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进士陆宝忠,不以书法为生,却让书法家感到汗颜!

 youxianlaozhe 2019-12-20

从古至今出现很多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一直影响着后人,但是有的人并不是以书法为生,却把书法写出了典范。清代进士陆宝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一生饱读诗书,书法造诣深厚,有的人说他的书法比很多书法家写得好。那么,为什么古代文人都能写一手好书法呢?陆宝忠的父亲是举人,自幼受到书画的熏陶,所以他学书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没有勤奋的练习,即使受到熏陶也不会有所成就。因此,古人能写好书法首要原因就是勤加练习,有的人经过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练习,才有所成就。



有的人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往往是急于求成,没练习多久就想成为书法家。正如吴玉如所说,有些人一拿起毛笔就想成为书法家,书法并不是一日之功,只有勤加练习才可以有所进步。古人在学习书法上刻苦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比如王羲之洗毛笔把池水染黑,怀素芭蕉练字,用光附近的芭蕉叶等等,这些书坛佳话未曾间断。所以说书法没有捷径,勤奋是最好的方式。


其次,古人读书多,深厚的文学造诣滋养着他们的书法,有很多书法家也说过读书和书法之间的关系,虽然读一年书或者几年书看不出什么,但是读几十年甚至一辈子,这让差距变得很明显了。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审美境界,书法是一个人文学修养的一种外在体现,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书法,就是这个道理。有人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忽略了读书,为了写书法而写书法,所以不读书的书法在气韵上要逊色很多。


第三个原因也就是后人常说的,古人书写工具是毛笔,今人用毛笔作为日常书写的没有几个,所以很多人认为古人写书法很好,正是这个原因。古人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写一手好书法,只是文人写出的书法更出色一点,像王羲之、苏轼、文征明这些书法家,都是文人的身份,书法只是他们的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而已。



第四个原因就是很多人练习书法急于求成,求名心切,比如有些书法家翻跟头写书法,有些在水中写书法,基础不牢固,导致在创新的道路上花样百出,越来越偏离了书法的意义,所以总是写不好书法。古人写书法也有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在宗古人的基础上创新,并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奇特,而是心态平和,并不是以书法为业,所以他们的书法呈现出自然平和之气。


看了这四点原因,你感觉对吗?对古古人的书法,你有什么见解呢,可以评论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