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中医临床评价方法,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冯海鹏fhp 2019-12-25


商洪才,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致力于中医药临床证据评价方法及基础研究,建立了群体与个体相结合临床评价模式及方法,形成了中医临床研究报告国际标准及质控体系,探索药症网络方法解析中医临床毒与效的内在机制,为中医药的客观合理评价奠定了基础。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心血管疾病中医药防治临床基础研究。

商洪才研究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参加国家“攻关”、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863”“973”、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及省部级项目等1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1等奖7项;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9年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年度获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同年成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19余篇,IF总计337,SCI他引900余次,中文他引1321次,授权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项。代表性论著:《循证中医药》、《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理论与实践》、《循证医学》等。

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临床研究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委会、临床科研统计专委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学术组织Cochrane Collaboration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thod Group成员、GRADE方法学组成员。《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主编,《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副主编,《中成药》编委会副主任委员,《Trials》《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世界中医药》等刊编委,《Lancet》《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BMC Medicine》、《Pharmacological research》《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ournal of Medical Laboratory and Diagnosis》等刊审稿专家。

记者:商教授,高质量、受国际广泛认可的中医临床研究将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中医学的进展,但因学科特点的影响,目前中医临床证据依旧匮乏,同时中医药不良反应的风波此起彼伏,迫切需要开展系统性研究工作。您探索建立了“基于目标成就评量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评价方法”,为中医药的客观合理评价奠定了基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此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其建立的必要性和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教授:中医走向国际需要展示疗效的硬实力,不仅如此,中医现代化研究很大一部分是对疗效机制的解析,因此疗效评价是关键环节。传统中医在疗效评价上多是经验性、主观性总结,可重复性低,难以规范化和量化。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符合现代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和国际通行标准,能够充分反映中医药临床疗效且为国内外同行认可和接受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和技术体系。

我们都知道中医临床实践中的个体化评价是一大特色,而基于个体化评价的整体综合调治是中医的优势。目标成就评量(Goal Attainment Scale, GAS)的原理是针对个体设定若干指标,通过5级Likert评量尺度定量评价各指标的实现程度,最后计算合计分值。评价指标由医生(研究者)与服务对象(患者)共同讨论制定,在个体评价指标不同的前提下,可保持个体间的可比性,与中医诊疗实践较为贴合。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循证GAS法,包含3个层次内容:1)四指标原则,即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医生报告资料、患者报告资料、护理人员报告资料和实验室报告资料,做到主观与客观结合;2)循证医学理念,即研究的每一环节均要搜集当前所有可得证据以获得支持,如指标筛选、确定过程等;3)GAS方法,即将初步确定的指标通过GAS法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受到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纳入国家级规划教材,并应用到多个上市后中成药品种的临床疗效再评价中,更重要的是为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拓宽了思路。

在中国科协近期发布的2019年2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中唯一医学类的即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表明这确实是一个制约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当然,也坚定了我和我的团队在这个领域坚持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我们需要更加解放思想,从方法学角度不断求异求新、开拓进取。

记者:商教授,从青年基金项目到重大创新项目,您多次成功申报国家各级各类项目,在项目申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您既作为科研人员撰写标书,同时也作为评审专家审阅标书,可否请您结合这两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标书的撰写要点,同时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标书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资助?

教授:国家每年投入数以万亿计的经费支持科研工作,希望能产出符合国家需求、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成果。所以,我觉得不论是作为科研人员还是评审专家都应当具备这种责任意识。要说是否有标书撰写的技巧,据我所知,多数承担单位每年会组织多场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标书撰写的各种讲座,邀请很多专家来分享经验。从标书撰写上不外乎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逻辑清晰、把握前沿、夯实基础、设计严谨等。而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好的选题,要从国家和社会需求出发,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合理、创新的拟解决方案。

记者:商教授,您的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新药物、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尽管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并未下降。您是多个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成员,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您认为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有哪些策略和方法?

教授: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于加强中西医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控、精准治疗和康复领域的作用。“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对心血管事件链干预具有指导价值。中、西医在心血管疾病发挥作用的环节应有所侧重,如中医综合疗法在预防和康复期具有优势,辨证施治更好地改善个体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溶栓和介入等方法能快速解决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梗等危急重症。当然,这均需要临床证据来支持决策。

当前临床研究中存在问题包括: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方法选择不恰当、过程管理不到位、结果展示不规范。据此提出几点策略。首先是集中力量、先办大事,确定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优先领域。其次是重视方法学,根据研究问题与目的,选择合适的临床研究方法。继而是提倡精细化管理,包括互联网、云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将大有可为。最后是制定临床报告规范,包括临床研究注册、不同类型临床研究及指南结果报告、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报告规范等。

记者:商教授,复方中药作为传统中医药走向国际的名片,迟迟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接受,20年来中药国际化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推动复方中药国际化是大家一直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据您了解,中药复方制剂国际化推广有哪些合理和必要性?要想提高中药复方制剂的国际化程度,有哪些发展策略?

教授:较之于传统汤剂,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服用、储存和携带方便的特点,组方应用上继承了中医理论,可以说是对临床应用有效复方中药的进一步开发。中药复方制剂在中成药产品中占主要地位,并逐渐形成了一批深受医患信任的优良中药复方制剂大品种。毋庸置疑,让更多优秀的中药复方制剂走出国门也是中医对世界的贡献。当前我国中成药国际竞争处于不利地位,除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依靠专利、 技术、管理及药品质量抢占市场,发达国家设置一系列技术贸易壁垒外,中药复方制剂本身仍存在临床证据不清、质量控制差等问题。

对于如何提高中药复方制剂的国际化程度,我们提出了以下策略,包括:遴选名方验方,提升质量标准,展示临床证据,解析毒效机制,联合产学研资,选好战略路径。中医中药具有整体化辨证治疗的先天优势,中药复方配伍既可以作用于多系统、多靶点,又能够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应当借此发力,从各层面积极体现中医药优势理念协助中药复方制剂的推广。通过以上多方面努力,打开国际市场大门,我们有理由相信复方中药终会以临床和市场的良好口碑赢得国际认可。

记者:循证医学提倡临床医疗决策需要在最佳研究证据基础上,结合医生经验和患者意愿来制定,强调以证据为基础,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商教授,您之前也提出过“中医要走向智能化,必须有数据和证据支撑才行,获得高质量的中医临床证据,进而促进证据实现有效转化。”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新了临床数据和证据的收集模式,您如何看待“循证医学+中医药+人工智能”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您认为智能中医在获取高质量的中医临床数据方面有哪些优势和难点,发展前景如何?

教授:循证医学、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结合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循证医学强调由实践有效的经验上升成为可重复推广应用的证据。通过客观、定量、规范的方法评价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适用性,可减少中医学多环节混沌思维带来的不确定性,促进中医在更大范围内的交流传播。而如何采集、处理、分析与学习海量的多维度数据,需要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手段。

在获取中医临床数据方面,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病历信息的自动识别与提取,四诊仪基于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了四诊信息的定性定量采集,可穿戴设备的研发更是做到了实时化。人工智能在将以前难以收集甚至无法收集的信息转化为数据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医古籍文献与临床实践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学习,加快对知识及规律的获取与应用,辅助中医传承教育及临床诊疗,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但如何确保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完整性及真实性,如何通过整合分析,模仿中医经验,进而实现个体化决策依旧是严峻挑战。我们通过搭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临床研究分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中医分会等平台,促进医工结合、学科交叉,共同探讨如何推进传统中医向循证中医乃至智能中医转变,助力中医跨越式发展。

今年5月30日,我们组织了“循证科学的形成发展与学科交融”香山科学会议,专家达成共识:作为循证科学的重要组成,循证中医药学坚持在传承创新中发展学科,应该以国家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为契机,组建行业一级学会下循证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系统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循证中医药学科的创新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人,我们责无旁贷。

专题——中医药临床研究与评价
心肌梗死中医防治临床研究证据图
SWAT计划和MIROR项目介绍及其对循证中医药学发展的启示

以证统病——中医临床思维的回归与创新

稳心颗粒干预心肌缺血大鼠电生理重构的系统评价

以病机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评价方法初探

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热点的双向聚类计量学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选穴规律

中药独家品种说明书安全性信息的评价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标注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文章、图片、视频版权归本社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世界中医药》杂志社,我们将及时回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