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罗庚,鲜为人知的一面

 liyian1142 2019-12-22




华罗庚,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但可能也有一些人们不知道的事,如奠定他大师地位的不朽之作《堆垒素数论》是在什么环境下完成的等,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1910年华罗庚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一个穷苦家庭,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因家庭贫困而中途退学。可酷爱数学的他并没有终止学业,而是在家中自学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928年华罗庚又不幸染上伤寒,左腿落下了残疾。生活的苦难没有将年轻的华罗庚击垮,他随后在金坛中学找了一份会计的工作,边工作,边继续研读数学。直到1930年底,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后,被当时颇具慧眼的清华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中,并在熊庆来先生的安排下被接到清华做了个数学系的助理员(可以说没有熊庆来的识才、爱才,也就没有后来的数学家华罗庚)。在此期间,华边工作边学习,读完了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同时自学了英、法、德语,为后来拓展更大的学术区域打下了基础。
1936年,在中华文学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华罗庚得以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回国之时,由于战争原因,清华、北大已被迫迁往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华罗庚便直接去了联大任数学系教授。
1940年下半年,随着日机对昆明轰炸的规模与频率加大,联大师生的安居已经成了问题,很多师生以没了安身之所,华罗庚亦在其中。后来还是闻一多将自家所住的仅有16平米的小屋,用布帘隔开,分一半出来,让华罗庚一家6口住了进来。16平米!闻一多一家8口,加华罗庚一家6口,男女老少,锅、碗、瓢、盆、桌、椅、床,全都挤在一起,其状况之糟是可想而知的!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在这样的陋室里,华罗庚完成了饮誉世界数学界的不朽之作《对垒素数论》,这是今天的我们可能所无法想象的!
今天,无论各方面的条件,我们都要比那个时代好上何止千倍万倍,可不知何故,现在竟只是明星倍出,而大师远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