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锺书丨中国古典文化里最后一个风雅之士

 LCB酒庄书房 2019-12-20

今天是钱锺书离开我们21年的日子。1998年12月19日,钱锺书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提到钱锺书,就一定能想到他广博的才识。

钱锺书一生钟情于书,嗜书如命。他曾说,“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他治学要旨在“打通”,打通古今、打通中西、打通学科,不迷信体系。

他记忆能力超凡,精通多种语言,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他是一位鸿儒,也是一位痴狂才子。

钱锺书和杨绛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半个世纪里,钱氏夫妇相濡以沫,琴瑟和谐,苦中寻乐,淡薄名利,铸就一段佳话。


余英时曾这样说,钱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里面最后一个风雅之士。

今天就让我们从钱锺书的只言片语中看看,体会这位“文化昆仑”的学养博雅和对生活的洞见,从他的笔下,思考人生。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写在人生边上》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城外的人远远望城内,城内烟雾弥漫,被一种神秘笼罩,想象中是祥云冉冉,仙乐飘飘,花香鸟语,流水青松,风景无限,欣赏风景必须千方百计冲进城内;而城内的人却认为熟悉的地方是没有风景的,梅花香在城外的小道旁,痛苦时只有到城外掬一捧清泉才能洗去忧伤。
——《围城》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写在人生边上》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食物符合你的口味,主要是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以此来欣赏,来审定。
——《写在人生边上》


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围城》


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家瞻仰。
——《围城》


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围城》

人生亦如磨盘,团团旋转而终无法摆脱陈陈相因。                                

   ——《管锥编》

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读书人如叫驴推磨,若累了,抬起头来嘶叫两三声,然后又老老实实低下头去,亦复踏陈迹也。

——《书信》

////

钱锺书的文字堪称吉光片羽,他65岁著《管锥编》,72岁出版《管锥编增订》,而年近八十又著《管锥编增订》之二,以旁征博引涉及中西,仅引文就包括中、英、德、法、拉丁等数种语言。

钱锺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成就斐然,推崇者甚至对他的成就冠以“钱学”之称。在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的眼里,钱锺书不仅是中西兼通的汉学大师,还是位卓越的小说家。

他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以清醒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观察中西文化。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钱锺书在那个特殊时代里,身上始终保持着狷介、犀利、辛辣和睿智,“为人崖岸有骨气,虽曾负笈西方,身上却不曾沾染半点洋进士的臭味,洋文读得滚瓜烂熟,血管里流的则全是中国学者的血液”。

他不惧命运的洪流,在艰辛的岁月中安之若素。不如就让我们在书中,细品钱锺书的“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