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昵称55301288 2019-12-22
簠(是先秦时期主要的青铜礼器之一。簠的用途与簋、盨相仿,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它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口向外侈,盖上有两耳,盖上有四个短足,盖子与器物的形状大小相同,合起来成为一体,分开则成为两个器皿。一般来说,盖上附铸有兽头形卡扣,以使盖、器扣合严密。早期盖边缘上没有卡扣,后来是四面各一个,最后是长边有2个,短边只有一个。
簠字在金文器铭中则有多种写法(图1),如  、 、 、 、  、、匩、钴、祜等,其中“”字使用的频率最高,而且沿用的时间跨度也很长,从西周晚期到战国晚期的铜器上都可见到。学者大都认为它就是古文献里记载的“胡”或“瑚”,再根据文献训为簠。

图1 簠字在金文器铭的多种写法

“ ”字, 从匚古声,古代字书并无其字。《说文》有:“匚,受物之器,象形。,籀文匚。”段玉裁注曰:“此其器盖方正,文如此作者,横视之耳。”故而此字以匚为其形符,表示器物之形状。在曹公簠中自名为“匩 ”,匩,古同匡,说明簠器既可以称为匡,又可以称为 ,还可以并称为“匩 ”。《说文解字》云:“匡,饭器”,《诗经·良耜》:“载筐及莒”,传曰:“筐、莒所以盛黍也”。匡是“筐”的古字,也可用作盛粮之器,当是簠的异称。
西周贵族“重食器,轻酒器”。因此,许多食器在数量上和形制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观察盛食器的最早形式,圆形圈足者为簋,直角或圆角方形者为簠,长椭圆形者为盨,两半球形相扣合者为敦,高柄圆形浅盘者为豆,两个碗形相扣合者为盒,它们都是周人重食文化的产物。
2013年宝鸡石鼓山M4出土的大铜簠与故宫的夔纹簠十分相似,其纹饰和形制都有西周早期的特点,可见西周早期青铜簠已经出现了。西周晚期,青铜簠铜器组合中开始增多至春秋早期青铜簠进入发展的鼎盛期,战国晚期青铜簠退出历史舞台。铜簠和铜簋、铜盨一样,刚开始为单数,后逐渐形成规制,一般呈偶数出现。
西周早中期,鼎、簋为食器组合的主要形式。西周晚期,青铜簠开始加入礼器行列,但是还未进入核心组合,仅仅充当陪器使用。而此时已经出现了鼎、盨组合,甚至成为最基本的食器组合形式。到了春秋早期,铜簠的地位开始上升,鼎、簠食器组合逐渐增多,簠开始取代盨的地位。春秋中期,南方地区确立了铜簠在器物组合中的主器地位, 铜簠在楚文化大、中、小型墓中均有发现,说明铜簠在楚文化中的重视程度更高。北方地区直到春秋晚期,铜簠的地位才有所提高。青铜簠在礼器中的出现,无疑提升了礼器组合的档次,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周人追求食器形式多变的心理。
春秋晚期,铜簠开始走向衰落。这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青铜器开始向实用化发展,一些方便实用的生活用具开始大量出现。一些新兴食器的出现挤占了铜簠的生存空间。春秋中期,和铜簠一样功能的盛食器铜敦(图2)开始兴起,在食器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春秋晚期,铜敦已经成为礼器组合中的核心器物。在南方地区,新兴的食器铜盒(图3)也开始流行。到了战国早期,铜豆(图4)、铜盒在礼器组合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导致铜簠的地位迅速下降。战国晚期北方地区的青铜簠已完全成为明器,而南方地区也仅在大型墓葬中出土,其数量也大不如前。

图2  铜敦

图3  铜盒

图4  铜豆

青铜簠的数量虽不如铜鼎、铜簋等器物那么多,但其延续的时间较长,贯穿于整个两周时期。据研究人员统计,传世的青铜簠有133件,出土青铜簠有278件,并按照腹部和器足的形制特征分型分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西周早期青铜簠的基本式样是方体、方圆角、方圈足。如故宫博物院的夔纹簠(图5)。通高37厘米,长55.8厘米,重17.5千克。器呈长方体,侈口,圆角,自口沿向下腹部收敛,使器身形成斜直的斗状。足呈矩形。盖与器的大小基本相同,盖顶有长方形提手。全器满饰花纹,器颈、腹、盖、足、提手均饰夔纹,每组都作相向夔纹两只,以云雷纹为地。夔龙为长身,眼凸起,张口,一角,一足,卷尾状。器身与盖的两道夔纹之间,饰朴素的直线纹。此器形体较大,造型和纹饰具有明显的西周前期青铜器特点。2013年12月28日,宝鸡石鼓山M4编号为k8的壁龛出土了2件青铜簠,系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青铜簠。其中那件大青铜簠与故宫收藏的青铜簠形制十分相似,它的发掘出土为故宫博物院的这件青铜簠提供了有力的年代佐证(图6)。

图5 夔纹簠

图6 宝鸡石鼓山4号墓K8中的铜簠(后排居中者)

西周晚期的青铜簠比较多,基本式样是斜壁、环耳、深簠。著名的有射南簠、史利簠、伯公父簠、季宫父簠、密姒簠、 叔簠,冶遣簠、叔邦父簠、仲其父簠、芮公簠、邿召簠、史颂簠、虢仲簠、虢季簠、虢硕父簠等。
伯公父簠是关中式青铜簠的典型代表,1977年陕西省扶风县云塘村西周窑藏出土的(图7)。现藏陕西省周原博物馆。通高19.8厘米,口长28.3厘米,口宽23厘米,腹深6.5厘米,重5.75千克。器上附盖,与器身造型基本相同,两侧有环耳一对,盖与器合口处每边正中有一兽形卡釦。长方口,腹斜收,口沿饰重环纹,腹饰环带纹,圈足饰垂鳞纹,盖顶饰窃取纹。盖器同铭61字。

图7 伯公父簠

春秋时期是青铜簠发展的兴盛期。春秋早期青铜簠的特点是斜壁、兽首耳、浅腹。如陈侯簠,现藏上海博物馆(图8)。器、盖相同,敞口,短颈,折腹斜收,平底下承圈足外撇,器、盖两侧各设兽首环耳。整体饰四种不同形式的龙纹:口沿是连续式的卷体龙纹,腹壁是对称式回首龙纹,两侧还配置两头龙纹,其一尚有冠,圈足则是相背爬行式的无冠龙纹。盖的纹饰与器相同,并间以小鸟。盖顶和器的外底均铸以无冠的爬行龙纹,龙形稍有不同,这在簠形器中比较少见。

图8 陈侯簠

春秋晚期的青铜簠,其特点是折壁,直沿,兽首耳。如宋公栾簠(图9),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村大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通高25、口长33.5,口宽26.5厘米。整体长方形,器与盖形制、纹饰相同,簠壁直立,其下斜收成平底,底下有矩形足四个。兽形双耳, 器表满饰雷云纹。器身与盖内均有铭文,大意是记载宋公栾为其妹所作的陪嫁物。

图9 宋公栾簠

战国早期青铜簠的特点是折壁,直沿,兽首耳、浅腹、高足。如陈曼簠(图10),上海博物馆藏。通高11、口纵19.4、口横31厘米,重3.15千克。窄沿外折,失盖,直腹下部向内折,然后收成平底,下承四只斜支足,足底呈距形,腹两端有一对兽首环耳。口边饰蟠龙纹,腹饰细线条方折式卷龙纹。铭凡记述了陈曼为其皇考献叔作器的情况。

图10 陈曼簠

战国晚期的青铜簠其特点是折壁,直沿,无耳。如王后六室簠(图11),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高直口,腹下折后为平底,下承矩形四足。口及腹部饰云纹组成的图案,是楚器上常见的纹饰。器口沿上刻铭一行九字“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簠缺盖。

图11 王后六室簠

通过对以上青铜簠的比较,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两周时期青铜簠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青铜簠在器形、纹饰、圈足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发展和差异。
从圈足上看,西周早期簠为长方形圈足,无缺口;西周晚期,长方形圈足较高,圈足上的缺口都比较浅,呈果叶形和矩形;到了春秋时期,圈足上的缺口又新增了凸字形和弧形,缺口内凹较大,圈足外侈。到了战国时期,圈足缺口增大,有的缺口甚至已经把长方形圈足分成了四个独立的曲尺形足。
从器壁看,西周早期,簠壁斜直。西周晚期,腹壁斜收,器身及盖皆呈长方形斗状;到了春秋时期,铜簠腹部加深,器身和器盖口沿下出现一段折壁,早期折壁较短,中期折壁逐渐增长,但还不到整个腹深的二分之一。到了战国时期,铜簠器盖和器身的折壁有些已经超过腹深的一半。
从纹饰上看,西周早期为夔龙纹和直线纹;西周晚期流行环带纹、窃曲纹和重环纹,少数铜簠腹部饰卷龙纹。到了春秋时期,部分簠还延续西周晚期流行的纹饰,同时新出现了蟠螭纹和蟠虺纹。还有一部分铜簠通体素面。战国时期的青铜簠纹饰以细密精致的蟠虺纹为主,简单而单一。
从器上文字来看,西周早期,没有铭文;西周晚期直到春秋时期,青铜簠长方形器底上铭文比较多见。战国早期,器底铭文开始明显较前减少。到了战国中晚期,多为素面,铭文少见。这些表明铜簠已急趋衰落,将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刘社刚,男,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12(第一版).
[2] 胡嘉麟.两周时期青铜簠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 王斌.虢国墓地的发现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第一版).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文物工作队[M].三门峡虢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12(第一版).
[5] 蔡云章.虢硕父其人考辨[N].中国文物报,2007-3-23.
[6] 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第一版).
[7] 王龙正,赵成玉.季嬴铜鬲与虢石父及虢国墓地年代[N].中国文物报,1998-11-4.
[8] 蔡云章.虢硕父其人考辨[N].中国文物报,2007-3-23.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