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Loading69 2019-12-22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1、

六次偷渡冒死赴日

1980年4月,扬州。春风如醉,杨柳如烟。这一天,几乎全扬州的人都争着抢一张大明寺的门票,人群从十几里外排到了寺门口,有些人排了好几个小时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激动的心情,因为他们即将瞻仰到一尊从日本空运回来的“国宝”,这尊“国宝”,就是1200多年前在日本坐化的鉴真大师的干漆像。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这座干漆像,是鉴真大师圆寂后,日本弟子用干漆夹纻法等身铸造,一直被尊为日本的“国宝”,而时隔1200多年后,“鉴真大师”终于回到了他的故乡扬州,回到了他曾经修行的扬州大明寺。

大明寺的钟声响起,佛音缭绕,大雄宝殿前的铜炉,插满了香火,在众生的伏拜下,时光仿佛又倒回了千年。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扬州大明寺迎来了两位日本遣唐使。两人背负着天皇的使命,要来请一位大唐高僧前往日本弘法。

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奈良时期”,他们从朝鲜半岛引进了佛教,而这种转了好几手的佛教,到了日本就走了样。日本的和尚不守戒律,吃肉、喝酒、娶妻、杀生,寺院成为了逃避税收的私人武装集团,这让笃信佛教的日本统治阶级头疼不已。一方面,天皇本人是佛教徒,不可能做出像“武帝灭佛”那样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寺院由各路诸侯控制,如果这些势力团结起来,不一定能应付过来。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于是,当时的孝谦天皇认为,佛门的事情还是得由佛门来解决,不如去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唐高僧来日本弘法,整顿国内佛教的乱象。在日本的诸多遣唐使中,就专门有人在中国寻访这样的高僧,终于在扬州的大明寺,他们找到了鉴真。

鉴真,生于公元688年,小时候跟父亲到大明寺,被佛法所吸引,决定出家为僧,父亲见他态度坚决,应允了。此后,他岁师父游历了洛阳、长安,遍访名师高僧学习佛法,并且还广泛涉猎了中医、书画、建筑、文学等等学科,25岁那年,他回到大明寺接任主持,已然成为名满天下的律宗高僧。

以大明寺为中心,鉴真在江南地区弘法布道30年,55岁那年,两个日本遣唐使来到了他的跟前,恭恭敬敬地向鉴真行礼之后,提出想要请一位高僧往日本的请求。

鉴真于是问诸弟子,谁愿意去日本弘法?问了三句之后,众皆默然。当时航海技术尚不发达,前往日本只能靠简陋的帆船,旅途可谓九死一生。鉴真见诸弟子都不作声,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当场就答应了遣唐使,立定了东渡日本的决心。

两位遣唐使万没有想到德高望重的大明寺主持鉴真,竟然几句话就答应了如此艰难之事,感激之情自不必说。

自此,开启了“鉴真东渡”这件中日文化交流最为重要的事件,而鉴真也为了到达日本,耗时十年,六次偷渡,导致双目失明。可以说,从答应日本遣唐使的那一刻起,鉴真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其百折不饶,一心弘法的决心,令人崇敬。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2、

十年东渡,天皇亲迎,

给日本带去中华文明的火种

现在总有人说,大唐是如何的开放,但真相却是,大唐的开放,是“只许进不许出”。外国人可以到大唐来,但大唐人却不能到外国去,凡是偷渡出国的人,抓到一律以“叛国”论处。

正因如此,当年玄奘法师要去天竺取经,是偷渡出去的,而鉴真也一样只能选择偷渡出海。玄奘面对的是万里西域黄沙,后世小说《西游记》将这一路的艰难演绎成为九九八十一难,玄奘师徒四人历经十余年才到达大雷音寺。而现实是,玄奘西行路上共走了5年,在印度生活了十余年,学遍了当时各派佛法,举办“无遮大会”邀请全印度高僧辩论,无人敢应战,至此学成归国。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而鉴真要面对的路程,比玄奘还要艰难,黄沙漫漫终有路,而大海无情却难行。

鉴真首先需要造船,就在他们将船造好准备出海的前一天,被一位心理狭隘的弟子跑去官府举报,说那些日本遣唐使其实是海盗,蒙骗了鉴真大师要一起造船出海。于是官府将一行人抓了起来,尽管后来审讯完毕才知道是诬告,但这一次变故耽搁了不少时间,第一次东渡日本失败。

接下来的十年里,鉴真还进行了五次东渡的尝试,前四次要么是被人告发失败,要么就是成功出了海,却遭遇了风暴,几乎葬身海底。

关于鉴真在海上遇到风暴后化险为夷的经历,日本人写了一本书叫《天平之甍》,里面说,船遇到了大风暴,众人皆以为必死,惶恐无状,只有鉴真端坐船头,安然诵经,不一会,只见天空出现红云,一条金色大鱼在前方开道,是得解脱。

这样的传奇笔法,我们无法考证其真实性有多少,但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是,在生死关头,鉴真表现出来的泰然处之,给惶恐的众人心理上极大的安慰,使得他们可以冷静下来,成功逃离死亡。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由于年事已高,操劳过度,鉴真在第五次东渡失败之后出现了眼疾,因为在外地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双目失明。

753年,距离第一次东渡已过去了十年,鉴真和日本遣唐使,十几名弟子一起开始了第六次东渡,这一次终于成功,鉴真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完成了十年前所发誓愿。

鉴真的到来轰动了整个日本,从登陆的萨摩到奈良,一路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民众在道路上铺满了鲜花,有人甚至以肉身伏地,只为了大师的双脚不要沾上泥土。

到了奈良之后,日本的天皇、太上皇、皇后、皇太后全部出来迎接,鉴真被封为“大僧都”,“传灯大法师”,管理日本所有的僧尼,在日本实行律宗戒律,改变了过去日本僧人不守戒律的传统。

除了在佛法上的贡献,鉴真带给日本的还有“中华文明的火种”,中医、书法、建筑、雕塑、制度甚至豆腐都是通过他带到了日本,他也因此被日本人称为“文化之祖”。

3、

“大雄无畏,勇猛精进”

鉴真东渡的事迹,本来是青史留名,功勋彪炳,不容亵渎的。

但是在一些人看来,鉴真这样无私的帮助日本,是不能理解的。更有的人,因为鉴真把王羲之的一幅临摹书法,王献之的三幅真迹带到了日本,责备他将中国国宝送人。这样的说法,是完全没有考虑到那个时代的特殊背景,更是因为看不懂鉴真的境界和胸怀。

首先在那个时代,书法作品只是个人的收藏品,谈不上什么国宝,要说真有国宝,那带头毁坏国宝的要属当时最高统治者们了,据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就是被唐太宗拿去陪葬了,后来他的墓被朱温的部队盗抢,这件真迹被不识字的士兵给撕了。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其次,在鉴真这样的高僧看来,芸芸众生都是需要他去度化的,根本就没有种族、国别之分。佛祖本是印度人,如果佛祖当年传法还要看种族国别,那佛教也不会传到中国,后来的玄奘也就从印度取不走经文,当然也就不会有《西游记》这样的伟大小说产生了。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不管科技如何发达,经济如何繁荣,还没有到不需要宗教的时候,更何况在1200多年前的中国和日本,宗教除了慰藉人心,还能够给国家的稳定,文化的繁荣起到重要的作用。

1200多年后,鉴真当初传给日本的律宗已经式微,日本和尚依然有很多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娶妻开酒吧什么都来,但鉴真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日本因为他的到来,因为他带来的中华文明火种,让日本从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下,发展成为繁荣的律令制社会。鉴真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上最重要的事件。

即使到了今天,鉴真带去的佛法、中医、建筑、雕塑、书法都已经式微了,可是鉴真东渡的精神和胸怀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用佛教的一句话说,是“大雄无畏,勇猛精进”。心中有信仰方能无畏,胸怀宽广者才能勇猛。

鉴真:六次偷渡冒死赴日,天皇亲迎,死后坐化被奉为日本国宝

华人志 记录500年华人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