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做人要有城府,看穿“朋友”的本质,才能少吃亏

 江山携手 2019-12-21

假如有个人跟你说做人要讲“义气“”,他的潜在意思义就是你要为我的利益两肋插刀,如果别人抢夺我的利益,或者让你暗算我,你要坚决站在我这一边。但这种事不能直接说,说出来就不人性,说出来人家就会清醒,我凭什么要为你的利益两肋插刀呢?一定要用“兄弟义气”包装起来,看起来高大上。港片里面那些大佬之所以反复强调“义气”,因为他心里是非常害怕,假若小弟不讲“义气”,老大位置就做不安稳。

有位李先生,跟一个和尚交好。李先生是一个生意人,工作非常的繁忙,但不管多忙,三天两头的抽空去找和尚喝茶聊天。甚至连李先生的老婆见到李先生的日子都还没有这个和尚多。

有一次,李先生带着老婆一起去到和尚的住处拜访,李夫人看到和尚有一间大大的书房,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李夫人就半是玩笑半是抱怨的说:“你说你一个和尚,方外之人,四大皆空,又没老婆孩子,你读那么书,研究那么多学问干什么?”

和尚喝了一口茶,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回答:“如果我没有看那么多的书,掌握很多的知识,你觉得你的先生会三天两头的来找我喝茶吗?”

人们常常用“朋友”二字来包装一些欲求。“在家靠父母,出卖靠朋友在,朋友多了路好走。”把这句话掰开来看,表明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多数人交朋友其实非常功利的。交朋友就是为了——路好走。但你明不明白,假若有一天,“你这个朋友”不再让他路好走,对他走好路可有可无的时候,他还会不会当你是好友呢?

历史上,屌丝在发达之前,一般都是来历不明。比如张耳和陈馀,发达之前的历史基本没有。只知道两个人是游士,也就是到处瞎逛打工的读书人。两个人发迹的经历高度相似,某个富商看上他们的才华,然后把美丽的女儿嫁给他们,然后再女家的支持下,两个人发迹了,也许是相似经历,两人成为了朋友,后来两个人又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分过赃,交情好得很。

两个好朋友有多好呢?可以一起死。有一个词形容叫“刎颈之交”,可以为朋友抹脖子的。有时候,朋友相交是很义气的,躺在家里想象:兄弟义气,赴汤蹈火。有钱一起用,有妞一起泡。

想象总是比较容易,顺风顺水的时候也比较容易。但一遇到重大关系的时候,以前的誓言全都不见了。什么“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要死你死。因为陈馀就是这么回答张耳的。

张耳有一次被敌军围困在城内,危难时刻,自然想到好朋友陈馀。而陈馀正好带着大军离城池不远。张耳于是派亲信带信去给陈馀:当年我们结拜,说好同生共死,现在兄弟有难,危在旦夕,是践行诺言的时候了,快拉兄弟一把。”

张耳以为陈馀知道自己有难,一定会马不停蹄赶来,不料左等右等,陈馀的援军就是不到。没撤了,张耳又让亲信去责问陈馀:“你为什么不遵守诺言。”结果陈馀回信:“敌人太强了,要死你死,你放心,将来我给你报仇。”

两个好基友从此断绝关系。

鬼谷子观点,看一段关系,要把那些外在的虚假的东西去掉,直接看本质,本质就是利害。两个人一起有利的时候,关系就好,两个人在一起不能获利的时候,关系就破裂。

所以,张耳和陈馀,他们一开始有相同的志趣和遭遇,所以能亲密的抱团取暖,因为相互支持就能双赢;可是当两人面对强大敌人,面临着“死道友就不死贫道”这种只对单方面有利的情况,所以两人交情走向了终点,正如陈馀的想法,与其两个人死,不如你去死我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