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问“六问”

 梦在上海 2019-12-24

      有一项课程叫:“追问六问”,这六问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我为什么要去那里?我如何去那里?凭什么我能去?这六问问得好!它为我寻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原动力。

       我先从自己出生的家庭背景对自己的性格和素质追起,回看自己几十年的生活道路,对自己进行一次“精神”体检与自我解剖。父母是1949年参加工作的会计,(其中父亲在民国就已经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说在57年之前都是单位的栋梁,家里还请了住家保姆,可以算是当时的小康人家。我的记忆里是上小学后频繁转学、搬家,家庭一旦遭遇不测最受伤害的一定是小孩。我天生不是属于聪慧那种类型人,家中孩子多一定会偏向聪慧型,再则学校老师就更是如此,我在别人的眼中就是个调皮捣蛋的顽皮男孩。那是一个喜欢听话、乖巧、聪慧、学习成绩优秀的年代(当然如今也是),但在无数人的偏向中,我逐渐形成了自我的保护意识,反叛意识。记的四年级的班主任为调动我的积极性,让我当纪律班长,那一年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优良,奶奶去开家长会都会被老师点名表扬。五年级换一个班主任却瞧不上我,另选听话的女生当班长,我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于是我和班主任对着干,经常捣乱、旷课不守纪律,最后被留校察看而转学到我姨妈学校去读书。我深深的被这些东西伤害着,也阻碍了自己的成长。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我都是在危机里度过后却能侥幸考取,但我的潜质里有许多别人不易察觉的素质。

        我用一种刨根问底的方法,渐渐地接近并最终找到自己心中的那种原动力。我要从哪里来?去往哪里?因为下放农村,我开始独立成长,而且我发现比在学校成长更快、更好。第一,身体比在学校更好,因为我的自我保护意识强,我不会强迫自己干不适合的农活,选择自己擅长的活干。第二,我会挑农村适合我的事做,因为文革原因那时农村就喜欢冬天搞文娱演出,专演样板戏。我无师自通就成为那个大队知青里最好的演员,经常可以不干农活而得到比干农活更多的工分(即工钱),最后为此调到大队完全小学当民办教师,因为只有我能帮校长排节目去参加汇演。我的名字是小武,小学里被看作捣蛋的孩子,即武而非文。来到农村后我又成为优秀的演员,干农活却比别人差很多,即文而非武。同样的一个人在社会的不同角度,年龄的不同阶段,我却出演了不同的角色,别人眼中不同的气质。所以,后来被推荐上师范读书,我居然在众多的学生中(76届500多学生),被推举为学生会文娱部长,决不会是偶然的。

        师范毕业我本来分在万安城关中学任教,如果不回吉安,我一定是在万安成家并进修学业当稳这个中学老师,可“四人帮”被粉碎后吉安需大量教师,于是我以这届学生会文娱部长的资历留下来,进入附属小学任教。文娱部长这个资历到底是好还是坏?我感觉是有好有坏,如果不因它留附属小学,我肯定进入吉安普通初中(因为那个时期我们是最高学历),若干年后我也稳稳当当做中学老师,最差也是初中教师。但进入附小虽然是直属单位,却没有个人多少发展空间了。所以,我既感谢师范领导又恨师范领导,因为它断了我的发展空间。此后,我的心一直在外面,一有机会我就想跳槽走路。在附小得了二个好处:一是附校老师介绍我与妻子认识,为后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地直单位的优越条件让我得到许多实慧。

       我为什么要去广东和上海?一是自己家兄弟姐妹都去了南方开放城市,二是自己早就想走,看不上附小。有利条件是我的独女根据政策,户口迁到上海后在上海中考高考,我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留在江西的心情了。

       1996年,吉安地委与行署出政策,允许事业单位人员提前退休自谋职业。我就是在这个机遇中抓住了一切,快速办理快速到了广东珠海东方学校任教,人生的转变就此开始。

        我为什么要去那里?因为我要离开江西吉安原单位。我去珠海私立学校可以挣几倍的工资,为什么还要留在江西吉安被人瞧不起?

       我如何去那里?也是偶然的机遇被我抓住,没花费一分一厘钱居然被珠海东方学校招聘为小学部负责人。这是因为:招聘单位特别看重师范附小、实验小学师资,中学特别看重师大附中、实验中学师资。如果当年我只是吉安普通中学的师资,也许能进广东私立学校也只是一般师资待遇。所以,世事难料,谁也掐不准每一步的选择,有时候看起来是福却是祸,有时候是祸却变福。

        凭什么我能去?当年应聘我就是凭自己多年参与吉安地区教研室的教研经历,凭自己发表的教研文章,凭参与的课题研究,我能说出来而别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自然面试官优先考虑我的录用。从珠海到上海又是一个巧遇,因为2003年后广东私立学校在萎缩,珠海东方学校也遭遇资金和生源危机,在那种情况下我都作好了退路,去上海发展,毕竟02年我已经在上海买房了,女儿也大学毕业了,我必须移民上海。

       上海的有利条件超过珠海,买了房就有立足之地,找工作那只是一个寻梦的过程。今天回过头来看,其实我根本不需要做老师了,还是缺乏商业头脑,如果有假设,我一定会考虑创业或者炒房。现在也不用后悔了,因为我已经满足了,人生只不过是一场场游戏,玩过就可以了。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我也近70周岁了,我感觉一个人此生,努力找一个好的妻子、好的城市、好的行业、好的住地,安安静静度过此生。我唯一需要持续不断修练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投资老手,不断投资自己,拥有一颗如此不动的人生初心。平平淡淡地活,开开心心地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