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象棋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丨教练棋童家长爱好者必看

 昵称57993171 2019-12-24

常青藤国际象棋,15年,专注培养国际化、爱思考的孩子

黄民驹1947年4月21日出生于广东中山。
  职业棋手、国际象棋高级教练、专栏作家。服务广东国际象棋队数十年,培养了多名国际特级大师:彭肇勤、李师龙、余少腾、梁充、李若凡和国际大师:邓孔亮、吕小莎、邝颖慧、龚倩云、徐桐等。1994年——2003年间,带领广东队获得过7次男子全国团体冠军,以及2次女子全国团体冠军。其中队员彭肇勤曾三次进入世界女子八强并获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李若凡也曾获亚洲锦标赛女子个人冠军。
  多年来致力于俄罗斯国际象棋训练体系的研究,翻译了近40本经典著作,组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国际象棋训练智库,是国际象棋界研究、训练用的珍贵资料,十多年来在国内不胫而走,深受众多棋手、教练的喜爱。
  在地方及中央报刊上发表近百万字的文章,坚持不懈地推介国际象棋,影响颇大。

棋童家长们认真阅读后一定会对国际象棋有了全新的理解,更有助于孩子学棋方向的判断和把握。

下面内容摘自 黄民驹“全国教练员培训班”讲稿


特级大师科托夫在《怎样成为特级大师》一书中谈到:

构成一个棋手的实力有三根支柱:

— 战术组合的视觉,

— 计算变化的能力,

— 以及局面感觉。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练经验,并参考世界各国同行的认识,觉得还应该再加上一根支柱:
— 中残局,尤其是残局的棋战技巧。
这样棋手实力的大厦就坚如磐石。
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课的内容。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先战术后战略,先残局、中局后开局,先战术组合后局面感觉。

现在,常见的训练毛病是战术组合的练习分量过重,独沽一味。这样是有害的。李师龙的例子。对于入门不久的学生来说,战术组合的能力很重要,但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顶多只能占30%的比例。一个棋手在学会动刀子之后,就要学会判断形势,养成大局观,把棋看得明明白白,走得清清楚楚。

再说,其实他们的战术组合能力的训练也仅限于一般化地做题,大量的做,没有把战术能力再加以细分,比如计算时培养“候选着法”的习惯,按“变化树”做计算的习惯。这是关系到他们以后是否能够优秀的大事情。

俄罗斯现代国际象棋学校(原鲍特维尼克学校)的战术习题集,在各种战术手段的练习题中,加插了“点的占据”一节,强调培养学生的棋感、灵气。这是一种对质量的追求。

关于局面感觉的训练,这是目前训练中的普遍薄弱环节。一是训练资料较难找。讲战术组合的棋书满街都是,但讲局面感觉讲局面性下法的资料不多,目前国内出版的主要是《国际象棋形势判断》以及马克·特沃列茨基的《未来冠军学校》丛书,还有林峰老师编写的一些中、高级教程。我这里很想强调一下,要重视评估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提高了,局面感觉的能力一定强。

讲一下评估能力的演变历史:斯坦尼茨——尼姆佐维奇、列齐、鲁宾施坦——苏联象棋流派。斯坦尼茨(静态评估)——鲍特维尼克、勃龙斯坦(动态评估)。类似牛顿力学与爱恩斯坦的相对论。

国际象棋真正成为一种科学,是从斯坦尼茨开始的。他就像化学家把世界各种物质分解成分子原子一样,把复杂的棋局分解成可以据以评估的因素,从此使现代象棋科学化。但斯坦尼茨的局面分析学说有二个明显的缺点,他仅限于作静态的评估,也没有对各种各样的局面因素作出定量的估价。

国际特级大师约瑟夫·多尔夫曼在《棋弈方法》一书中提出以“逆向次序”来分析棋盘上的静态因素,然后再做静态的综合。多尔夫曼提出的评估新学说具有突破性的贡献。他根据自己的教练经验,尝试对各种局面因素作出定量的估价,从而使局面评估变得更加准确,更接近棋战实际。

这就是他的“静态评估局面的逆向等级表”

1)王的地位。

2)双方子力的对比。

3)兑掉王后之后,谁的局面更好一些?

4)兵形结构。

有一个粗略的方法可以帮助你立即得到对局面的静态评估:
分析不管对方如何走,可能发展自己的局面吗?
分析不管你如何走,对方可能发展自己的局面吗?
将有发展的那个局面,在静态评估上说就是较优的一方。
假若其中一方的静态平衡是不利的,他就应该毫不犹豫的采取动态手段,诉诸极端的措施。

但何谓静态因素,何谓动态因素?
能够持续作用的因素属于静态因素。那么,动态因素就是能够改变阵势状况的,毅然突破的,进入与敌方部队接触的那样一些因素。

这里,我们通过一个著名例子,让大家看看现代的动态评估:

古印度防御

巴赫曼——勃龙斯坦 E67

布拉格 1946

勃龙斯坦评注

对局弈于1946年3月的莫斯科——布拉格对抗赛。对局非常有名,出自著名的古印度防御!我想,它出名是一回事,但正是这些对局发生的“大爆炸”,标志着现代国际象棋的开启。

1.d4 Nf6 2.c4 d6 3.Nc3 e5 4.Nf3 Nbd7 5.g3 g6 6.Bg2 Bg7 7.0-0 0-0 8.b3 Re8 9.e4
摆在你们面前的是古印度防御的一个基本局面。主要的冲突围绕d4和e5兵产生。你们看到,这里有三条途径:或者白方吃e5兵,或者是黑方吃d4兵,或者白方走兵到d5。没有更多其他走法。

9…ed4 10.Nd4
半个世纪前从阿廖欣开始,认为这个局面黑方没希望已成共识。因为白方完全控制了自己的半边棋盘,而黑方却挤在下三排。况且,白方拥有重要的d5点,因为c7-c6一着对d6兵有害……我有幸能够改变这样的看法!我要指出:这个局面对于黑方来说不是那么坏,就像历来认为的那样。或许,甚至对黑方还是好的。

10…Nc5 11.Re1 a5 12.Bb2 a4 13.Rc1 c6 14.Ba1
有意思的着法。看来是为了预防黑马可能的侵入d3(Ng4-e5-d3),白方预先把象撤走,然让车避开牵制。

14…ab 15.ab Qb6 16.h3(正如我们在与吉格的下一个对局中看到的,白方阻挠Ng4一着是不无根据的)16…Nfd7 17.Rb1 Nf8!?
我把这称为“拉斯克着法”:他在后翼弃兵开局里喜欢把马白子王的旁边——正好是在f8格。

18.Kh2 h5!
这不是我的发明。但我经常这样成功地冲“h”兵攻击,我想让这一技术手段变得普及。问题在于,“h”兵在许多情况下无须保护王,我就总是尽量用它作攻城锥。

19.Re2 h4 20.Rd2(图)
记得我曾说过,必须出动后翼的所有人马吗?这就是给你们看到一个直观例子:a8车和c8象从原始位置积极影响着战斗。车的时候到了:

20…Ra1!(这只象支撑着白方整个阵势)21.Ra1 Bd4 22.Rd4 Nb3 23.Rd6(图)
弈后巴赫曼对我说,他不仅预见到组合,甚至还走20.Rd2(代替20.Rc2)来诱惑我吃a1象。他认为在必须的23…Na1 24.Nd5 Qf2 25.Nf6+ Kh8 26.Ne8之后,胜利将属于他……因此“古印度人”为这个对局要感谢的不是我,而是巴赫曼!
我得以实质性地修改了捷克大师的机智构想,并将最终的评估从“+-”改变为“-+”。

23…Qf2!
无须吃a1车,它没有威胁到什么。重要得多的是捣毁g3兵的基础。
24.Ra2
吃马导致漂亮的杀棋:24.Qb3 hg+(亦可以走平淡的24…Qg3+再Qd6)25.Kh1 Bh3! 26.Rg1 Bg2+ 27.Rg2 Qf1+ 28.Rg1 Qh3#!。相对较好的的是24.Rd3,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在24…Na1 25.Qa1 Nd7ΔNe5之后没救。

24…Qg3+ 25.Kh1 Qc3 26.Ra3 Bh3!(按次序轮到象了)27.Rb3 Bg2+ 28.Kg2 Qc4 29.Rd4 Qe6 30.Rb7 Ra8 31.Qe2 h3+! 白方认输。
 


关于动态的评估,我还想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让我们再看看卡帕布兰卡的一个对局:

尼姆佐维奇——卡帕布兰卡 C62

彼得堡 1914
卡帕布兰卡评注

1.e4 e5 2.Nf3 Nc6 3.Nc3 Nf6 4.Bb5 d6 5.d4
很能代表那时代的开局转换:从四马开局形成西班牙开局的斯坦尼茨变例的
局面。

5…Bd7 6.Bc6 Bc6 7.Qd3 ed 8.Nd4 g6
新着,希望避开尼姆佐维奇通常好熟悉的防御,逼使他临场解决一些问题。
那时期通常应8…Be7。

9.Nc6
“只有阿廖欣强硬的计划9.Bg5!Bg7 10.0-0-0才能证明兑‘西班牙’象的计划。但这已经是对象棋的进一步认识”(卡斯帕罗夫)。

9…bc 10.Qa6 Qd7 11.Qb7 Rac8 12.Qa7 Bg7 13.0-0 0-0(图)
黑方少兵,但它所有子力已布置好准备投入战斗;白方则走了三步王后贪吃一兵,出子严重落后。接下来尼姆佐维奇走得确实不是最好,但我认为指责他演弈的批评家是不公道的,因为他们之中谁也没有提出令人满意的走法。他们所有人只是指出这里或那里个别着法的不妥,但一流象棋大师的对局不是以个别着法为依据的,而是立足于深思熟虑的攻击与防守计划,但批评家们并没有提供这一些东西。

14.Qa6 Rfe8 15.Qd3
在走过的15回合中,这已经是第6步走王后了。白方显然想巩固自己的阵势,并企望最终依靠多兵取胜。不过,它没有采取足够有力的措施来对付黑方的计划。黑方打算用车占据通线,假若可能的话就让自己的马绕道走到c4格,车、象和马,需要的话还有王后,集结一起对“a”和“b”兵施压,夺回自己的子力损失,与此同时保持局面优势。这时候,这个计划就以对“e”兵的直接攻击作为伪装。

15…Qe6 16.f3 Nd7!
既为象开通斜线,又威胁侵入后翼攻击“a”和“b”兵。令人怀疑的是,白方是否能找到好的防御。无论如何,它能企望的不会多于和棋。

17.Bd2
正着是17.Bf4,有在17…Ne5的情况下兑掉可怕的马的想法。

17…Ne5 18.Qe2 Nc4 19.Rab1 Ra8(图)
真正的攻击开始了。黑方这里起码吃回一兵而不失自己的优势。
假若白方走20.b3,则20…Nd2 21.Qd2 Ra3,“a”兵必死。

20.a4?
只会促成黑方在后翼的攻击。“20.Be1有力得多,不过在20…d5! 21.b3 Nd6
22.a4 f5之后,黑方有积极顺畅的行动”(卡斯帕罗夫)。

20…Nd2 21.Qd2 Qc4 22.Rfd1 Reb8 23.Qe3 Rb4 24.Qg5 Bd4+ 25.Kh1 Rab8 26.Rd4
逼着。有Bc3的威胁。

26…Qd4(图)
黑方已经多半子,而且很快吃回一兵。接下来就无须评注了。
我挑选这个对局作为局面性弈法的一个例子。看似简单的着法实质上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均服从于拟定的计划。下这样的对局确实特别的艰难而且需要洞察,只有行家才可以充分的评估它们。

27.Rd1 Qc4 28.h4 Rb2 29.Qd2 Qc5 30.Re1 Qh5 31.Ra1 Qh4+ 32.Kg1 Qh5 33.a5 Ra8 34.a6 Qc5+ 35.Kh1 Qc4 36.a7 Qc5 37.e5 Qe5 38.Ra4 Qh5+ 39.Kg1 Qc5+ 40.Kh2 d5 41.Rh4 Ra7 42.Nd1 白方认输。

“卡帕布兰卡的其中一个经典对局”(鲍特维尼克)。

(选自卡帕布兰卡:《一个天才的自画像》)

局面感觉薄弱,是注定永远成不了高级别棋手的。只会“打打杀杀”那叫匹夫之勇,永远成不了大将军。

卡斯帕罗夫成长的经历中,在他12岁的时候,那时他还叫瓦尔施坦,有过一段很关键的“补课”:专门邀请了前苏联的一位非常权威的棋手马科冈诺夫,断断续续持续了两年的时间来教他如何下局面棋。局面感觉,也就是一种战略意识、大局观、结构观念,棋子的调动艺术。

菲舍尔的成长也有类似的经历:原本跟一个力战型的国际大师学棋,天天在曼哈顿公园下快棋,后来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又找了一位局面型棋手做老师。

 
局面性弈法有两条很重要的法则:

1)马科冈诺夫的“坏子法则”:在战略迂回的局面(这时候时间因素不具决定性意义)中,要找出部署比其他棋子都要差的那只子。恰恰是这只棋子的活跃往往就是从整体上强化你局面的可靠途径。坏子法则不仅用于兑现优势时增添助力,也常用于防守劣势局面时改善阵势。

2)“两个弱点法则”:在兑现局面优势的时候,仅仅抓住对方一个弱点往往无法成功,常常需要在敌阵找出第二个弱点并攻击之,由此让对手顾此失彼,从而兑现优势。
 
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关于提高技巧的训练。技巧即技术手段,是对局中最基本的作战能力。这里需要老老实实的态度。在卡斯帕罗夫时代,绝大部分棋手借助电脑准备比赛,棋界的技术能力受到一定影响,许多人把全付精力都花在开局的分析上。现在是卡尔森时代,又称后电脑时代,对技巧的追求不断提升。大师们避开电脑的准备,更多的靠技巧取胜。以卡尔森为例:他的开局朴实简单,常常甚至不要开局优势,跟你直接进入中残局决斗,就凭超强的造型能力,严谨的计划以及精准的计算独步棋坛。他的这种能力优势,在现时流行的快棋赛里优势更加突出。

特沃列茨基早有预见,十几年前就在《高等技艺学校-战略》一书提出“单纯局面”的概念,专门划分出一个比中局简单一点,又比残局复杂一点的对局阶段来加以研究。

说训练技巧要老老实实,是因为技巧非常具体,比如,兵类残局、车兵残局、象类残局(同格象与异格象又不一样)、马对象残局都各有不同的概念、规律、独特的技术手段,不能笼统对待。比如,列齐的排局:车胜单兵(白方:Kd7 Re4,黑方:Kd5,Pe4),白方为了取胜,就必须掌握“绕路”的手段。兵类残局里常常用到“用肩膀撞开”的手段,异格象残局弱方构筑要塞来防守,车兵残局的手段就更多了,这里不打算详细介绍。
 
残局技巧里,还有一种“楚支文克”,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技巧,这里略为提一下。

“楚支文克”是19世纪末出现的象棋术语,源自德语ZugZwang的译音。Zug——着法,Zwag——逼走,勉强走的意思。“楚支文克”翻译过来,意思就是迫使对手走出导致局面恶化的着法。

有许多局面,只有借助于楚支文克才得以取胜。残局研究家,特级大师阿维尔巴赫强调:“实施取胜计划的时候,结果往往取决于能否置对手于欠有效着法的状态。如果对手还有防御手段,还未走尽有效着法的话,即使有巨大局面优势也不能兑现。



楚支文克的手段在兵类残局,象类残局,马对象的残局,以及车兵残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楚支文克并不神秘,也许你们早就接触过了。
例子1:(图)白子:王d5、兵a5,c6;黑子:王c8、兵a6。
白先胜:
关键词:对应格(雷区)——彼此楚支文克状态
对“对应格”的识别,要根据逻辑推理,有时还要借助直觉的判断。
例子2:(图)白方王g3、兵f4,h2;黑方王h5、兵f5
对应格:g4-e3(e5)
白先胜:1.Kh3 Kh6 2.Kg2! Kh5 3.Kg3 Kh6 4.Kf2 Kh5 5.Ke2! Kh4 6.Kd3 Kg4 7.Ke3(现在若是轮到白方走就和了)7…Kh3 8.Kd4 Kh2 9.Ke5 白胜。

例子3:彼得罗相——特沃列茨基(莫斯科 1964年)
(图)白子:王h4、兵f4,g4;黑子:王g7、象b7、兵h6。
看似很简单的残局,黑方赢得不容易。

黑先胜:67…Bf3 68.Kg3 Bc6! 69.Kh4 Be8 70.Kg3
在70.g5 h5 71.f5的情况下,准备把象派到g4:71…Kh7(楚支文克)
72. Kg3 Ba4 73.Kh4(73.Kf4也无济于事)73…Bd1 74.Kg3 Bg4 75.Kh4 Kg7!,白方被迫挺进其中一兵,让黑王贴住它们:76.g6 Kh6或76.f6+ Kg6 77.Kg3 Be6 78.Kh4 Bf7。目前在所察看的变化中,多次形成的楚支文克还不是彼此性的——黑方总有机会等待,转换到对方走子。

70…Kf7 71.Kh3!
为什么要这样走?原来h4和e6格是地雷格,在71.Kh4?! Ke6之后黑方很快就赢了:72.Kg3 Kd5 73.Kh4 Ke4略。71.Kh3!一着就狡猾多了。假若黑方不慎回应71…Ke6?的话就错失胜机,因为在72.Kh4!之后,现在是黑方陷于楚支文克。不能72…Bg6 73.f5+或72…Kd5(e7)73.g5 h5 74.f5再75.g6。而对72…Bf7应73.Kg3 Ke7(73…Kd5 74.g5 h5 75.f5 Ke5 76.g6 Be8 77.Kh4)74.Kh4! Kf8 75.g5 h5 76.f5 Kg7 77.g6。
不过黑方也可以仿照对方的例子,绕过地雷格。

71…Ke7! 72.Kg3 Kd6! 73.Kh4 Kd6! 74.Kg3 Kd5
绕过楚支文克的圈套后,黑王决定性闯进对方阵地。
 
总之,下好残局是一件非常细致,须要很耐心的事情。

下好残局,掌握“确切局面”(“理论定性局面”)很重要,对局中大部分的局面都是“不确切”的,大概要记住300个“确切局面”,才能似模似样地下残局。它们像大海航行的灯塔,为我们的对弈指引方向。

标杆局面”:马象杀单王(一级棋士)、车象杀单车(棋协大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