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准噶尔为什么要和大清为敌?

 修悟搏 2019-12-23

准噶尔汗国与清政府的关系,如果用一个比喻,就是一山难容二虎,就如同二战时候德国和波兰的关系。历史都是仇敌,一直都在盘算着怎么侵占对方的土地,纳入自己国家的版图之中。同时,这两个国家都是有侵略意识的民族,对土地流露一种天然的占有欲,喜欢发动侵略战争。所以,历史因素和民族自身因素,决定了准噶尔与大清是互不相容的死敌,处在敌对状态。现在,就听听小编分析,准噶尔和大清为敌的缘由。

准噶尔部落与大清矛盾的由来

准噶尔的祖先是蒙古人。准确来说,应该是明朝时候的瓦剌蒙古。在明朝中期,瓦剌部落就分崩离析。原先居住之地蒙古大草原被鞑靼人所占领,瓦剌人就朝着西迁,到达了今天的新疆。在明朝末年,西迁在新疆的瓦剌部落又分为五大部群,历史书上叫做厄鲁特蒙古五大部。

在这五大部落群中,准噶尔部落赶走了土尔扈特部落,土尔扈特部落只能迁移在中亚地区,之后就剩下了四大部落:杜尔伯特部落在额尔齐斯河中游右岸与伊希姆河上游之间游牧,和硕特部落占据的地理位置最好,主要在新疆肥沃的土地伊犁和塔尔巴哈台这一地带。准噶尔部落在和硕特部落的东部,北边抵达额尔齐斯河,南边达到准噶尔盆地,东边达到阿尔泰山,中心地带就是布克沙里。辉特部落就在裕勒都斯河流域一带放牧。

这四个蒙古部落中,实力最强就是和硕特部落,这个部落的首领就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代——固始汗。在实力与血缘关系上,和硕特都有担任四个部落盟主的条件。准噶尔部落在那一种环境中,也只是实力低微的小弟,名义上都归顺于和硕特部落的领导。

就在用一时期,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建立了后金政权,在东北也迅速崛起。后金在与明朝激战数年的过程中,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危机。尤其在努尔哈赤死了之后,辽东一带年年遭遇自然灾害。后金的统治阶层也不善于国土建设,只会抢夺明朝中原一带。当时,大明的关宁锦防线一带,后金都是始终攻打不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皇太极就想到先把漠南蒙古一带打败,实施从蒙古绕道对大明王朝进攻的军事战略。

于是,后金的皇太极就在大明崇祯七年的时候,打败了漠南蒙古的首领林丹汗。之后,一直势如破竹,从辽大直接打到西北,让林丹汗在青海病死。在第二年,林丹汗儿子投降皇太极之后,漠南蒙古就归入后金的统治范围之内。

当时,后金和漠南蒙古的战争,与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落是没什么关系的。毕竟准噶尔部落在新疆那一边,与皇太极的东北地区都是距离十万八千里远。皇太极攻打漠南蒙古的目的,是为了绕道进攻大明,准噶尔部落在西北的新疆一带,战略价值也不大,自然也不会吸引后金的注意力。

准噶尔部落与后金扯到关系,主要是沙俄与漠北蒙古的喀尔喀部落两面夹击厄鲁特的漠西蒙古四个部落,当时漠西蒙古首领固始汗,就想到一个远交近攻的策略,利用后金的力量来打倒喀尔喀蒙古,于是也归顺于后金。由于固始汗也是准噶尔部落的盟主,连同准噶尔部落也归服于后金的领导。

准噶尔部落的首领也非常不服气,自己事前与后金(清朝)也没什么交往,就这样由和硕特归服于后金(清朝)的统治,自然就引起了准噶尔部落的整体不满,这就是两者矛盾为敌的由来。尤其是准噶尔部落的汗主噶尔丹,是不甘心臣服满清的统治。

准噶尔汗国的崛起,与大清争夺蒙古草原的霸权

公元1670年,噶尔丹继承了准噶尔的汗位。当年西藏温莎活佛在世的时候,就指认了噶尔丹母亲生下来的孩子,在将来就会是自己转世。因此,噶尔丹一出生,就认为是西藏温莎活佛四世。当时,蒙古部落的人们非常信仰藏传佛教,甚至很畏惧。噶尔丹就充分利用部落人民的信仰,借用自己活佛转世的身份肆意开拓领土,在1678年合并了漠北蒙古,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准噶尔帝国。

公元1635年,准噶尔部落与俄罗斯就着在边界地区生活的中亚民族从属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之后,两国有了密切合作关系。在公元1688年噶尔丹出兵漠北蒙古的喀尔喀部落的时候,俄罗斯哥萨克甚至派兵援助。在俄罗斯和准噶尔大军的两面夹击下,喀尔喀部落的大汗土谢图汗速败。在喀尔喀部落南迁之后,原来故地也被俄罗斯人和准噶尔部落一起瓜分。

之后,俄罗斯给予准噶尔帝国极大的军事力量支持。如为准噶尔军队提供当时先进武器军火,火器水平远远胜过其他蒙古部落,与它做联合军事行动。这一些,都是准噶尔部落能够迅速崛起,成为称霸一方霸主的主要原因。

噶尔丹和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也引起了当时清政府的高度警觉。康熙帝先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公元1685年和1686年,两次派大军在雅克萨一带击败了强大的沙俄,在1689年迫使沙俄签署了《尼布楚条约》,割让一些不毛之地的边境领土给沙俄,给沙俄获得利益,使之不再对大清有企图。

见利收好的沙俄,在东北一带的势力渗透活动也就有所收敛了。在蒙古草原一带放弃了与准噶尔汗国结盟的军事行动,这样使准噶尔的扩张速度也由此放慢。

生存空间问题,造成准噶尔汗国与大清是水火不相容的死敌

准噶尔为什么都要与大清死磕,主要都是处在地缘环境太差,由生存空间问题造成的。准噶尔部落主要处在强国之间,它的目标就是统一蒙古草原各个部落,如果继续向西扩张,就达到哈萨克部落和俄国一带,自然没意义,也打不过实力雄厚的俄国和哈萨克部落。同时,与准噶尔部落相邻的青藏高原和漠北蒙古喀尔喀部落的实力比较弱,进攻比较容易,准噶尔部落也比较容易下手。

当时,准噶尔汗国在今天青藏高原和外蒙古一带的势力扩张,都被清朝打击回去了。究其原因,都还是实力悬殊问题。虽然准噶尔汗国失败了,但是选择朝这一方面扩张领土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准噶尔汗国不向外扩张领土,早晚就要被哈萨克、俄罗斯和大清一带给瓜分的。所以,早死晚死都要去死,还不如与大清拼一下,扩张在青藏高原和外蒙古一带的领土,赌一把,已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清朝为什么一定要与准噶尔汗国为敌,水火不相容,一定要灭掉准噶尔,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一定要灭掉蒙古!当时,蒙古的势力都是很强大的,除了漠南蒙古和漠北的喀尔喀部落之外,在外蒙古一带的鞑靼部落都没有归顺清朝的领导。在新疆一带,准噶尔部落也没有服从清朝的领导。而且,蒙古也是清朝的前朝——明朝很难解决的边疆外患问题。为了灭掉这些蒙古人,解决边疆的外患,清朝初年皇帝都是煞费苦心。

当时,清政府为了对付准噶尔部落,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除了前面说的康熙割让边境领土之外,雍正皇帝在《恰克图条约》、《布连斯奇条约》中,为了稳住沙俄,都放弃了大量的领土,专门对付崛起的准噶尔部落。连当时俄国沙皇叶卡琳捷娜一世都私下与人聊天说,清军为了对付准噶尔,都是有求于俄国的。所以,我们不能做出让步的策略,尽可能为俄国获得最大的利益。在清朝雍正皇帝看来,主动割让土地给俄国人,也主要那是蒙古人的土地,不是自己的,并不心疼。

这样,我们可以总结沙俄与准噶尔是水火不相容的死敌的原因。第一,准噶尔部落在强敌之中,很难获得自我发展空间。为了自保,只能谋求领土的扩张。再加上历史上准噶尔的祖先成吉思汗也有灭过女真部落的案例,这也是噶尔丹有了率领准噶尔部落灭掉大清的自信心。所以,他企图向东扩张领土,把清朝一举灭掉。

第二,清朝也谋求对蒙古人的领导地位。为了灭掉准噶尔部落,清朝不惜与沙俄联手共同对付。在清朝看来,只要能消灭准噶尔部落,也愿意与沙俄瓜分蒙古的领土,反正那一些都不是满洲人的。只有征服了准噶尔蒙古占领的新疆地区,才能保证边境地区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一带的领土安全。

第三,清朝和准噶尔部落的死敌关系,还是由落后的国际观念造成。当时,这两个国家都认为,中原一带是世界的中心,对中原以外的地方都不关心。噶尔丹就认为,你满清爱新觉罗氏能入主中原,我们蒙古人为啥就不能入主中原,何况还有先祖入主中原历史。噶尔丹也想着入主中原,重现祖先元朝时候的辉煌。

当时清朝皇帝把沙俄叫做罗刹国,认为是古代的突厥或者匈奴人的后代,准噶尔就是由罗刹国扶持的小弟。所以,跟沙俄敌对,消耗成本太多。灭掉准噶尔部落,都还是有能力的,这就是两者死敌的由来。

准噶尔部落寡不胜众,最后败给了大清

准噶尔部落在康熙时期,对大清挑起了三次战争。前两次由噶尔丹主动挑起的,第三次由噶尔丹的继任者策妄阿拉赞布坦挑起,都是以准噶尔失败清军胜利来告终。

在雍正时期,准噶尔和清朝又大战两次,清军先是大败,第二次大胜。这一胜一败,虽然表面是打了平手。但是,以清朝的国力优势和地理位置,都还是准噶尔部落吃了大亏。

准噶尔部落的胜利,在于主场作战和领土面积广阔。全盛时期的准噶尔汗国的领土面积,达到800万平方公里之多。但是,准噶尔汗国都处在纬度高和气候干燥的高原地带,人口出生率很低。在巅峰时期,准噶尔汗国的人口不超过100万人,最多时候人口也就是50万左右。如果与清军打持久战,肯定是没这么多资源和人口值得消耗的。

在清朝那一边,由于明末战争的动荡和剃发易服的镇压政策,关内中原地区人口急速下降,清朝人口最小时候也不到6000万人。但是,经过康熙雍正几代皇帝,在乾隆后期执政的时候,清朝人口也达到了了四亿之多,在人口数量上绝对胜过准噶尔汗国。由于资源的丰富和人口众多,清朝可以与准噶尔汗国玩持久战和消耗战,把准噶尔汗国的资源和人口消耗尽,慢慢折磨尽。

所以,清朝是输得起战争,准噶尔丹却输不起战争。再加上清朝采取与沙俄的灵活外交政策,瓦解了沙俄与准噶尔汗国的同盟关系。最后,准噶尔汗国在乾隆时候,与清朝战争都处在劣势。终于,1755年,清朝的乾隆皇帝发动了对准噶尔汗国的灭国之战。伴随着准噶尔汗国的彻底灭亡,清朝取得征服蒙古部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大清时候最强盛的版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