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1.【评课】陈洪杰:“周长”怎么教,兼及概念教学

 昵称5217447 2019-12-21

“周长”怎么教

兼及概念教学

——2018年10月19日阜阳评课

受曹培英老师之托,一早从上海飞安徽阜阳,听了两堂课。久未动笔,借课后点评记忆犹新,提笔记之。

感谢陶云敏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有思想的课!

这堂课,如陶老师所言,用50cm铁丝的直与弯以及围成不同封闭图形,让学生对周长有“定性”的认识(不管图形如何,周长不变);又通过在格子图中数周长,让学生对周长有“定量”的认识;最后又从面上的封闭图形拓展到体上的图形(地球纬度线),让学生对周长有更全面的认识。

如此一解释,我们不仅更清晰地看到了教学环节的层层递进,也看到了教学行为背后的设想,便于大家思考这个课“为什么这么教”——感谢陶老师!

【核心材料与环节】

【在练习中巩固概念】

 【周长也在球面上】

接下来,我想先说说陶老师课上的几个细节,再整体说说周长的教学。我不追求说得都对,而是追求勾勒“对与错的边界”,以方便大家拍砖。

一、复盘

课始的概念新授环节,我们看到了教学主要有如下环节:

首先,教师用铁丝为学具,将弯曲成的“n”形和“0”形做对比,得出围成一个圈的才是“封闭图形”。接着,也就是在教学5分钟后,给出概念定义: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然后,用铁丝围成其他形状,让学生来指出周长,强化对不同图形而言,“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也就是8分钟左右,概念的新授部分,基本就完成了。

这样给出概念定义可以吗?如果后面环节有较高思维挑战,有加上概念理解的“表现性任务”,那么就可以弥补这么快给出概念的不足(过程经历的缺失)。也就是说,哪怕直接给出了周长的字面意思,并不妨碍后续环节依旧提供感知素材,让学生经历“感知-辨析-抽象-概括”的过程,因为,教师给出的定义对初次接触的学生而言,还只是“生字”,正需要更多的任务把其内涵纳入经验和认知结构。

在接下来的环节,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用50cm的线围不同的图形,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图形,并追问周长是多少。学生回答:都是一根绳子,所以都是50cm。这里,陶老师用手机选择不同作品,这种选择学生资源的意识非常好。不过,恰如学生所言,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度——“都是一根绳子”显而易见,也是学生对“守恒性”的表达,而能识别守恒,是本能。此处,50cm的定量,反而让孩子关注周长“是多少”而不是“是什么”。

教师又问,角(∠)有没有周长?此问是扣牢“封闭图形”的追问,学生回答“没有封闭图形”“一边开着,无法测量”,自然都是老师需要的的答案,但这样抠字眼,有故设“陷阱”之嫌。更重要的是,提问都应该是有意义的,这是人之常情,也就是说,对角(∠)我们不会问它有没有周长,因为没有意义(数学中的“∠”没有周长,现实中如需造一个铁角,是可以问“要多长的铁条”的)。这就像此课后面环节,教师问,苹果有没有周长?学生回答没有之后,教师切开,有了切面就有了周长。“苹果有没有周长”,这个问题也比较怪,学生猜不透教师的答案是什么。或许正是如此,当教师问腰有没有周长,有学生语气肯定地说:没有!(预设答案是:有!腰围。)这恐怕就是受“苹果有没有周长”一问的影响(苹果可以切开,腰,不能“腰斩”啊!)。

我们需要注意,课堂上有不少追问是教师和听课者都知道目的和意图的(因为我们知道要教什么),但站在学生角度却是很刻意,不能以常理、常情推测教师提问的目的和意义的,这类问题,容易引发学生“不良”却无辜的学习行为:猜测老师提问的动机与意图。

相比较而言,陶老师让学生在格子图中数“+”形、“E”形的周长,以及将长方形分成面积不同、周长相同两部分的辨析,更契合“周长”概念的教学。而将周长拓展到体上,也是合适的。

一堂课有几个亮点,便足矣!说了这么多,有吹毛求疵之嫌,但作为编辑,还是希望多一点基于细节分析的探讨,不当之处,多多见谅。

对了,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用50cm的绳子围成的“6”字形,有学生会认为当中有封闭图形,因此这个图形也是有周长的;加上这又是同一根绳子围起来的,学生更会觉得“6”字形周长也是50cm。对此,怎么破?

二、建议

借这堂课,说说当下概念教学普遍的不足与建议。我做了ppt,如下:

学生困难:

1.缺乏生活经验,对概念语义的理解。“周长”

2.对给出的概念表象,缺乏语言概括能力。“什么是”

3.对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缺乏感知。“周长、面积”

教学不足:

1.扣字眼,语义反复,精确复述。“分数”

2.重演绎,缺过程(表象-心象-概念;操作无内驱力)。

3.重知识,轻素养。学科特点,教师意识

教学建议:

1.理念:演绎到归纳(告知到建构)

2.提供反复的感知材料(多样、异质)

3.多元表征:思维可视化+说出来!

4.综合运用与理解:规律探究、绘本阅读、个性创编

以上,代表了我对概念教学整体的建议:让学生经历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表达,学会抽象概括,学会反思,同时,也把合作、交流、悦纳他人作为教学内隐的目标。可以说,这些教学主张是笔者一直以来坚持的、关注人文的又关注思维品质的教学主张。

三、镣铐与钥匙

在教材中,一个数学概念的新授常常放入一个课时中,这其实是有问题的。一个概念的出现,有其非出现不可的必要,而这种必要性,必须要置于纵向的知识的联系中,才能凸显。比如,方程,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习惯了算术思维的孩子因为列方程的格式,以及解方程的繁琐,而不认可方程的价值。

对概念新授(尤其是第一课时)这一先天不足,有何弥补措施?其中一个措施是,把概念放入知识的脉络中,放入更宽的知识单元中。这个“知识单元”,既包括教材上知识编排的具体单元,也包括不同单元、不同分册、不同年级间有关联的知识所构成的结构体系。

今天陶老师课始,让学生量出铁丝的长度,又将铁丝围成封闭图形,这种长度的特例是“周长”的现象就蕴含着周长教学的另一种路径。而这种路径恰恰是“单元”的,也就是能基于之前的内容,又能延伸到后面的内容。

接下来要越厨代庖地讲一讲教学,大家可以保持警惕,以批判性的思维来听一听。

拟周长的单元教学设想如下:

1.从“长度”到“周长”

(1)生活变式和表象:准备学习单,单上有铅笔比长短、同学比高矮(已有经验)、马路上的限高、操场的跑道长、腰围、门框线等不同的生活表象,让学生找出这些生活中的词汇分别指的是哪里的长度。学习单要注意长度的差异性、代表性、多样性。

(2)抽象、分类:这些不同地方的长度你能分分类吗?学生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平面的(操场上的)、垂直的(门上的),粗的、细的,都算对!也可能出现封闭的、不封闭的。如果没有出现,则教师自己在PPT上将长度分成两类,并说数学家们把这些长度这样分成分两类,猜猜看,为什么?

(3)小结、命名:让学生充分地说两类长度的不同,最后得出“一周的边线”“头围相接的总长”就是周长。注意,这里一定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生活中的话来说对“周长”的理解。

——这一层次的教学,是以上位概念“长度”同化下位概念“周长”。须知,孩子能分辨长度的不同、面积的大小、体积的差异是生存的本能,因为,人就是其所处空间的产物。当然,特别接近的量的比较以及超出人体感知限度的极大量、极小量的比较,需要借助工具或者数学换算。因此,由长度同化周长,既是数学的,也是符合“常理”的。

此外,还要说明,哪怕是“由‘长度’同化‘周长’”的教学,何尝不是“教师的套路”?今天的孩子,比如读课外书遇到“周长”概念,很有可能搜索一下就知道定义了,而这,也是我们成人“求知”的常态。因此,跳出教师的套路,我们要考虑一堂课哪些非上不可,哪些可以为孩子的学习增值。

2.从“周长”到“周长公式”

在归纳出出周长的内涵之后,可以进行如下的教学:

(1)呈现大量的不规则图形:这一类图形有曲,有直,有的曲直合一,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教材,要求出它们的周长,怎么算?——就是各边之和,一周总长。

这一环节,可以出现几个生活中的、和教材标准周长模型不一样的图形,比如霓虹广告灯管的“6”字形,求其总长度。以此强化的是,周长求法有统一思想,即所有边线之和,而在生活中,还有变式。

(2)呈现大量规则图形:圆形、心形、筝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n边形,它们的周长怎么求?猜猜看算法一样吗?——这是整体处理规则图形,让孩子们感受到形状不一样,计算方法才不一样,计算公式的差异是因为要计算的图形的差异带来的,“形”影响“数”。由此,也建构出“周长公式”的区间:各边之和(a1+a2+……an)以及一边之长乘以边数(a·n),特例是圆形。

(3)处理“立体的”周长:给立体的东西镶边,抽象出其图形;或者长方涉及两个垂直的面的外围的6条棱的图形。——从平面到立体,强化概念的完整性,也是正视生活中的常情。

(4)小结:周长的计算思想是不变的,但算法会变;算法变,是因为图形变。大概念:数学就是服务于出现的不同的问题。

以上教学也是让学生建立一种整体的、结构的观点。其实,不仅长度、周长、周长公式,面积、面积公式也适合进行“单元的”整体考虑。如此,学生能感知到数学是有相对统一的模式的,是“变化中不变的”思想、方法和公式。而这,正是数学学科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的核心思维方式。

最后,再次感谢陶老师的研究课,让我们得以展开讨论和思辨。谢谢大家!

——19日点评后草就,23日修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