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易经》

 昵称33569052 2019-12-22

《易经》是一本古老的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本算命的书。易经确实教人如何占卦,但是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这个书更多的是教人处事的大道理,是一本解开宇宙密码的一部宝典。

易经既然讲了这么多的大道理,到底是一本如何的书呢?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共识,易经有3个部分组成,也就是“易历三世”的说法。最早在上古的人文先祖伏羲画出了八卦图,下图所示:

什么是《易经》

伏羲画的八卦图

到了中古后,周文王将八卦两两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他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一个卦里面有6个爻,对每个卦和爻写下了爻辞和卦辞,史称周易。最后到近古,孔子开始撰写易传,一共有10篇也叫十翼,相当于对周易的一种解释。

《易经》有两大系统,一为“义理”,要由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体验出做人的道理,此时此刻强调的是德行、能力与智慧。另一则为“象数”,要由卦象与数字的搭配,经由特定的运算程序,而得出某一件不确定的事情的解答。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学士都将易经作为一部研读的经典。孔子说,“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把易经中象数、文字意思、人生的道理联系起来,通过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来判断或者预测另外的一个。唐代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以为将相“,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足以见《易经》对后世的影响。

古时候,夏朝有《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但是都已经失传了。以后主要会从《易经》的周易的64卦来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古人总结易经有三个含义叫(简易、变易、不易)。这三个含义古往今来每个易学家都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在研究古代文化的时候不能用对或者错的西方观念来理解中国文化,其实每个易学家提供的观点都对,但是都不全对,都只对了一部分。所以在理解中华文化的时候,只要大的前提没有改变,那么全凭借读者自己的理解。我这里提供一种思路,简易就是说世界上的很多道理或者是公理都是简单的(比如1+1 = 2),不易就是说宇宙中变化很多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比如每天早上天都会亮),变易的意思是说宇宙中大多数的事物都是在变化的。这三个词是对易经初步的理解。

介绍了易经,那就不得不介绍阴阳,传说上古时代伏羲氏为天下之王,以阳爻”——“与阴爻”--“记事,阳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可以这么理解,只要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可以相对某一物体有有刚健、发散、向上等性质就是阳,如果相对某一物体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的性质就是阴。比如五脏六腑中,脾为阴,胃为阳。人体中头为阳,脚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但是阴中有阳,阳中也有阴。比如说女人也有刚强的一面,男人也会有软弱的一面。阴阳不能分割开,好比男人离不开女人,如果只有一种人那么人类就会走向灭亡。阴阳和合,宇宙才可以不断的发展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