抗的时候,就是得神了。那这需要如何通过问诊来进行?

人情需要怎么问?《内经》的原则就是询问饮食起居,病情怎么问,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八个字通俗的说法就是言听计从,是谓之得神,言不听计不从,是谓之失神。可见医患关系到最后还是要“治之极于一”。
附录问诊补充: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