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口电影院

 南山乔松 2019-12-22

秋口电影院

/南山乔松

01

秋口镇当年是很红火的,有一样东西就可以证明,那就是秋口电影院。

镇上有电影院,好像婺源县除了清华镇,就是秋口镇了吧。

自从有了电影院,为保证票房,秋口一带露天电影就少多了。

这应该好了秋口镇下属的那些偏远山村,露天电影开始下乡进山了。可以肯定,因为有了秋口电影院,他们山里反而看到了更多的(露天)电影。

看电影总是有益的,至少电影给了我们最初的视觉体验,对我们以后的审美与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这点说,我很幸运的,因为我家位于离秋口镇只有3里的沙城李。不论是露天电影还是电影院,我们也算近水楼台先得月。

但是电影院刚刚落成的时候,我还比较小,父亲认为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那是大人的生活方式,与我无关。

当然,这其中也包含关于经济上的考虑。

那,5分或1角的票价对一个家庭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现在很难想象,但在当时,这对一般农民家庭来说,还是要考虑一下的。 

02

秋口电影院的票价从3分到5分,5分坚挺了一段时间,直到《少林寺》的到来。

《少林寺》使票价一下从5分升到12分。这在当时是算很贵的。

这不,尽管我多次向母亲表达了要看《少林寺》,母亲也没有向父亲提及此事。

从小,父亲对我们子女很严厉,从小,我见到父亲就害怕,不敢和他说话。

那么多人都涌向电影院看《少林寺》。特别是和我同年的小朋友都看过了,他们看后三五成群,津津有味地讨论着电影情节。而我插不上嘴,真郁闷!

同年的小朋友肯定是向家里要的钱,而我父母却不支持。我郁闷死了!一度恨父母不通情达理。

郁闷也没有作用,于是我准备自己想办法。 

03

秋口电影院的厕所建了一个单独的小院子,院子有高高的围墙。

尽管有高围墙,还是挡不住人们从这爬进去看电影的热情。

后来,围墙上加了碎玻璃。于是人们干脆把围墙敲了个大洞,直接钻洞而进。

后来,又把大洞堵上,砌坚实了。

放映《少林寺》时,多少人想逃票进去,我也跟随他们去看了,无处可进。

即使有人冒险爬上满是玻璃渣的高围墙,但是小院子里站着一个电影院的人在看守。

随着一声“薄细举(即不听话的小孩),谁让你爬的?!”爬墙的人只能乖乖退回。

最后实在没法了,我跟随一个小孩爬到电影院的窗户上,掀开那厚厚的黑布,才勉强看到一点电影影像。

但是这样,刺眼的太阳光立即射进四面窗户封闭从而黑漆漆的电影院,太显眼!

于是,电影院又派人去驱赶我们这些在窗户上偷看电影的人。

因此,这次《少林寺》我只看了几分钟。

直到很久以后有了网络视频才看全。

有时遗憾也是一种美吧! 

04

也许还是因为父母心疼那1角多钱,因为电影票是3分和5分的时候,我也看过电影的。

比如当时著名的《高山下的花环》和《牧马人》,彩色宽银幕电影!起威!

当然,太小的我不知道谁是唐国强、朱时茂,只知道刘晓庆,唱歌只记得电影开映前一遍一遍放苏小明的《军港之夜》。

很显然,在当时保守的社会风气中,没有比相约进电影院看电影更好的恋爱方式了。

由此可以肯定,秋口电影院里一定有很多爱情故事或者故事的序曲。

那些洗完澡,穿上花衣服,身上喷了当时的人刚刚听闻的香水的大女孩一定就是去电影院谈恋爱的。

但那时我们很少,不懂这些事。

当我们逐渐长大时,秋口电影院却逐渐落败了。

05

秋口电影院刚刚建成时,你不知道有多火啊!

火爆的票房使电影院的职位很抢手,买票、检票、放映,连在里面打扫卫生都成为体面的工作。

要进这样效益好的单位,那是需要面子与关系的。

但是万事万物盛极而衰,秋口电影院也一样。

从高中开始,录像开始大行其道,秋口街上也办起了两个录像厅。每逢过年,乡村都有放录像的。

电影院开始门可罗雀。偶尔有过生日、办喜事的则花钱请人放起了以前的露天电影。

实在扛不住了,秋口电影院也放起了录像。但这并不是它的发展方向,所以也挽救不了它的颓势。

这是大势所趋,非个人人力所然。

逐渐地,秋口电影院宣布关闭。

一代繁华,秋口电影院就这样落幕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