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源:首届国医大师裘沛然经验方。 组成:牡蛎,高良姜,制香附,党参,甘草,川连,制半夏,海螵蛸,延胡索。 适应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 2、来源: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床经验方。 组成:乌梅肉,炒白芍,炙甘草,北沙参,大麦冬,金钗石斛,丹参,炙鸡内金,生麦芽,玫瑰花。 适应证:本方具有滋养胃阴、疏肝柔肝之功,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 注意事项:本方为阴虚胃痛所设,凡辨证属虚寒胃痛及实邪所致胃痛者,均非本方所宜。 3、来源:首届国医大师何任经验方。 组成:炒白芍,炙甘草,姜半夏,黄芩,厚朴,干姜,黄连,蒲公英3。脾胃气虚者,酌加太子参或党参;大便干结者减黄连,加火麻仁。 适应证: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所致的脘腹胀满作痛,属于中焦湿热,胃失和降,气机阻滞之痞证。症见胃脘饱胀,时作疼痛,大便偏溏,胃脘嘈杂,嗳气,呕泛吐酸。 4、来源:《董德懋临床经验集》。 组成:枳实,槟榔,砂仁,白蔻仁,厚朴,香附,高良姜,党参,麦芽。 功效:理气和胃,温中止痛。 适应证:各种胃炎,见胃脘胀满,脘腹作痛,呃逆嗳气等症。 注意事项:调摄饮食,忌生冷、油腻、饱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