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成拳站桩功的境界及初学点津

 抱朴守拙之宁耐 2019-12-22

本文作者——果春大成拳研究会松立空谷

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在阐述站桩的三重境界时,引用了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治学境界之说,认为凡成事者皆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拳亦应如是。

这说明,站桩的过程,和治学的过程并无二致,也是和孤独、寂寞做斗争的过程。只有在站桩中耐得住孤独、忍得了寂寞,在养身中养性、在养性中修心,才能够逐步迈入放松、入静、空虚、静灵、天人合一之境,恢复人体良能,体验丛生理趣,终得养生之乐。

在自然界中,很多事物也是在初期发轫之时,需要长久地积蓄力量,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有一种毛竹,在萌芽后的4年里仅仅能长高3厘米,而第5个年头开始,每天足足能长30厘米,大约6周的时间就可以长到15米高,蓊葱郁勃的竹林拔地而起,让人眼前一亮、叹为观止。毛竹为什么能从默默无闻到迅速生长,原因就在于开始生长的前4年里,毛竹默默地在土壤里将密密麻麻的根系延伸了数百平方米。厚积而薄发,根深而叶茂,直冲云霄源于根扎实地。站桩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和毛竹生长的过程极为相似,在长期的坚持中默默集聚,由量变到质变,由质变到飞跃,在集聚中等待成效,从而获得良好的养生或技击功效。因此,体察毛竹的生长历程,对站桩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王芗斋先生结合自身的站桩经历,以十年为期,对站桩境界进行了解说。

桩功之第一境界:

从心理上讲,谓之不悔。学者需坚信不疑,有百牛挽之不动决心。从生理上讲,坚持百日即有感觉。坚持三、四年,即觉四肢膨胀,手足发热,有灌铅之感。浩然之气充盈四肢,周身有膨胀之感。有此体感方为有得,臻此境界始可学功。

桩功之第二境界:

从心理上讲谓之望尽天涯路。此际须信天下拳道之妙,唯我自尔独尊,而他家所无也。从生理上讲持桩至五、六年即觉两耳膨胀,眉宇鼻梁觉如有物在内鼓动,颈项挺拔犹如顶上有大绳吊引,头皮发胀,须发飞涨,觉有大石压顶之感。此即持桩时头直顶竖之功也。同时上肢之感觉渐渐蔓延至臀部及小腹。至此四肢之感有日增焉。臻此境界,即觉天趣盎然矣。然所发之力还非源自腰脊,而是梢节之机械之力也。 

桩功之第三境界:

从心理上讲谓之回首。此明本能活力如蛇,神庄意静,弹指挥手,无非天籁。回过头来再看,十年来所操各法,皆如敝屣,理应弃之沟壑而不惜,初步所练即为正果。从生理上讲,坚持十年左右即觉腰脊有膨胀之感。此时感觉体整如铸,身如铅灌,肌肉如一,行走步似趟泥,抬手锋棱起,身动如挟浪,腰脊板似牛。臻此境界,动则自有奇趣横生之感,所发之力始能均整。至此,技击之资备矣。

以一代拳学宗师的经历来看,尚需以极高的武术天赋,加上坚韧不拔之志、续往圣绝学之心、持之以恒之行来追求站桩的至高境界。王芗斋先生还以曾文正公的名言“成就事业,天资仅作三分,而勤奋则占七分”来勉励后学。他非常强调站桩要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孤独,克服身体的羁绊,达到舒适得力的境界,体验横生的理趣,享受站桩的功效。

中华武术,流派纷呈,若于众多的拳术之中,有缘结识大成拳,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大成拳入门简单,摒弃了纷繁的拳套招法,仅从站桩开始打基础。说起来站桩极为简易,摆好姿势站就是了,但对初学者来说,却需要在站桩中忍受心理上的孤独和寂寞、身体上的酸痛与煎熬,让不少爱好者难以坚持,在酸痛关前或徘徊不前、或浅尝辄止。有的即使是在入门后,对脱胎换骨般的筋骨锻炼也是难以忍受,难以突破瓶颈,或降低要求,或重回轻松,导致功力难以增长,只能是望桩兴叹,稽废时日,初心难拾,有始无终,甚为可惜!要想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功力,需要深入认识站桩功的阶段与境界,结合不同的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提高桩功修为与境界。在日积月累中打好基础,收获良好的养生与技击功效。

站桩功之过三关:酸痛关、枯燥关、筋骨关。

一是酸痛关:

酸痛是每一个学站桩者都要经历的,就拿浑圆桩来说,两臂保持环抱状态,不用几分钟就开始酸痛了,越酸痛越难以坚持,沉重似铅,万蚁蚀骨,每一秒都要在煎熬中度过,直至失去坚持的信心,选择放下双臂。而今天不能坚持,明天还会选择放弃,这就难以有效突破酸痛关。对于初学者来说,酸痛关与时间关是一致的,因为时间是功效的保证,延长了时间也就能忍受酸痛。果春先生在传功中要求一次站桩时间应坚持在1.5小时左右为宜,站桩功效才更明显。没有站桩时间做保障,功力往往难以持续增加。而介绍站桩功的资料中,多会提出留有余兴的说法。留有余兴是为了保护练功者的积极性,以免一曝十寒,避免一天累得再也不想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对于身体健康的初学者来说,如果天天都留有余兴,每天都是浅尝辄止,胳膊一酸就放下了,这样很难过得了酸痛关。也只有过了酸痛关,才会有舒适感出现,也才能体验到站桩的妙处,不然天天都是酸疼难忍,那个滋味也不利于长期坚持。功夫要靠自己练,解决酸痛关一是可以设定手机闹铃,不到规定的时间坚决不下桩。期间实在酸痛难忍,可以上举几下胳膊缓解酸痛,一般用一周时间,大多数能消解掉肌肉酸,以后站桩就能感觉舒适些。二是对于体弱多病者,可以采取分段站桩的办法,站一段时间,休息一会儿,接着再站,循序渐进,不让身体产生疲劳感,有利于恢复健康,然后再一口气站完,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二是枯燥关:

如果说酸痛是身体的感受,那么枯燥就是心理的体验。多数人因工作、生活的原因,难有机会和桩友一起站桩,缺少互相鼓励、监督、督促的氛围,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站着,加上身体的酸痛与不适,心理上就更加寂寞难熬,特别是站桩进入了枯燥期,舒适美妙、欲罢不能的体验还没有感觉到,会感觉很无聊、很枯燥,这个时候会让很多人选择放弃,或者是不讲质量地应付一下,就难以登堂入室,一窥桩功的奥妙了。解决心理枯燥,从外界环境来说,一是可以放舒缓的音乐、空灵的佛乐,营造有利于入静的氛围。二是用精神假借法。可以用环境类精神假借,如鸟语花香、春风拂体、温泉沐浴、脚踩祥云、身靠宝树等,让身心融合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排除枯燥的心情。也可以用放松类精神假借,如荡秋千、木支撑、头悬起、顶天立地、通体透明、周身膨胀、骨肉分离、身体融入大气等,在体验空灵的同时,转移了注意力,消解枯燥心理,逐步在坚持不懈中体验到桩功的美妙。

三是筋骨关:

如果说度过了肌肉的酸痛和心理的枯燥,能够比较轻松地一口气站1.5小时,打好了站桩的初步基础,那就要提高要求了。站桩绝不是一个桩站到底的,要想有进展,需要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就拿浑圆桩来说,要从全身放松到五脖挺紧,从沉肩坠肘到肩平肘横,从逢曲必夹到全身撑拔、到开肩开胯拔脊椎,从前期的怎么舒服怎么站、到怎么别扭怎么站。每一次调桩,都要经历火烧火燎的疼痛,筋疼骨头也疼,夜里睡觉都找不到个舒服的姿势,只有这样才能从小绵羊逐步变成铁老虎,练就整体力、穿透力、筋骨力。这个阶段就更加难熬了,势如登山,有着脱胎换骨般的煎熬,需要更顽强的意志和更高级的精神放大法。而每一滴汗水的付出,也就有立竿见影的收获,进展就更加显成效了。果春大成拳研究会孙涛会长常说,你忽悠桩,桩忽悠你,站桩就是以苦为乐、苦中作乐、苦中求乐,看看站桩的收获,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这个时候的功效,也就如雨后的春笋、根深的毛竹那样,在积蓄了力量后勃发,逐步迈入高深的境界了。

初学站桩者,如果不想站了,或者站不下去了,想想山中的毛竹吧,也许前期的积累会默默无闻,但后期的勃发,却令人惊奇。站桩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功如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日有所损。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与朋友们共勉!

                                                                                       文  /  松立空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