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37岁才成婚,写下这首情诗《赠内》送给妻子,却被后世女人痛骂

 qiangk4kzk8us4 2019-12-20

白居易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十六岁就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名满京城。当时的名士顾况还以他的名字打趣:如此本事,在京城定居确实很容易啊!然而,白居易直到35岁的时候,因为母亲和弟弟的投靠,才在京城附近的渭南买下了房子。居住不易,更不容易的是白居易的婚姻。

据说,白居易有个从小青梅竹马的女子,却因为母亲的反对而未能成婚。此后,他一直拖到37岁,才迎娶了京兆尹杨虞卿的妹妹。这个年龄,别说是在早婚盛行的古代,就是放在今天,也是大龄男青年了。幸好,妻子杨氏出身高贵,又温文尔雅,这也算是一些安慰。婚后的白居易,不久就写下了这首情诗《赠内》: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这首诗的题目很短,内容却很长,表面上看这是与妻子的共勉,但细细读来,白居易遭到了后世的女子痛骂。他对妻子的要求,未免也太高了。

我们可以将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前两句就是第一个部分,它点明主旨,表达了白居易与妻共勉之意。既然成为了结发夫妻,那么就应该生同寝,死同穴,永不分离。从这个决心来看,白居易对妻子是很满意的,然而接下来画风就为之一变。

第二部分是从第三句开始,到第十四句为止。白居易在开头说平常人都要互相勉励,更何况我们呢?可是,我没看到白居易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是列出了古代贤妻的代表人物,让杨氏好好学习。她们分别是黔娄妻、冀缺妻、陶潜妻和梁鸿妻。

黔娄的妻子是富家千金,嫁给春秋鲁国的穷光蛋黔娄后,不仅没有贤妻丈夫,还穿上粗布衣服一起下地干活。冀缺的妻子虽然没有种田,但她每次去地里送饭时,总是跪着的,这才有了“相敬如宾”的成语。陶渊明的妻子,放弃了城市的喧嚣,跟随丈夫隐居山林。梁鸿的妻子则在家操持劳作,还要将做好的饭菜用案举起送给丈夫,“举案齐眉”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这四个贤妻都被白居易一股脑抛给杨氏,让她好好学习。而且,白居易还在这一段的结尾,毫不留情地指出:虽然你读书不多,但也应该听说过她们的故事,希望你认真效仿!可怜杨氏,读书少就被大文豪如此哄骗,也真是当时女子的悲哀。

第三部分包括了第十五句到第二十四句,白居易再次提出对妻子的要求。他告诉老婆,跟着我可能没有什么好日子,但是,白菜也很养人,粗布衣服就能御寒,何必去追求那些锦衣玉食。不说白居易到底有没有钱,但这真是一副我穷我有理,你嫁给我活该的说法。

最后的六句是第四部分,白居易甚至拿出了杨氏的家规来吓唬她。他说你们家家世很好,也有这样的规矩,我是穷苦的寒士,你就应该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和我同心协力,我们这样才会快乐啊。

不知道当时的杨氏是怎么想的,但她确实是个好妻子,陪伴丈夫度过了无数艰难困苦的时光。白居易的这首情诗赠妻,却提出了太多要求,虽然在当时也能理解,不免却被现代女性指责。他个人也不拘小节,出入青楼酒肆如家常便饭,后来还美女环抱,可教育妻子,却是一套又一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