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什么时候死,我只有7天丧假”儿子的话,让父亲含泪放弃生命

 鸿蒙圣主 2019-12-23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百般照顾和呵护,就是希望在老的时候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照顾,也许他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还是希望老了会这样。然而在当代社会,孝顺这个词好像变得越来越渺小,后辈在长辈老了之后还照顾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有些人的做法,十分让人心寒。

“你什么时候死,我只有7天丧假”儿子的话,让父亲含泪放弃生命

'你什么时候死,我只有7天丧假'

住我家附近有一位老大爷,他的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拼,也许是工作压力很大,儿子们很少回家探望老人,而老人缺乏照顾,身体健康愈来愈差,直到查出了有严重的病,可能不会在世间停留很久了。

两个儿子听说了,便向公司请了丧假,想着帮自己的老父亲料理后事。只是当他们回到家之后,才发现老父亲的病虽然严重,但并不会在七天之内离去,他们想了一下,便问老父亲:'你什么时候死,我只有7天丧假。'

这话有如万箭穿心,老大爷接受不了儿子们的冷漠无情,伤心过度加重病情,第二天就离世了。这也让我的内心十分震惊,如此戳心的话语,他们是怎么说的出口的,这样的言语,真的很让人心寒。

“你什么时候死,我只有7天丧假”儿子的话,让父亲含泪放弃生命

孩子长大后的冷漠皆有因

1、对孩子的要求百般必应

也许家长们会觉得孩子们还小,有什么要求都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一切得来都是很容易的,这样他也就不会懂得如何去珍惜这一切,也不会明白家长们的辛苦。

2、过于包容孩子

孩子们小时候总会有点口无遮拦,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们不好好教育的话,孩子们会认为这样说别人并没有关系,也就很容易在长大了之后依然保持对家长口无遮拦,久而久之也就不懂得如何关心家长和理解家长的感受。

“你什么时候死,我只有7天丧假”儿子的话,让父亲含泪放弃生命

3、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从小学真正认字学知识开始,孩子们就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品性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从小接触身边人的品性就很差的话,那孩子也很难洁身自好,难免会受影响,这样就会间接影响到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和关心程度。

孩子孝顺在于父母引导

1、对孩子提的要求有选择性的答应

不是孩子的全部的要求都答应,要分辨孩子们的要求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要学会和孩子解释,解释为什么这个要求不能答应,让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等他们长大了也懂得孝顺回家长。

“你什么时候死,我只有7天丧假”儿子的话,让父亲含泪放弃生命

2、让孩子们明辨是非

孩子们口无遮拦童言无忌可以理解,但在他们说完之后应该和他们说清楚这样说是不对的,会伤了家长的心,让他们知道这样说家长会很难受,也可以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有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长大之后才能学会顾及家长感受和学会孝顺。

3、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传统美德

也许孩子们身边会鱼龙混杂,但这并不影响家长们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真正好的品性,孩子们知道之后也会和好品性的人一起走,这样孩子的品性也不会差,也就不会经常出现对家长漠不关心的情况,也会懂得最起码的孝顺。

“你什么时候死,我只有7天丧假”儿子的话,让父亲含泪放弃生命

结语

让孩子们从小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树立起正确的三观,长大后才能学会孝顺,照顾回家长们,如果小时候都没有好好教育孩子们,那长大后孩子们变成一个个冷漠的'白眼狼',就只能怨自己当时没有好好教育,也怨孩子没有学好,最后还是得不偿失。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从小好好教育孩子,不然最后只能落得一场空,老无所养,终归是一场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