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俊锋 | 城市设计者如何用照片解构城市?

 淡墨书香日子长 2019-12-20
  韩松和他的朋友们  

第一次看到王俊锋的作品,是在2016年全球iPhone摄影大赛的获奖主页中抽象类的作品。当时我的想法是:“拍这张照片的人一定是个建筑师。”

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俊锋老师,知道他不仅是个建筑师,是个学霸,还是个能量十足的活动家。

王俊锋

得当设计创始合伙人,好处MeetBest联合创始人,哈佛大学城市设计硕士,浙江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

他至少有四重身份:
 
作为建筑师,现为“得当设计”的创始合伙人,并曾就职于全球最大的建筑设计公司之一SOM,参与在美国、中国、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多个国家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项目,其中作为主设计师参与的项目“贵阳南明区滨河文化CBD总体规划”获得2015美国建筑师协会未建项目优异奖和2016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优秀奖。

作为创业者,于2016年联合创立城市共享空间品牌“好处MeetBest”,用设计连通线上和线下的新生活,激发城市的想象力,为社会和空间赋能。现已在上海拥有30多处风格、大小不一的空间,为品牌、企业、社群和个人承载了逾三千场丰富多元的活动。
 
作为社群创始人,于2014年发起了美东地区最大的青年建筑师组织“践谈APT”,现已发展为由纽约、芝加哥、上海等多个城市组成的数千名建筑师共同营造的设计师社群。

……


©️王俊锋

当然还有我们最愿意说的:

作为手机摄影师,其探索城市空间和生活的手机摄影作品曾荣获众多奖项,包括 2016 IPPAWARDS (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 自然组第一名和抽象组第二名、2015 IPA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 旅行组第一名和特效组第三名、Smithsonian摄影大赛手机组TOP10、Lofter魅蓝手机摄影大赛一等奖等,作品获选参展加拿大Decisive街头摄影展、ADM亚洲设计管理论坛生活创新展、UABB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亲爱的,世界”软体映像展等展览,并被谷德设计网评选为“2015有趣的10位年轻代表”以及“35岁以下创意人”。

 

©️王俊锋


©️王俊锋

-
建筑师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环境的设计者,他们观看城市和空间总带着与常人不一样的视角。他们总能敏锐捕捉建筑在说什么,又能以自己独特的语言记录城市的变迁。

我认为,作为手机摄影师的王俊锋,在用自己的方式解构城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怎么说。



01. 
心中有话讲,影像随之而来

H-你的身份是什么?
W-建筑师和创业者。

H-在多个身份中,手机摄影师的这个身份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W-从一个爱好开始,慢慢发现已经变成了一种很有效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心中有话讲,影像就随之而来。



《擦肩而过》©️王俊锋

H-印象很深的是你在2016年全球iPhone摄影大赛中获奖的两张照片,能简单聊聊这两张照片的拍摄经历吗?
W-自然组第一名那张是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国家公园拍的,当时我在这片白色沙漠里一直走,结果手机信号都消失了,我找不到方向,很恐慌,还好看到了这些车轮印,全靠沿着它们走我才在天黑前找回了路,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车轮印变成了救命稻草。

2016年IPPA Nature组获奖作品©️王俊锋

抽象组第二名那张是在墨西哥城,是巴拉甘设计的一栋住宅,入口院子里的一堵橘色的折墙。我站在那里看着这个转角,静静地看了十分钟,感觉影子像时针一样缓慢转动,云在转角围成的象限里慢慢漂移,这个十分静态的动态很美,就用手机拍了下来。现在这幅照片挂在我家起居室,每次看这照片,还能感觉影子和云在眼前划动。

2016年IPPA Abstract组获奖作品©️王俊锋

02.
“对我来说
摄影最重要的是去表达”

H-如何看待手机摄影?相机拍摄和手机拍摄相比,你觉得后者的优劣势在哪?

W-我觉得对于我来讲,手机摄影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跟写文字一样,只是近些年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种表达更加便捷以及清晰,所以我才逐渐习惯了用它来表达,所以对我来讲手机摄影是完胜相机拍摄的,因为带相机出门这本来就不是我习惯的表达方式,目的性太强,也不方便。一个事物的优劣关键要看你用它来干嘛。

左右滑动看更多作品>>

《独自》©️王俊锋

《亮在暗里》©️王俊锋

H-你有定期旅行的计划吗?旅行对你的摄影有什么作用?

W-作为建筑师和创业者,定期旅行太奢侈了,我的旅行很多都是结合出差的,所以比较零散。旅行就是刷新自己的视角,充实自己的表达欲望,这个很重要,总是呆在一个地方会让自己腻烦自己的表达,需要出去透透气。



《独自》©️王俊锋


03. 
照片是时代变迁最好的记录者

H-很喜欢你的系列作品《浦西的浦东》,能否谈谈这组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拍摄心得?

W-我15年从美国回来,当时住在上海黄浦区,工作原因平时总骑着小牛穿街走巷,所以经常看到区里很多老建筑在被拆除,而对面又是高楼林立的浦东新区,所以新旧的对比非常扎眼,而这种对比恰恰也是一座野心勃勃的城市最真实的样子,我们太习惯看浦东漂亮光鲜的天际线了,以为那就是上海,但其实隔着浦西的老房子看到的浦东天际线,才是我认为最上海的模样。

左右滑动看更多作品>>

《浦西的浦东》©️王俊锋

H-注意到你的拍摄的作品很关注城市和建筑题材,能谈谈设计师的身份对摄影的影响吗?
W-因为摄影是一种表达,所以自己的职业和经历是必然会从摄影中透出来的,比如我拍照喜欢把建筑拍的横平竖直,不然就很纠结难受,这就是建筑师的“职业病”吧。建筑关注的是空间和人的行为关系,所以人与空间的关系是我在拍摄过程中最关注的议题之一,我拍摄时一般会把人作为一个比较小的个体置于大的场景里,人反映空间,空间凸显人,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生存关系。



左右滑动看更多作品>>

《剩余城市》©️王俊锋

H-在《人行道》《亮在暗里》《独自》中我又看到了一些个人化的表达,这些是否是对城市另一面的关注?

W-城市是一个形形色色的大生态,有很多角度可以切入去做观察,无论是拍什么,对我来讲都是表达的素材,最终都是为了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所以肯定会很个人,而且我希望我拍下的照片能够提供一个窗口,多年以后透过这个窗口回看,这些场景是跟个时代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块的,照片是具有时代性的


《人行道》©️王俊锋

《亮在暗里》©️王俊锋

《独自》©️王俊锋


04. 
抛开主观设定,以宽容的视角去拍摄
H-原画册和得当设计一样,似乎在借由手机摄影触发对城市的观察和生活的关切,你是否同意这点?你是否认为手机摄影其实在触发大众和社会一些深层次的变化?
W-手机摄影事实上触及了一个很当代的议题,就是影像的民主化,再借由互联网的传播能量,影像的生产已经变得极其日常,题材也异常丰富,几乎触及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过剩”的影像实际上在数字世界里又复刻了一遍城市,不同的是这个城市在数字世界里接受更广泛公众的审视,而因为这些审视所产生的舆论,又会影响实体世界里城市生活的营造和演进,所以这个时代我们谈城市更新,事实上手机影像已经成为了一支很强的推动力和塑造力。


 ©️王俊锋
H-从好处到得当设计,从践谈到个人的手机摄影创作,你认为在多重身份中,有没有什么共性让自己成为现在的自己?
W-我觉得共性是态度或者价值观吧,我认为世界就是不同的,不以差距的心态而以差异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以宽容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你就能找到很多兴奋点和能量源。

©️王俊锋

H-手机拍摄城市、建筑题材是否能给大家一些干货建议?普通人旅行中来到一座城市,除了打卡景点,是否有推荐的“阅读城市”的方式?

W-干货我不敢说,因为我一直把手机摄影当成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很个人化,其实很难做横向的传递。我觉得初入一座城市,放空很重要,抛开很多被灌输的主观设定,才能更充分地认知一座城市,多去走走那些本地居民比较多的地方,多走走建筑的次入口和后勤入口,那里往往都是些没有被过度消费的地方,因而也最有概率看到一座城市最真实的样子。另外,多走走夜路,喧嚣褪去,看看深夜的城市,你能听到城市的呼吸。



©️王俊锋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