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看一眼一年级小学生,就知道之前的学前启蒙有没有到位”

 晶晶ujwl864m7w 2019-12-23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精细运动延误.mp3 来自大J小D 00:00 10:01
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位小学的老校长,他从教快35年了。尽管现在一直被邀请做讲座,但他自己说,最喜欢的永远是一线,去亲身看到孩子们,因为这是他一辈子的动力源泉。

老校长说的话会比较直接,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极端”。

比如他会说,“我看一眼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就知道多少孩子之前的学前启蒙没真正到位”。

这样的话,放在现在的在职老师都不会这么说,毕竟很容易引起反感和被喷。

所以今天文章开头先提一下,不要急着评判,而是透过他的结论,细细听他接下来讲的内容。

看看是否对我们有所启发,至少对我是的。

那天,他就指出,“学习效率差,不能怪孩子,现在大部分小学生精细运动都是延误的”。
他说,一年级的孩子需要学会用剪刀和刀,可以正确握笔,这些默认的技能,他们却都不具备。于是,老师们不得不从头教起。

而进入小学后,学术目标又放在那里,老师家长教的都是“招数”,没人再愿意从“地基”开始让孩子慢慢来了。

1
地基打稳

这一点我是很认可的,学龄前很多启蒙都是无法量化打分的,而我们习惯于更多关注学龄前可以量化的。

那么自然的,像精细运动,或者孩子会“走”之后的大运动这些就会容易被忽略。直到进入小学后,才会把之前潜藏的问题暴露出来。

而这时在学业目标下,很多父母和老师就会失焦,觉得这就是“孩子还不够努力”;觉得这就是“孩子就不肯好好写作业”。

可是,要知道,学习写作业这件事,需要大量的肌肉参与,并不是只靠“努力”就能做好的。

孩子的很多技能真的是一环扣一环的,地基不稳,再努力也不能马上搭一层高楼。


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想给小月龄的父母们提个醒。同时,也是想分享一下,如果你家小时候精细运动发展不过关,现在可以怎么补救。

1
精细运动延误的原因

我15年开始写公号,第二篇文章就是关于精细运动的《0-1岁精细运动发展》,之后又分享过《手巧才能心灵-0~6岁精细运动发展里程碑》。

这些都是基于儿童发展指南,和小D当时的精细运动康复师的实践方法写的。可见,精细运动这个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为什么根据校长所说,还是有那么多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后,精细运动延误呢?

校长和我分享的是两大“罪魁祸首”。

1、科技

美国儿科协会的确有过建议,2岁后的孩子可以接触视频。但是校长和我说,他看到太多的孩子在触摸屏上花了太多的时间。

虽然说,现在很多视频或者App都做的不错,也都打着“益智”的名头,但是一个孩子如果只会使用“一指禅”,显然她的精细能力是得不到充分发展。

在视频里完成拼搭积木、拼图、甚至练习写字,的确可以学到知识。

但孩子用一个食指对着屏幕移动,和现实生活中孩子学习挪动不同物体,对于综合能力的要求是天壤之别的。


2、环境

校长说,“他当年学习幼教专业的时候,有一句话他记忆深刻,就是环境是第三任老师。孩子需要从成人、从孩子、从环境中学习”。

低幼孩子的环境提供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受到环境引导塑造的可能性更大。但现在很多时候,环境都是不那么“绿色”的。

一方面,完全剥夺了基本技能锻炼的机会,比如越来越多的鞋子都是魔术贴或者一脚蹬的,孩子连基本的系鞋带的机会都没有。

各种适合年龄的家务活,更不会让孩子参与。因为孩子太忙了,每天参加各种早教班还来不及呢。

而另一方面,又完全不顾孩子发展规律的一味提前,过早地要求孩子学习写字,不尊重发展规律地矫正孩子握笔姿势。

因为肌肉发育没成熟,一味拔苗助长,反而出现了很多“代偿”的坏习惯。


尤其是关于握笔姿势,不是越早训练越好的,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下面是关于每个阶段孩子握笔发展阶段,关于具体的每个阶段如何引导,如果握笔姿势延误了怎么办,可以看《1~6岁握笔姿势里程碑|怎么握、如何练,为今后高效学习打基础》

2
 创造环境
第一步,控制手机或者Ipad的使用时间,多一点自由玩耍时间。

很多朋友肯定会说,那孩子会觉得无聊啊,怎么办?

无聊就对了啊,无聊多好啊,现在的生活我们拼命“塞给”孩子很多东西,唯独没提供他们机会想一想,他想玩什么,他喜欢什么?

只有外面的世界安静了,孩子才能学会静下来,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听到自己的内心,才能了解自己。

适当无聊,学会独处,滋养的正是独立思考和内在驱动力!


肯定又有父母会说,那我孩子一无聊就想看电视玩Ipad呀。所以说,环境很重要,把Ipad拿走,把电视总开关关掉,然后提供下面这些东西:

1、橡皮泥
2、安全剪刀和很多纸
3、各种各样的积木
4、火车和轨道
5、手工材料
6、角色扮演衣服,练习穿脱衣服、手套等

没多久,不少孩子都会自己找到“玩什么”和“怎么玩”的方式。

我们提供怎样的环境,就在养育怎样的孩子。

同时,更加关键的是,每天保证至少一小时,最好两小时的自由运动时间。

下面这些运动对于精细发展尤其有帮助:

1、球类运动,哪怕就是接球、拍球也很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爬猴杆,非常有助于锻炼肩膀力量和抓握,对于书写和使用工具有帮助;
3、有氧运动,提高核心肌肉力量,可以端正坐姿,长时间写字不容易累
3

鼓励家务

校长当时给我看了类似下面这样的照片,他和我说,这样的训练从他角度来看,完全都不需要的。


为什么?

如果一个孩子从3岁开始就自己学习穿系带的鞋子,3到6岁,不说每天锻炼,但到了6岁肯定就学会了。

但为什么,现在很多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还在做这样的手工活动?就是因为大部分孩子日常完全没有这样的锻炼机会。

校长说,没错,很多父母都说,他们也要生活,也希望有一些简单的东西帮助他们更便捷地带娃。我也并没有说,从小就给孩子穿带鞋带的鞋子。

但是从孩子3、4岁开始,真的要开始提醒自己,日常的环境、孩子所用的东西,有没有过度剥夺孩子的能力。

鞋子只是其中很多事情的例子之一。


当时校长说这段话的时候,我就有点脸红的。

的确是这样,小D的鞋子至今没有一双是带鞋带的,但我却额外花了很多时间设计上面这样的活动来锻炼她的精细发展。

有时候,我们真的花太多时间在教育孩子,却忘记了带他们生活。

校长还提醒说,从2岁开始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家务劳动。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户外活动时间不足,那么做家务就是很好地锻炼孩子肌肉力量、协调性,当然还有各种宝贵品质的培养。

校长并不喜欢给出一个条条框框,具体几岁可以做什么家务。对他来说,最关键的就是两个词:有意识、多引导。

平时家里在做的家务,先判断一下,是否对孩子有危险,然后耐下心来引导孩子怎么做。


校长和我说,你知道吗?为啥你们家长都喜欢这些所谓里程碑,就是可以“偷懒”啊。

不用去观察孩子,反正照着时间表打勾,做到就好了。但你们要知道啊,“做到”和“做好”,“做到”和“拓展完成”,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差距的。

但是你们都不动脑子了,就照着清单育儿。

那关于孩子做家务的引导和时间表,如果你还是希望有所指导,可以参考这篇《哈佛研究发现了,藏在童年做家务里的秘密》,但记得只是参考,关键是多观察孩子。

4
写在最后

那天和校长分别前,他自己笑着和我说,教育孩子,难也容易。

难的是,如今选择太多,我们光急着看外面,而没看自己孩子。

但换个角度,也更容易啊,你知道选择多了,不妨就告诉自己,错过了以后还能选,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孩子身上。

最后,他问我,像我这样的老头,这么说话,是不是特别不讨人喜欢?

哈哈,我反正觉得挺好,和你们分享,希望对你们也有帮助。

大J叨叨叨

大家周末过的好吗?我们这个周末全家进行换季大扫除。嗯,也算是小D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锻炼了,她帮着搬了很多要捐掉的书和衣服。

小孩帮忙尽管有时“帮倒忙”,小D5岁也还常常这样,但真的,让她参与我们在做的事情,其实她是很开心的。

给你们看看我们理出来的一部分的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