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界画之神——郭忠恕

 addlss 2021-07-14

        黄渤主演的电影《斗牛》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日军杀光村里所有的人,仅剩下黄渤和那头八路军寄养的奶牛。黄渤便依偎在奶牛旁边跟它聊天解闷道:你在外国别人叫你啥名字,在外国你住的叫个什么村?

        看到这一段比较好玩。在他饰演的牛二看来,只要是一头牛,肯定是住在一个村里,哪怕是外国,也是外国的一个村里,会跟自己村里的黄牛有差不多的经历和牛生使命。从出生到全国解放都没出过村的牛二,自然会想当然地这么想,殊不知这头奶牛其实生于荷兰的大牧场,受共产国际和苏联产党的派遣,辗转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革命事业。这已是一头高尚的牛,一头纯粹的牛,一头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牛,有着波澜壮阔的牛生。而黄渤之所以这么问,一来是囿于自己的见闻,二则是牛在他来说已经是符号化的牲口。

        我们提到一幅古画,知或不知,差不多也多半会有黄渤在剧中这样的思维回路。画就一定是画家画的,画家就肯定是专业的古代画家。而真实的古代绘画的黄金时代大宋朝,专业画画的要么是画匠,画工,牛逼点的会去画院作画师,而这些真正的专职画家只是古代拿毛笔的一小部分人。古代文士绝大多数的人生梦想还是学而优则仕,修齐治平。而有些画真的只是业余爱好的结果,更甚至只是随手玩玩。在一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只看到千篇画作列于面前,但这作者,一千年前却不是这么整整齐齐标准化地站在自己的作品之前的。如以前提到过的科学家官员燕肃,乱世二货收藏家赵岩等人。

        郭忠恕便也是这么一位,一生不算多壮阔,但也足够波澜。他的神作《雪霁江行图》岂会是岁月静好般伏安而就的。

        郭忠恕文赋异禀,幼负才名,童年时即已崭露头角。他“七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小时候便以文知名,楷书隶书也写得有模有样,声闻乡里。在举童子科时,他口诵《尚书》手书《论语》,作文如行云流水,背诵则口若悬河,成为总角取科名的神童,一时传为佳话。

        郭忠恕的人生志向本是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可惜了一身才华,生在唐末五代的乱世,官运始终没亨通起来。二十岁开始在后汉政权刘赟幕府中出任“湘(襄)阴公”。刘赟是后汉高祖的侄儿,时任武宁军节度使镇守徐州,听闻郭忠恕才华横溢,很希望事业上得到郭忠恕的辅佐。被任用的郭忠恕少年得志,也认为自己施展抱负挽世济民的时机已经到来。

        岂知是五代十国易祚频繁,动乱如家常便饭。第二年新即位的后汉隐帝迫害功臣屠杀武将,在派人逼杀大将郭威时,没有把郭威逼杀成功,却把郭威逼反了。郭威起兵反抗,直接把后汉隐帝给剁成两截。郭威遂拥兵入汴梁,声称要迎立刘赟为帝,就派遣丞相冯道前往徐州迎接刘赟的“御驾”。刘赟收到消息后立即同郭忠恕等人日夜兼程,由徐州赶往汴梁登基。万万没想到皇位来的快,去得也快。“准皇帝”刘赟一行人刚走到宋州,却听说郭威在澶州黄旗裹身,自个儿作了皇帝。这时郭忠恕向刘赟献计杀掉冯道等人,再赴河东,拥兵勤王以图自立,但作为主子的刘赟关键时候却犹豫不决,结果被郭威派兵擒获,囚禁至死。无所依附的郭忠恕只好隐姓埋名佯装疯傻,四处逃窜。

北宋 郭忠恕 雪霁江行图 绢本水墨 74.1cmx69.2cm 中国台北故宫藏。图本是长卷,被截而余下此段,实为残卷。据下文图示南宋摹本可知卷首有纤夫数人拉纤,远山若干。卷上有瘦金体“雪霁江行图,郭忠恕真迹”十个大字,此图中大雪初晴,江面一片苍茫,船上多为积雪所覆盖,船员们忙碌于船顶、船舷之上,或撑篙、或交谈,船体桅杆缆绳类用线刚直,笔力绝顶,船身描写精密逼真。人物则用笔生动,富于变化,并不流于板刻。

此船非海舶,也不是行走江湖的江船、河船、湖船,而是走大运河各埠的漕船。但不是漕船中的粮船货船,而是载客的屋船。

可以放倒收起的“可眠桅”,并不伸入船舱,而是榫接在顶棚下圆形横木上。横置圆木即“桅轴”,由两舷的两根“轴柱”支撑,可转动。过桥时可将桅眠倒,晚于忠恕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船过虹桥,最为顶尖,乃千年一绝!

清明上河图中过桥的大船将“可眠桅”放下的效果

当时最先进的垂直平衡舵,可随水深浅起降

舵手

篙师,不仅仅出蛮力,还要视船行情况,调整航向,闪开沙滩暗石,并维持船的稳定。在过桥或会船时,篙师最重要,多由船工中的老司机担任。

图中舷侧水面有一捆浮竹,在宋人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叫“橐”,曰:于舟腹两旁,缚大竹为橐以拒浪。装载之法,水不得过橐,以为轻重之度。所以浮竹能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兼用来测装船后船的吃水深度,应该就是现代船身标示“吃水深度尺”的前身。以空船和装载后的吃水差,来核记装货量,并计算运费。而且还利用城乡川走之便,有附带带货的性质。此种夹带不仅提升了船的浮力,可多装货,竹木也可卖钱,真是一举两得。挂浮竹、原木名“开梁”,俗称“出担子”或“挂篓”,是临时性附带输运的一种,宋代漕运中很常用。

此拖船是“屋子船”,以运送客人为主,所以遍设客舱,花格门窗十分讲究。

嗨,哥们儿,你裤子掉了!

        此事之后他锐气大挫,个性顿敛。三年后郭忠恕被后周政权启用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官宦生涯。没过多少年时局又变,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但作为一介文人无力对抗政权更迭,借酒浇愁总是失意文人的标配,装疯佯狂是高配,出神成仙是顶配。自此郭忠恕“此意殊郁郁”,以迹驰不羁,放浪玩世来宣泄心中的愤慨和对时局的不满。以前只是装疯,现在快变成真疯了。后由于种种狂怪举动终于还是被免职,削籍流配到灵武。其后更加疯癫,在开封洛阳之间来回,常常是喝完酒四处游荡,见人就学猫叫。

        功业之心,事业之梦,已如过眼云烟,由其后来的两次仕途可知在刘赟死后,郭大人的政治生涯基本上已经破灭了,一个文士不事二主的操守不会让他在走马灯般更替的新政权之下心安理得地为官。

        十多年后宋太宗赵光义久闻郭忠恕之名,便召其回汴京,授予国子监主簿之职,令其刊定历代字书。此时的郭忠恕越发的狂荡不羁、恃才傲物。他也不可能再适应政治的需要,然忠恕不仅“性无检局,放纵败度”,而且还酒后“肆言谤讟,时擅鬻官物,取其直”,不久再次被贬黜,杖刑后流放登州。在快走到齐州的路上,郭忠恕对押解的小吏说:不劳烦诸位了,今天我就死在这里好了。说罢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坑,趴地上把脸埋进去,就此仙去。

        郭忠恕生平传奇色彩甚浓,《宋史》云:

其后流落,不复求仕进,多游歧、雍、京、洛间,纵酒跅弛,逢人无贵贱,辄呼苗(喵)。有佳山水,即淹留浃旬不能去。或逾月不食,盛暑暴露日中,体不沾汗,穷冬凿河冰而浴,其傍凌澌消释,人皆异之。

        就是说他可以几个月不吃饭,三伏天晒在大太阳下而不出汗,大冬天在河里凿冰冬泳,冰碰到他就融化了!厉害了我的哥!

        又:

已行至齐州临邑,谓部送吏曰:我今逝矣。因掊地为穴,度可容其面俯窥焉而卒,槁葬于道侧。后累月,故人取其尸,将改葬之,其体甚轻,空空然,若蝉蜕焉。

        这些都是对郭忠恕的神话化、传奇化的讹传。《宋史》是元代脱脱等人据宋代文、史、小说、话剧等编纂而成,故对宋人笔记、小说著作多有继承,有些章节段落太过魔幻,可信度不高。传说郭忠恕放纵败度、死后成仙等记载在宋人笔记、小说中十分常见,哪怕是《资治通鉴》中也有相似的记述。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的雪霁江行图。此图为郭忠恕原本的摹本,卷后有赵孟頫等人的跋,推测为南宋临摹作品。非高手所画,笔墨功夫相去原作较远,但画中各物均一一照搬,忠实度高,据此卷可推知郭图原作大体相貌,善哉!

赵孟頫的跋

        政治上的失意,却不影响郭大人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斐然。郭忠恕是一个古文字学家和书法家,著有《佩觽》三卷,阐明文字变迁,并考证传写之误。又汇编古文字为《汗简》,是研究古文字学的重要典籍。《说文字源》也是他的一部力作。这在唐末乱世“字书废,重武轻文,君子道消”的社会环境之下实属可贵。而其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他的画艺。

佩觽书影

        五代宋初期间,画坛巨擘林立者不可胜数,郭忠恕的界画是其间最不可忽视的一支。他善画楼观、木石,皆极精妙。其“界画则唐绝无作者,历五代始得郭忠恕一人。”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列其画为神品,“为屋木楼观,一时之绝也。”

        郭若虚《图画见闻见志》曰:

画屋木者,折算无亏,笔画匀壮,深远透空,一去百斜。如隋唐五代已前,洎国初郭忠恕,王士元之流,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失绳墨。今之画者多用直尺,一就界画,分为斗栱,笔迹繁杂,无壮丽闲雅之意。

        《宣和画谱》曰:

虽一点一笔,求诸绳矩,比他画为难工,故自晋宋迄于梁隋,未闻其工者。粤三百年之唐,历五代以还,仅得卫贤以画宫室得名。本朝郭忠恕既出,视卫贤辈,其馀不足数矣。

        这简直是官宣其为界画标杆了。

        李廌《德隅斋画品》中评郭忠恕:

至于屋木楼阁,恕先自成一家,最为独妙,栋梁楹桷之中,虚若可蹑足,阑楯牖户,则若可以扪历而开阖之也。以毫计寸,以寸计尺,以尺计丈,增而倍之,以作大宇,皆中规度,曾无小差,非至详至悉,委曲于法度之内者,不能也。

        可以在其作品《雪霁江行图》、《明皇避暑宫图》中对舟车、屋宇的细致入微、分毫未差的描写得到印证。

传郭忠恕 明皇避暑宫图 绢本水墨 161.5cmx105.6cm 日本大阪国立美术馆藏,明皇避暑宫图可能是画九成宫的景象。建筑群依山邻水而建,依山势层层覆压而上,阁榭台殿林立,高门回廊穿插无际,殿庭深处,或门廊洞开,屏风帐幔围护,只见侍卫、执事人员来往不断,更见繁华的景象。虽然是皇帝在郊外的避暑宫阙,但殿宇的繁华显然并不啻于皇城。画面远景作连绵的峰嶂,延续宫殿的形势继续拔高,气势不凡。此图无款识,仅传为郭忠恕所绘,画幅有题签“郭忠恕越王宫殿图,穰梨馆藏”。图中山水树石之法极似郭熙一派,是宋初作的风格,与美国福利而美术馆藏雪霁江行图中的远山类比仍比较接近,故此图为郭忠恕真迹的可能性很大,至少也是摹本或郭派优秀作品。

传郭忠恕避暑宫图,据画史记载,郭忠恕不止画过一幅《避暑宫图》,《宣和画谱》就曾记载相当数量的此类作品如《明皇避暑宫图》《避暑宫殿图》《山阴避暑宫图》。王恽也曾经见到过《明皇骊山避暑宫图》摹本。

明人仿郭忠恕携琴仙馆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人画雪霁晓行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郭忠恕的界画名盛一时,虽为后来的文人画者所不齿。但在文人画尚未得势兴起的北宋初,山水画、人物画,或啊花鸟画多是在求“真”求“神”,“孔雀登高,必先举左”、“斗牛夹尾”,在那唯逼真至上的大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因此,郭忠恕的绘画在有宋一代,甚至在元都仍有很高的声誉。

        当然,界画是郭忠恕的名片,并不代表他就只画界画。像郭忠恕如此狂怪之人,偶尔也会玩玩现代艺术,搞一点实验水墨。他在侨居安陆郡时,郡守“以缣属所馆之寺僧,时俟其饮酣请之。乃令浓为墨汁,悉以泼渍其上,亟携就涧水涤之,徐以笔随其浓淡为山水之形势。此与《封氏闻见》所说江南吴生画同,彼尤怪耳。”

        在郭忠恕飘荡的几年间,他作画往往是待酒酣淋漓,醉意醺然时乘兴而作,“多游王侯公卿家,或待美酝,豫张纨素倚于壁,乘兴即画之。苟意不欲而,固请之,必怒而去,得者藏以为宝。”

        《东坡集》载其作画轶事一桩:

岐有富人子喜画,日给淳酒,待之甚厚,久乃以情言,且致匹素。恕先为画小童持线车放风鸢,引线数丈满之。

        就是岐阳一个富家子,天天对郭忠恕美酒相待,意欲求画。郭大人答应了,他便取出一匹五丈多长的素绢,想让郭忠恕给画完。五丈多的绢画完估计也会像王希孟一样非给累死不可。于是,郭忠恕只在绢的一边先画一小童,又在素绢的另一边画了一个风筝,然后中间画了几丈长的一根线,如此这般一盏茶的功夫五丈长的绢全画完了。

        苏轼尝题其《楼居仙阁》云:

长松参大,苍壁插水,缥缈飞观,凭栏谁子?空蒙寂历,烟雨灭明,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郭忠恕既能作严谨规矩的界画,又可作烟雨灭明的秋林晚山,且能得到文人画鼻祖苏大仙的首肯,足见其不止有两把刷子。

传郭忠恕 柳龙骨车图

郭忠恕款 明人绘金门应诏图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界画鼎盛期只在唐与宋初之间。北宋以降,山水兴起,文人画渐盛,自此而后的中国画史简直就是中国山水画史,一路延续到元明清至于现代。受北宋文人画思潮的冲击,这种表现为精工板刻的绘画样式与文人画之意趣相悖,更为文人所不屑。而亭台楼阁、天门神阙逐渐变成“山水”中的一个点缀,一个配件,用以提点曲径苍松,飞瀑流泉。界画除了与北宋兴起的风俗画结合得以相生之外,纯粹的界画到南宋已走贬,至元代则呈全然的衰退之势。最后终究还是淹没在文人画的繁盛之中。明清文人画家、理论家对于近乎工匠的界画家是嗤之以鼻,明清亦只有界画家袁江、袁耀,界画也基本不受文人待见而不入画史,然明代以后,几乎无人提及忠恕其名。

参考文献:

李永强 郭忠恕由界画家到南宗巨匠身份之嬗变研究

钱建状 北宋书画家郭忠恕、李建中、黄伯思生平仕履订补

龙村倪 北宋·郭忠恕船绘图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