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理天平的倾斜:达尔文进化论面临的真正危机

 大锅盖儿 2019-12-20

一八五九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根据一些零散的事例,鲜明地提出了进化的观点,认为今天复杂的生物界是从简单的原始生物一步步进化而来。不过历史好像总要在重复中循环前进。随着科学深入广泛的发展,历史流转到今天,昔日被进化论「解决」了的问题又转了回来,许多人发现进化论的问题后,重新陷入古老的疑问:生命到底从何而来?近二十年,大量的事实发现使进化论陷入了真正的危机。众多的科学发现使真理的天平明显地向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倾斜了。

真理天平的倾斜:达尔文进化论面临的真正危机

(1)脆弱的逻辑基础

比较解剖学,暴露了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循环论证

科学上,如果一个理论的证明违背逻辑,这个理论就不能成立,但是人们对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却不予深究,也是因为深究起来,就没有证据可言了。许多人听到这话感到很惊讶?其实,问题的揭示会使你更惊讶。用比较解剖学来论证进化学说,形像地说就是:「如果人是猿进化来的,人和猿就会有许多相近的特征;因为人和猿有许多近似之处,所以人就是猿进化来的。」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前面在逻辑上没问题(当然,逻辑上没问题不等于合乎事实),后面就是狡辩了。换一个通俗的说法更清楚些:「如果甲是乙的弟弟,甲就比乙小;因为甲比乙小,甲就一定是乙的弟弟。」一听后面就不对,因为甲比乙小,可能甲乙没有任何亲缘,还可能甲是乙的叔叔呢(如果甲辈份大)。循环论证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然而进化论是归纳法吗?不是,太多事实归纳不进去

有人曾说进化论是归纳法,这种逻辑思路稍微难一些,其实也好理解。归纳法就是提出一个命题,如果能把涵盖的所有问题都归纳进去,那这个命题就是真理。然而对于进化论,太多的事实归纳不进去!从前面的史前文明证据来看,从进化的速度、物种爆发式的产生的方式、进化的概率等等许许多多不但归纳不进去,而且在在都否定了进化论,可见进化论的论证作为归纳法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还是循环论证。

似是而非的「循环论证」贯穿了整个进化论,人们似乎都对此习以为常了。然而当我们严格地分析起来,都会大吃一惊!即便不十分懂逻辑的人也能发现这种证明是在诡辩。

今天,站在对生命本质有了比较深入认识的水平上再看进化论,达尔文用作证据的事例就显得比较牵强了,论证也谈不上严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举个例子。在《物种起源》的第一版中,达尔文发表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认为一种熊可以下到水中,变成水生动物,最后变成像鲸那样巨大的生物。所以他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然选择,熊可以变成鲸。在以后的修订版中,达尔文把这个说法去掉了。他重新考虑后,认识到没有具体证据来证明,所以就删去这一条说法了。有趣的是,他的这个熊能通过自然选择变成鲸的观点,正是整个进化论的中心点──一个物种可以变成另一个物种。而且,鲸鱼进化的说法也沿用至今。从达尔文去掉这个例子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自己这个理论有一定保留意见甚至是疑惑。

(2)概率计算否定了进化论的核心──基因突变机制

达尔文时代,近代西方科学正处于奠基阶段,对生命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那时的人看到了家养动物的诸多杂种变异,就认为物种也能这样变成其它种,这就是进化。后来,随着基因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学者们才意识到如果基因不发生根本的变化,不管后代表面与祖先有什么差异,也没有进化意义。然而基因又是极其稳定的,只有不正常的「基因突变」才能使之发生改变,那么「基因突变」也就成了现代进化论的核心了。这是现代所有的进化论者公认的。这里,我们就集中分析这个核心理论。

物种基因的稳定性极难逾越

基因的稳定性是物种保持自身稳定所必须的,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基因交流,并不能使此物种变成其它物种。动植物育种专家都知道,一个物种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最终,培育出的品种不是不育,就是又变成原来的亲本。哈佛大学的梅尔教授称之为基因体内平衡。最常见的就是狗再怎么杂交育种还是狗。这说明进化论有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在理论上,人们把突破这个障碍的可能性寄望于基因突变,这是唯一的可能了。

理论和实际上,基因突变产生高级性状的机率几乎是零

基因突变,是一种在基因复制或修复损伤等过程中发生的随机错误,所以又叫随机突变,本身就是一种病态现象。它发生的机率非常低,大约在万分之一到十亿分之一之间。低等原核生物的突变率较高,大约为千分之一,而高等类型的生物中,许多基因的突变率是十万分之一到一亿分之一。

基因突变能否产生高级特征(性状)呢?对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极低。我们知道一个基因的核心是由几百到几千个碱基排列而成,四种不同的碱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不同的排列顺序形成了非常复杂精密的遗传密码。既然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差错,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

我们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一个复杂精密的计算机程序,随意的改动一两个字符能够产生更高级的程序吗?当然不能。基因突变也是这样。差错造成的突变一般是单个碱基的变化,这种变化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各种缺陷、畸形、致死,在自然条件下具有生存优势的没有发现一例。为了增加突变率用于研究,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增加突变的机率,制造了大量的突变体,也没发现向高等方向进化的类型。

真理天平的倾斜:达尔文进化论面临的真正危机

概率计算表明,生物进化的可能性小到了绝对不可能的程度

现代进化论用基因随机突变假说解释进化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这种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率和不定向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公式和模型普遍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今天,进化论者并没有提出一个全面的公式,计算从基因突变开始到一次进化实现的机率,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有许多学者从基因突变发生的机率出发,计算出了产生新物种的概率,发现小得惊人。贝希(Behe, M.J.)的《达尔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书中,美国生物化学家贝希以血液凝固的一系列生物化学机制为例,讲述如此复杂精密的生命现象不可能是进化出来的。其中一个蛋白(TPA)产生的机率是十分之一的十八次方,经过计算至少需要一百亿年才能发生。如果同时进化出和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机率就是十分之一的三十六次方。他说:「很可惜,宇宙没有时间等待。」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宽松的公式,根据突变机率计算进化产生新物种的概率(P):

P=(M ×C ×R × E ×S) n

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物种的某个体发生了突变(机率M=0.001),并且突变后的基因与自身其它基因在不同层次的产物上可以兼容(宽松估计C=0.01),而且在生存竞争中该个体能够存活,有繁殖的机会(R=0.1),而且突变恰好有纵向进化的意义,也就是有益的进化(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发现,某些进化论者估计为E=0.001);而且突变基因在种群中能够稳定下来得以扩大(宽松的估计为S=0.1);因为新物种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新基因的出现,假设要十个(幂指数n=10,实际物种间绝对没有这么小的基因差异),那么进化出一个新物种的概率为:

P =(0.001×0.01×0.1×0.001×0.1)10=10-100

按照一年繁殖十代,种群(意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个体数为一千,相应的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极为宽松的计算也需要「十的九十六次方」年。目前科学家认为宇宙年龄不会超过二百亿(二乘十的十次方)年,进化一个新物种的时间,是宇宙的年龄的自乘约九·四次,足见进化是绝不可能的。

生物最相近的物种也不可能只差十个基因,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基因更是差别上万,因此生物从低等到高等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了。

生命自然产生的机率,如同用「飓风能完成装配飞机」一样,都是不可能的任务

对于生命的产生,现代进化论认为也是一个自然过程,认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某种特殊条件下进化成复杂的生命大分子,各种复杂的大分子进一步组合演化形成原始生命。读到这么多串连的「理想化」过程,读者恐怕会考虑其中的机率问题了,英国科学家霍伊尔(Fred Hoyle)曾表示:「上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卷整个废料厂的飓风来装配七四七喷射机一样。」(见参考数据3)

假设和猜测能用作证明吗?

谁都会回答:「当然不能。」如果一连串(比如5个)的假设来做证明,即使每个可能性有70%,那么总体(5个70%相乘)可信度只有16.8%了。根据前面分析,我们知道进化论的分子进化机制就是一系列假设的组合,已经把可能性降低到宇宙不可能等待的地步了。宇宙还没等到一个物种的进化就已经毁灭无数次了。这样看来,进化理论真是对的吗?科学的严谨性是不是应该怀疑它呢?

(3)进化论的尴尬—关于进化时间表的种种疑问

根据进化论的概念,人类是由最原始的水生植物,慢慢进化到水生动物,接着爬上陆地,从两栖生物,爬虫类,哺乳类,最后进化到猴子,再下到地上进化成人类,中间的过程经历了几亿年。生物学家按照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画出了进化时间表。比如根据进化论,五·七亿年至五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简单的单细胞及海绵等低等生物。以下这张图表表示了进化论认为的生物出现时间表,以及本书提到的许多不为人知的实际考古发现之间的对比。

真理天平的倾斜:达尔文进化论面临的真正危机

年代

进化论认为当时地球 的可能情况

进化论认为当时生存的生物

实际发现的化石与遗迹

46亿年前~5亿7千万年前

地壳形成,陆地聚集,有很多火山活动。大海产生了,但生命尚未出现。

单细胞生物,细菌。

人造金属球,核子反应炉。

5亿7千万年前~2.5亿年前

造山运动产生陆地,出现森林、沼泽和三角洲。

寒武纪大爆发。三叶虫,水生低等植物,陆生低等植物,鱼类,两栖类。

人类鞋印,人类脚印,煤炭里的金链子,铁锅。

2.5亿年前~6千5百万年前

气候温暖,火山活动频繁,地壳板块发生变动。

巨大恐龙出现,蕨类植物,小型哺乳类动物。

人类脚印,人类手指化石和铁锤。

6千5百万年前~2百万年前

气候转凉,草地出现,陆地升起。

恐龙灭绝,哺乳类大量出现,南方古猿出现。

臂肱骨,人类大腿骨。

2百万年前~ 1万年前

气候与陆地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型态。

人类开始由猿进化成人

假造的猿人化石,火星塞,金属花瓶。

其实,许多考古学家的发现都直接地反驳了进化论支持者的论点,例如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远古不同时期的人类的直接证据,从几万年前至几亿年前的人类脚印到人体的骨骼化石,都无法被归纳到进化时间表。以下列出部分已被证实的发现。

真理天平的倾斜:达尔文进化论面临的真正危机

五亿四千万至二亿五千万年前的人类鞋印

如先前第一章所提,美国业余化石专家米斯特(William J. Meister)在犹他州羚羊泉(Antelope Springs)的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了踩在两亿多年前的地球上的生物──三叶虫上的成人便鞋鞋印,经犹他(Utah)大学著名的化学家库克(Melvin A. Cook)鉴定这的确是人的鞋印。(见参考数据5)

二亿七千万年前的人类脚印

一八一七年,考古学家斯库尔克拉夫特(Henry R. Schoolcraft)和本顿(Thomas H. Benton)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块石灰岩石板上,发现了两个人类的脚印,长约10.5英吋(27公分),脚趾较分散,脚掌平展,与长期习惯于不穿鞋走路的脚印相似。脚步强健有力,脚印自然。挖掘所得的各种迹象均表明:其压痕是在岩石很软时踩上去的。据鉴定,这块石灰岩石板有二亿七千万年的历史。(见参考数据6)

二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人类脚印

据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六日《中国地质矿产报》报导,在中国云南富源县三迭纪岩石上面发现有四个人的脚印。据考证,这些岩石已有二亿三千五百万年的历史。

白垩纪(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人类脚印、手指化石和铁锤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玫瑰谷(Glen Rose)的帕拉克西河(Paluxy)河床中发现有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的脚印,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在恐龙脚印化石旁18.5英吋的地方,同时发现有12具人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一个人的脚印迭盖在一个三趾恐龙脚印上。把化石从中间切开后,发现脚印下的截面有压缩的痕迹,这是仿制品无法做到的,显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层还发现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铁锤,有一截木头手柄还紧紧地留在铁锤的头上。这个铁锤的头部含有96.6%铁,0.74%硫和2.6%氯。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合金,质量非常好,现在都不可能造出这种氯和铁化合的金属来。铁锤的一截残留的手柄已经变成煤。要想在短时间内变成煤,整个地层不仅要有相当的压力,还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才行。如果锤子是掉在石缝中的,由于压力和温度不够,就不存在使手柄煤化的过程。这说明岩层在变硬、固化的时候,锤子就在那儿了。发现人造工具的岩层和恐龙足迹所在岩层是一致的,而其它岩层都没有恐龙足印和人造工具。这说明人类和恐龙的确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