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春省亲时为什么频繁更衣?

 少读红楼 2020-02-11

红楼梦里,元春省亲虽然只是数个小时的活动,但却是红楼梦中的重头戏,曹公用了第十八回的整个篇幅,浓墨重彩地对省亲过程进行勾画和描摹。

其中,“更衣”这个字眼被多次提及,宫内的太监在初八至贾府为省亲路线“实地踩点”时,先确定的就是“何处更衣”,可见“更衣”在整个省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都知道,秦可卿生病时曾一日四五次更衣,而元春省亲时也多次更衣,这是为什么呢?

一、更衣是“规矩”。人的着装要分身份、场合,不同的身份要穿不同的衣服,不同场合也要穿不同的衣服。比如在现代,去参加宴会,就不能穿着一身运动衣;去高尔夫球场,就不能踩着高跟鞋。何况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皇宫中不同级别和身份的人,连衣服的颜色和样式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古代皇帝妃子省亲中,“更衣、燕坐、受礼、开宴、退息”等等是有一整套规矩的。元春省亲中,既要到大观园中观赏景致,又要接受众人的跪拜,还要与女眷诉说骨肉相思,不同的场合肯定要着不同的服饰,一则彰显皇家的贵气,二则要与场合协调,故而要多次更衣。

二、更衣是“由头”。在古代,一些避讳的或是不雅的事情多有别称,红楼梦中的巧姐出痘了,不说出痘说“见喜”了;在宫廷剧中,给皇上检查身体叫“请平安脉”等等。

而“更衣”除了更换衣服之外,不仅包含有其它的含义,也可能成为化解处境“由头”。比如在《甄嬛传》中,甄嬛晋封“熹贵妃”,皇上当着皇后的面就把协理六宫的大权给了甄嬛,皇后心生不满,就以“臣妾要去更衣了”为理由离开了,此处的“更衣”成了皇后逃离尴尬处境匆匆离场的由头。

元春的第一次更衣,便是在进入仪门之后,便“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一路的轿辇颠簸,在加上长期离家的“近乡情更怯”的情绪,元春免不了地要去上上厕所,整理整理仪容,平复一下情绪,这些事宜可以尽数包含在“更衣”环节,既顾了体面,又不失分寸。

三、更衣是“伏线”。在《甄嬛传》中,当甄嬛听说安陵容在无人处苦练“冰嬉”意图复宠时,不由的说“她身子再轻巧,在宫中养尊处优惯了,哪还能在冰上起舞呢”。

元春作为贵妃,更是宫仆环绕,“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尊处优,加上她心中对“当日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的郁结,身体状况肯定不会太好。而在省亲活动中,元春“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可谓是马不停蹄、舟车劳顿,免不了会香汗淋漓、鬓乱钗横,“更衣”也是必要的。

再者,红楼梦中的另一个回目也提到多次更衣,那就是在第十回中,尤氏对贾珍说病中的秦可卿,“倒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其实于病人无益”。此处又写元春的多次更衣,是否是曹公有意为元春已经病患侵体作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也未可知。

注:本文为回答网友提问。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