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琐议 || 胡庆余堂精绝的文化理念

 秋浦学馆 2019-12-24

台湾作家高阳推出《红顶商人》一书时,恰是大陆“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之际,使得红顶商人的名字刹那间如日中天,窜红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这个红顶商人就是晚清徽商胡雪岩。

笔者曾经到杭州公办,趁机游览了“胡庆余堂”。走进大厅,就被厅内楹联“庆云在霄甘露被野,余粮防禹本草师农”深深地吸引住了,联首锲入“庆余”二字,精妙至极,尤其横幅那“真不二价”四个大字悬于匾,更是让人体味难舍。

若将“真不二价”反过来念,就是“价二不真”了,思之不仅言顺,且理亦通。再看看匾的反面,便是“戒欺”两个大字。我因此不胜惊诧,虽说胡公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却能提炼出如此精湛贴切的文字,却能别出机杼,营造出如此极高的文化品味,真让今天从事企业文化咨询的后生们汗颜。

真不二价”,蕴涵着商家的“”;“戒欺”,蕴涵着商家的“”。真诚二字,直将商家千古不二法门之精妙一语道尽!

然而,这并不仅仅徒具口号,胡公仍将这一文化理念深深地植入到制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制药过程中,他“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在营销手段上,他采取长线营销的策略,对新客户给予三年免费送药之优惠,并且在众目睽睽之下,当街活取鹿茸、剥皮、淋血,制作“大补全鹿丸”,选料之真,以昭世人。这种行为,无疑地是胡公“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正心哲学的具体阐释。什么是天?乃客户矣!

细思之,还觉得这些理念具有极强的逻辑关联。试推演之,只有诚心,才会有“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只有“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才能做到“戒欺”,才会有“真不二价”,才会达到“庆余”的商业愿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而又首尾无端,将商业文化、战略、流程绝妙地契合在一起,真让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胡公商业成功要素,并不局限他对商道的领悟,他还善于结缘官场。如果没有杭州巡府王有龄和开疆重臣左宗棠的帮扶,恐怕也难以做大做强。遗憾的是,成也官场,败也官场。胡雪岩最终还是败于官场相争,这足为后辈商者戒。

当然,也有人说胡公是败于风水。民国许国英著文《记胡雪岩故宅》,有一说:

垣址坪方,左缺一角,为小理发肆。汪君辈俱言当曰雪岩欲并其址,肆主不允,雪岩请以闹市巨厦交换,或积金钱如其址之容积而易之,均不许,不得已罢议,迷信者曰:‘此青龙方,如崩一角,即胡氏失败之由也。’”

又说:“惟言胡翁渔色,于沪、苏访艳量珠外,凡本城小家有姿者,出而见之,必多方罗致。有某杂货肆之妇,丰姿楚楚,胡翁以为美,召其夫畀数百金,俾别娶;且置之某巨肆中,厚其薪给。及家败,此妇携资归,犹与夫团聚,称小康,今下世不数年也。胡甚宠此妇,群姬争之,因各献长技。妇果擅胜场,群姬相顾不敢复言。”且“中央嫡妻,环列十二金钗,余皆艳婢香巢。椒壁云屏,镂刻较外室益工巧,门窗皆有机括,可按之启闭,云:‘胡翁恐群姬匿私,一机动而诸房都无遁形。’”

世之道:有成即有毁。往事如烟,可叹也夫!


(原创文章 侵权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