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格律诗和古体诗

 江山携手 2019-12-23

    最近关于写格律诗的用韵问题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手头正好有一篇“浅谈格律诗和古体诗” 的文章,不妨在这里简谈一下。虽然文章的着重点在古体诗,但其中也谈到了我们现在常作的近体诗。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而只是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而言的。唐代形成的这种讲格律的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我们现在最喜作的多数是这种近体诗。以前我先后在自己的博上发表过有关近体诗用韵的三篇文章,如去年的一月二十九日写了一篇《浅谈诗律》的文章,参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5c1c801008c1g.html )和去年的四月十四日又写了一篇《诗韵种种话题》的文章,参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5c1c8010090sl.html ),过了两天即去年的四月十六日又连续发表了一篇《再说读诗随想》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5c1c8010091fm.html )三篇有关写近体诗的文章。如果诗友们有兴趣不妨参阅,不当之处还望纠正。现在谈一些古风类诗。所谓古风,简称古体诗,这是和近体诗相对而言的。

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最为有名,现举其《大雅久不作》中的第一段及第三段为例: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以上是《大雅久不作》中的第一段)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以上是《大雅久不作》中的第三段)

    全诗很长,就把这二段来探讨一下。古体诗的用韵虽然自由,中间可以随便换韵,但也不能乱套。从李白上面这两段古风来分析,多数用的是入声韵,而且在第一段开首的八句:陈、榛、秦、人、垠、沦、珍、真这八个韵脚都在平声【十一真】部,再以第三段为例,全段的列、绝、雪、穴、诀、说、灭、热、别这九个入声韵都在入声【九屑】部。因此从上面李白写的这古诗来看,韵虽然可以随便自由地换,平仄可以不论,但也必定讲个层次,不能混凑混用,如果离此规则,就会缺乏一种情感和美感,把古典诗词乱套了!至于“近体诗”和“古诗”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有严格的格律,而后者虽然也有格律(如每句的字数一般固定,要押韵等等),但并不严格。近体诗则不然,即使长达一百句、二百句的排律,也是既不许换韵,也不许用邻韵的。而且这种“排律” 连第一句也不得用邻韵(五言七言的绝诗和律诗第一句是允许用邻韵的),可见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在用韵方面和古体诗的不同在于:
    一、近体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既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二、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也不许在中间用邻韵的字。古体诗则不然,他的句数是不限的。一首诗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 应当注意:不能反过来说,凡是八句的都是律诗,凡是四句的都是绝句。近体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平仄。如果不讲平仄,尽管是五、七言的八句或四句,也不能叫律诗或绝句,而仍然是古体诗。再就其用韵来看,诗中用的也都是入声韵。因短促的入声韵能更增加诗词悲凉凄厉的气氛!这在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来看,所用的也大都是入声韵,其悲凉凄惨的情状成为了一首空前议论时政的史诗!

    最近关于写格律诗的用韵问题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手头正好有一篇“浅谈格律诗和古体诗” 的文章,不妨在这里简谈一下。虽然文章的着重点在古体诗,但其中也谈到了我们现在常作的近体诗。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而只是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而言的。唐代形成的这种讲格律的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我们现在最喜作的多数是这种近体诗。以前我先后在自己的博上发表过有关近体诗用韵的三篇文章,如去年的一月二十九日写了一篇《浅谈诗律》的文章,参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5c1c801008c1g.html )和去年的四月十四日又写了一篇《诗韵种种话题》的文章,参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5c1c8010090sl.html ),过了两天即去年的四月十六日又连续发表了一篇《再说读诗随想》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5c1c8010091fm.html )三篇有关写近体诗的文章。如果诗友们有兴趣不妨参阅,不当之处还望纠正。现在谈一些古风类诗。所谓古风,简称古体诗,这是和近体诗相对而言的。

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最为有名,现举其《大雅久不作》中的第一段及第三段为例: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以上是《大雅久不作》中的第一段)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以上是《大雅久不作》中的第三段)

    全诗很长,就把这二段来探讨一下。古体诗的用韵虽然自由,中间可以随便换韵,但也不能乱套。从李白上面这两段古风来分析,多数用的是入声韵,而且在第一段开首的八句:陈、榛、秦、人、垠、沦、珍、真这八个韵脚都在平声【十一真】部,再以第三段为例,全段的列、绝、雪、穴、诀、说、灭、热、别这九个入声韵都在入声【九屑】部。因此从上面李白写的这古诗来看,韵虽然可以随便自由地换,平仄可以不论,但也必定讲个层次,不能混凑混用,如果离此规则,就会缺乏一种情感和美感,把古典诗词乱套了!至于“近体诗”和“古诗”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有严格的格律,而后者虽然也有格律(如每句的字数一般固定,要押韵等等),但并不严格。近体诗则不然,即使长达一百句、二百句的排律,也是既不许换韵,也不许用邻韵的。而且这种“排律” 连第一句也不得用邻韵(五言七言的绝诗和律诗第一句是允许用邻韵的),可见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在用韵方面和古体诗的不同在于:
    一、近体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既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二、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也不许在中间用邻韵的字。古体诗则不然,他的句数是不限的。一首诗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 应当注意:不能反过来说,凡是八句的都是律诗,凡是四句的都是绝句。近体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平仄。如果不讲平仄,尽管是五、七言的八句或四句,也不能叫律诗或绝句,而仍然是古体诗。再就其用韵来看,诗中用的也都是入声韵。因短促的入声韵能更增加诗词悲凉凄厉的气氛!这在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来看,所用的也大都是入声韵,其悲凉凄惨的情状成为了一首空前议论时政的史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