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抚养孩子:外行看成绩,内行看人格;外行看智商,内行看逆商

 真有梦想的唐糖 2020-11-22

引言: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成绩优秀,但是很少有人将二者与孩子的人格联系起来,事实上,智商本身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后天环境也同样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而成绩更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外显表现,这一点,孩子越大,体现的越明显。

人格的形成,是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稳定性。可以说,一个人的一生,都受到其人格的影响。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在谈到教育的问题上时,多次阐述“健全人格修养”是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他的教育理念在今天仍然适用。

01 楔子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荷兰有一个智商高达145的小孩劳伦特,今年只有9岁,但是,他却已经本科毕业了。

劳伦特的爷爷奶奶在带他时,就发现自己的孙子貌似智商远超常人,但他的父亲却认为,肯定是老人家太宠爱孙子了,以至于夸大了事实。直到上了小学,劳伦特的天分彻底展现,他的父母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生了一个小天才。

6岁那年,父母带劳伦特去做智商测试,劳伦特的智商为145,是天才无疑——有一个参考数据是:普通人的智商平均值是100,天才的智商被认为在130以上,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智商为160。

从上学开始,劳伦特就像开了挂一样连续跳级,而且还在上学之余去搞起了科研项目,甚至在大学毕业设计,还开发出了一款测试脑细胞反应的微型芯片。直到今年,如果一切顺利,他将在本月打破美国神童迈克尔·基尼自1994年保持至今、以10岁之龄获得学士学位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进入这所久负盛名的重点大学到毕业,只用了9个月时间。

02 天才的家庭抚养环境

一个外国的天才少年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我想说的话题,却与此相关。

在这篇新闻里,除了感叹这个小天才的"天分"以外,劳伦特父母的态度以及劳伦特的家庭抚养环境更格外引起我的注意。

比如,对于儿子的天才,他的父母自始至终的态度都很平静:小时候觉得是爷爷奶奶夸大事实,长大了之后妈妈也依旧认为"他和同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爱玩,爱发脾气,只是比别的孩子聪明一点罢了。"

再比如,他的父母清楚的意识到,劳伦特自己最清楚什么对自己才是最好的,所以他们在上学的问题上,都会听从劳伦特的要求。他们通过与老师沟通,最终尊重了劳伦特自己的选择——用一对一的方式,通过阅读谷歌硬盘上老师上传的文档,在家学习。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家庭教育理念——他们希望让孩子自由且自然地长大,所以虽然孩子身为天才学霸,不过他的父母却非常注重让孩子享受和平凡孩子一样的人生,希望儿子"在小孩和天才中找到平衡"。他们非常尊重孩子的梦想和愿望,正如劳伦特的父亲所说,就算他明天去当个木匠,也完全没有问题.....

在这样宽松而不刻意的家庭氛围下,劳伦斯除了在跳级和学习上显得与众不同以外,其余方面表现的和一般小孩无异。他喜欢和狗玩耍,喜欢打游戏,还喜欢F1赛车。包括小孩子都有的梦想,劳伦斯的思路也和一般小孩没什么区别,由于从小拉扯他长大的爷爷有心脏病,所以他将自己将来的目标设立为开发人造器官,帮助像爷爷一样的人。

03 对于普通孩子而言,人格的完整度远比智商更重要

我看到一个收藏量很高的问题,提问者问一个孩子智商高会有什么表现?下面的回答大部分是针对这个具体问题的回答,比如说动手能力强的宝宝智商高,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宝宝智商高,记忆力好的宝宝智商高等等。

但是我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家长如果特别关注孩子的智商,可能本身就会对孩子产生问题。

相比较不能改变的基因特质(智商),我更关注家庭的抚养环境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对于大多数中等智力水平的孩子来说,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才是影响一个孩子到底能走多远以及走成什么样子的关键。

在一项关于中学生学习压力、学习倦怠情绪的调查研究中,经过多组实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最终找到了影响学习倦怠情绪的两个核心因素:"情绪管理"和"人际协调",调查发现,情绪管理水平较高、人际协调能力较好的学生,在面临同样的学习压力时,会产生明显优于两者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比较不容易因为压力而产生倦怠情绪,自然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多的受到压力的干扰。

即使是像劳伦特这样的天才少年,我们也可以看的出来,他的"成功"除了先天的智商优势以外,也和他的父母为他创造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

04 为什么关注"智商"本身就是问题?

前几年,赏识教育大行其道,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夸赞孩子真棒,真聪明等等,但是现在这种赏识教育的弊端早已开始显现。在所有的夸赞中,夸赞聪明或者漂亮可谓是贻害较为深远的一种,可是偏偏这种夸奖,却又是中国人最惯用的。

人的智商从整体来看,是一个正态分布曲线,虽然智力量表被分为几个等级,但是整体来说,绝对聪明和愚笨型的人都占到了极少数。大部分人处于中等智力水平。所以,如果自家的孩子是天才,那根本不用测量,就像劳伦特一样,这种天才怎么都掩盖不住。反之,如果自己的孩子只是普通人,那家长过于在意智力问题,就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经常认为自己孩子笨的家长(即使不用嘴说出来,但只要心里有这种想法,就一定会从各种表情等细节中流露出来),孩子会"认同"父母的评价,变得自卑,迟钝而经常被夸赞聪明的孩子,更容易膨胀,并对夸奖产生渴求,更关注结果而非学习过程,这样很容易养成缺乏耐心,急躁的人格特质。

一些经常被夸赞聪明的孩子,潜意识里会用"保持自己的聪明"来维系自己的价值,为了保护自己的聪明品质不受损,他们可能会在做事的时候追求速度片面的追求反应迅速,同时,又因为快而变得草率,不稳重,容易嘚瑟,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其实本身课程内容并不特别考验智力,但是他们又会因为自己"显得"更聪明而骄傲自满,当然也会因为考试的失利而陷入沮丧,这使得他们的情绪处在一种起伏的状态,对自身的专注力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为什么在之前的调查中,"情绪管理能力"是影响应对压力以及学习成绩的核心?就是因为当一个人过分在意情绪的时候,会分散大量的注意力处理情绪上的波动,专注力大幅下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不静",自然学习效率也会大幅下降,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最重要的是,它会形成一种人格特质——表面膨胀,内心自卑,善于察言观色,容易对外界的环境、别人的脸色、夸赞极为敏感,这种人格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正如荣格所说"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但你却称其为命运"。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曾经说过"每个儿童都是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家长的夸赞或批评,实际上是在不自知的人为干涉了孩子自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孩子自然而然的成长。

05 学习成绩是孩子内心力量的外在展现

人格是一个内涵很广的话题,至少包含五个维度,比如稳定度,灵活度,自我的力量,自我的组织力等。我们平时关注的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等都与之相关。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想重点谈一下情绪管理能力。

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力是先天的基因,无法改变,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就被限定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影响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除了基因,更有基因的表达。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长为孩子创造的成长环境,就像土壤一样,会影响种子的"表达",这也正是家庭教育的意义所在。

就情绪管理能力而言,如何能做到稳定,平和,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呢?这取决于认知水平,也取决于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为什么家庭教育中一直强调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要施加"有条件的爱",这是因为前者能为孩子构建原始的安全感,建立较为稳固的依恋关系,孩子会由内而外的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一个孩子自尊和自信的基石就是在这样无条件的爱中被塑造的。

当一个孩子内心没有这些作为基石的话,ta人格的稳定度一定不会太好,情绪水平也会比较容易波动。

我记得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小灵通",我们家住在五楼,但是我爸在楼下锁自行车的时候,身在五楼的我就能敏锐的听见,我每次向我妈报告说我爸回来了,她都不信,但每一次我都说对了。在我学心理之前,我妈一直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小孩的耳朵比较灵",但后来我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是一个典型的潜意识处于敏感、波动状态的表现,其实从深层的潜意识来看,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敏感脆弱的人,所以我会不自觉的注意外界的环境,注意外界的风吹草动,整个人处在一种无意识的防御状态,就像雷达一样,不自觉的搜索着外界的危险信号。

这样的结果是,我很难有专注力,而且因为过分的敏感,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情绪也比较不稳定。

在现在的高压环境下,学生处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多重高压之下,在这种不健康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孩子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厌学逆反情况,对学习产生了倦怠、消极的心理状态,这与孩子的内心力量有直接的联系。

很多家长到了孩子初中、高中的时候开始发现问题严重,到处寻找解决办法,但是这时候显现的问题,往往是之前长期的积累,孩子的精神胚胎没有被很好的养育,所以他们会在外界环境遇到明显变化的时候显现出比较严重的问题。

情绪管理的能力,首先取决于对事物的认知,不管是人际关系(比如孩子和父母,孩子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孩子与课程,考试等等),不同的认知,都会导致不同的态度。

比如说,学习是为自己还是家长?这就决定了学习的动力;再比如,学习中遇到了难以应对的问题,是认为这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还是可以解决的暂时的困难,这决定了应对的态度;再比如,老师和家长的管教,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还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控制欲,或者想提升老师的工资,这会影响逆反的态度.....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不同的态度。

但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认知呢?这就依然要参考那个行为的公式:行为背后是情绪,情绪背后是认知,而认知的背后,则是经验。

经验是哪来的?恰恰主要来自于之前在家庭中形成的模式。比如,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容易急躁,对其实施惩罚,那么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构建一个"犯错=惩罚"的模型,为了避免惩罚,他会尽量避免犯错,但是这样做的同时,也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心理内耗,当内耗太多,外界的压力又太大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崩溃:反正怎么样也不行了,那干脆就破罐破摔吧....

06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敲重点)

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呢?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简单的说以下几个方面。

第1, 家长的以身作则。家长如果完全不想改变,比如自己的暴躁、焦虑、唠叨等情绪或者行为,而只想让孩子变成一个有情绪管理能力的人,这就很困难了。相当于家长像一个擦子,将孩子浑身擦的鲜血淋漓,而家长不想收起自己的擦子,却想让孩子的伤口结痂,修复,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妄想。

第二,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对孩子的情绪,家长不用过度关注,比如每天都问开不开心等,这种过度关注同样有害。但是家长应该认真观察,当孩子有情绪波动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所觉察,要么以孩子为镜子,及时调整和反省自己的行为,要么以不刻意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注意。

比如开玩笑的问孩子,看你的小嘴撅起来了,是不是有事?这种陈述是客观描述,而不是主观臆断。

如果换一个说法,说:我看你怎么又生气了,怎么了?这样的方式,就会容易激发孩子的情绪,因为当孩子被贴上一个"生气"的标签时,可能会有紧张或逆反的情绪。

当孩子有明显的情绪时,家长不要急于发表意见,更不要直接否定孩子的情绪,比如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你别理他不就行了?这种方式是最容易让孩子愤怒的。

家长需要的是耐心的倾听,适当的共情,但是不评判——说出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到位,却需要十分耐心的觉察和修炼。

在这一点上,"无条件"三个字是重点,无论孩子的行为有多么不合理,ta的情绪都是完全合理的——在ta自己的系统里。

第三,引导孩子"看到"对方。

不能换位思考,或者单方面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偏激恶意的揣测他人,是最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的。所以家长在孩子自己的情绪完整的宣泄之后,在平静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看到对方的合理性。

依然是引导,而不是告诉。

家长可以问孩子,对方那样做,有可能是为什么?当可能性越多,孩子的认知就越全面。

第四,引导孩子想办法。

很多家长都容易着急的为孩子出主意,比如:他打你,那你也可以打回去啊....这样做,就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从根本上说,并不能解决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需要一系列的消化、处置过程,一定要耐心,不要留下尾巴,造成积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问问孩子打算怎么办?当孩子说出一种之后,家长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还有其他的方式吗?",如果家长最后有自己的建议,可以委婉的提出,而不是直接说自己的建议更好。

在启发了孩子对处理问题的思考之后,家长要鼓励孩子去试一试,仅仅是试一试,看看结果,并且告诉孩子只是探索,如果觉得不行,回来还可以再一起想其他方法。

经过一个完整的梳理,孩子会逐渐学会以更全面、客观的方式看待问题,并且有了战胜问题的信心,自己的情绪也得到了很好的梳理。但是这一系列过程,并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再具体执行的时候,仍然需要用心的揣摩——很多时候,家长自己也没有情绪管理的能力,自然,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还会因为引导无效,而激发自己的挫败感,将事情弄的更糟糕。

写在最后

家长这个职业绝对是一门技术活,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一个好妈妈,远比当一个好的咨询师要困难的多。

做家长不仅劳力,更劳心。需要耐心,爱心,慈悲心,很多家长自己本身的心智也不成熟,所以在应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更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养育孩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既痛苦又疗愈的过程,很多人都可以通过养育孩子来疗愈自己的创伤。

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这个意愿。

其实每个人都有成为好父母的潜质,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愿意觉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