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处世智谋44例(上),一例一故事,一例一智慧

 生死一知己 2019-12-25

01、择木而处,李斯佐秦建伟业

02、功崇惟志,刘备励志成枭雄

03、当仁不让,林则徐义禁鸦片

04、功遂身退,范蠡遭遥成巨富

05、兔死狗烹,韩信不信酿悲剧

06、功成不居,张良彻悟淡名利

07、急流勇退,范睢全身离相位

08、大智若愚,崔巨伦脱身全节

09、假痴不癫,司马懿奠定帝业

10、因利制权,陈平放浪避吕后

11、韬晦之计,朱棣佯疯守王位

12、明哲保身,王翦恋物不恋权

13、难得糊涂,隰斯弥不伐树本

14、思不出位,李■机敏应高宗

15、深藏不露,崇祯计除魏忠贤

16、自有肺肠,刘秀施计废皇后

17、三年不鸣,楚庄王一鸣惊人

18、能屈能伸,韩信忍胯下之辱

19、忍辱含垢,陆逊排众克蜀军

20、以屈求伸,张禹佯退谋私利

21、以迂为直,贾似道退寸进尺

22、兼听则明,唐太宗厂开言路

中国处世智谋44例(上),一例一故事,一例一智慧

1、择木而处,李斯佐秦建伟业

【原典】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年轻时当过小官,对当时现实和自己的处境很不满,一心想建功立业。他经常看见在厕所中觅食的老鼠,遇见人或狗就慌忙逃窜,样子显得十分狼狈。再看粮仓中的肥鼠,自由自在地偷吃粮食,没有人去打扰。

李斯由感叹得到启发,发现人要像粮仓之鼠,才能为所欲为,自由自在。

他到齐国去拜荀子为师,专门学习治理国家的学问。

学成之后,李斯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楚王无所作为,不值得为他效力。其他几国势单力薄,也成不了大气候。他感到只有秦国能有所作为,于是决定到秦国去。

临行前,荀子问李斯去秦国的原因,李斯回答说:“学生听说不能坐失良机,应该急起直追。如今各国争雄,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时机。秦国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到那里去正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人生在世,最大的耻辱是卑贱,最大的悲哀是穷困。一个人总处于卑贱贫穷的地位,就像禽兽一样。

不爱名利,无所作为,不是读书人的真实想法。所以我要去秦国。”荀子对此大加赞赏。

李斯刚到秦国时,并不得志。后来相国吕不韦发现李斯博览群书,加以重用,李斯才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机会。

这时秦始皇正想一统天下,李斯趁机向他献计说:“凡是成大事业者,都应抓住时机。秦国在穆公时虽然强盛,由于时机不成熟,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自孝公以来,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连年打仗。现在秦国国力强盛,大王英明,消灭六国像除灶尘一样容易。这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如果错过机会,等各国强大并联合起来后,那时虽有黄帝的英明,也难以吞并天下了。”

秦始皇听了这些话十分兴奋,马上提拔李斯为长史,按他的谋略派谋士刺客到各国去,用重金收买各国大臣名士,收买不了的就刺杀。与此同时,又派出名将率重兵以武力威胁,迫使各国就范。

在十年时间内,李斯辅佐秦始皇消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他因此为秦始皇所器重,官位上升到了丞相。

【新说】

李斯不愧是识时务者,当然属俊杰之列。他的英明应该说首先是认识了他自己。人的才分和志向有大小高下之分,个人在社会群体之中适合于担当什么角色,既有客观的原因,更有主观的原因。主观的原因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个性和气质,才能与志向,从而作出正确选择。李斯所受到的启发是很有点意思的,不是常人所想的做君主或臣仆,做将军还是士兵,而是做不为人齿的老鼠:是做茅厕之鼠,还是做仓禀之鼠。总而言之是鼠辈。

这个说法有多么难听,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李斯首先找到了自己所属的座标,而且非常准确。

然后才是选择栖息之所或者主人的问题。择木而处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原理:一方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场合和主人;另一方面是抓住时机,投其所好,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无论从上述哪个方面来看,李斯的言行都为“择木而处”作了绝佳的注解。他做得对,做得及时,最后成功了,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典源】

择木而处:语出《左传·哀公十一年》:“(孔子)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三国演义》第三回:“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李斯佐秦建伟业:事见《吏记·李斯列传》。

2、功崇惟志,刘备励志成枭雄

【原典】

乱世出英雄。奏末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大动荡,推出了众多英雄豪杰,最著名的是三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孙权三人。

刘备于公元221 年正式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从一介寒士发展成拥有巴山蜀水的一代帝王。这同他自幼立志扭转乾坤有密切关系。

他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家境贫寒,同母亲一起以贩鞋织席为生。

他虽然出身寒微,却不坠青云之志,待人宽厚,好结交豪侠人物。

刘备身处朝政腐败、灾祸频仍的时代。为了建立自己的军队,他不顾清贫,弄到了招兵买马的钱,靠着两名贩马致富的商人的资助,拉起了一支队伍,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从此在政坛上初露头角。

刘备被吕布打败后,一度投奔曹操,但始终一心想着东山再起。他借讨伐袁术之机,带兵离开曹营,试图联合袁绍抗曹。再度失败之后,刘备屈居于袁绍门下,不久又投奔刘表,寄居荆州。

一连串的挫折,使刘备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境况倍感痛苦。有一天,刘备上厕所时见自己大腿长了不少肉,顿时感慨万千。刘表问其中原因,刘备说:

“过去身不离马鞍,大腿的肉都消失了。现在不再骑马作战,大腿又长出了肉。像这样岁月流逝,老之将至,但功业未成,因而悲从中来。”

在荆州期间,刘备认识到了要得天下,必须罗致一批人才。于是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政,并广招荆楚志士,一时间庞统、马良、陈震、何朗、蒋琬等俊杰都来投奔。这些人日后为辅佐刘备建功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此,刘备元气复苏,日渐兵强马壮。刘表死后,刘备到了武汉、九江一带驻防。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与东吴结盟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占据荆州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基础。刘备随后引兵入蜀,夺取了益州和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不久便建立了蜀汉帝国。

【新说】

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古训。刘备的事迹为这一古训作了充分的注解。

志,有燕雀之志与鸿鹄之志的分别。前者安于眼前利益得失,不思进取高飞,随遇而安;后者志在青云,欲上九天揽月。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不可调和。

不言而喻,要想成就大事业,首先得有鸿鹄之志,说得俗一点,就是要有野心,有抱负。没有这一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野心可有,却不能成为野心家。真理往前走半步,就变成谬误了。

有了鸿鹄之志,需要切实地去实现。这里面就包含了更多的学问:识人,用人,了解社会和时势,选取恰当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等等。如果只说不做,“志”就成了空谈,成为妄想。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笔下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奥勃洛摩夫,此君每天醒来躺在床上,脑子里总会冒出些奇思异想。

想来想去老是赖在床上不起来,时光就在幻想和慵懒中蹉跎了,心怀大志者不可重蹈覆辙。

有鸿鹄之志,还要经得起挫折磨难。刘备刚出道时,屡战屡败,以致长时间寄人篱下,饱尝艰辛。关键在于他始终不屈服,始终不坠青云之志,终成大业。世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更何况要出人头地成就大事业。以为立下壮志,万事皆成,同样是妄想。

道理如此,可资借鉴的先例不可胜数。

【典源】

功崇惟志:语出《尚书·周官》:“功幸惟志,业广惟勤。”

刘备励志成枭雄:事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3、当仁不让,林则徐义禁鸦片

【原典】

林则徐是清代嘉庆年间进士,担任过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江苏巡抚等官职。在任期间,他清正廉洁,秉公执政,关心民众疾苦。他担任湖广总督时,曾监修水利,亲自察看工程,整顿盐务,取缔了私盐,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当时外国鸦片肆虐中国,身为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义愤填膺,决心禁绝鸦片对中国的毒害。他发布了禁烟政令,在汉口、武昌和长沙等地设立禁烟局,收缴烟具,研制戒烟药方,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他还上书朝廷,说明不禁绝鸦片,国家将日益贫穷。人民将日益虚弱,“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道光皇帝■宁被林则徐的义举所感动,专门召他进京,多次同他讨论禁烟事宜,并委任他为钦差大臣关防,赴广东禁烟。临行前,林则徐对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说:“死生命也,成败天也。如果对国家人民有利,我不能袖手旁观忍受当面的侮辱!”

林则徐不顾反对派的阻止,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到广州后马上宣布禁烟决心:“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始。”他召见了外国商人,严厉斥责他们的罪行,逼迫他们交出鸦片。他还传讯了英国大烟贩颠地,包围颠地的商馆,终于迫使外国商人交出了鸦片。

1839 年6 月3 日至25 日,林则徐来到虎门海滩,亲自监督销毁鸦片。

他叫人在海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的方池子,先引水入池,把盐加进去制或卤水,将烟土切成块投入池中浸泡,然后再放入石炭烧化。等到海水退潮时,打开池外的出水涵洞,让被毁的鸦片和池水一起随水流入海中。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也是林则徐当仁不让、不辱使命的结果,自此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新说】

“仁”指正义的事,应该做的事。当仁不让,是说遇到正义之事或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谦让,不推托,勇于负责。

大凡正义之事,都无利可图。一般人总是趋利避义,只要无利可图,便作壁上观,既不关心,也不会挺身而出。至于小人之流,不仅如此,辽可为了谋私利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

其实,大仁大义往往同大利大益有联系,即使个人可能无利可图,但于家于国于民有利有益。林则徐禁烟,对他个人有什么好处?他的挺身而出,坚决果断,是为了大仁大义,对他来说当然在所不辞,而实际效果却对国家人民大有好处。

当仁不让需要有献身精神。士可杀而不可辱,士可杀身以成仁。其中境界是贪图蝇头小利之辈难以理喻的。荆柯刺秦的壮举,震撼人心,义垂千古,可歌可泣。秦桧苟且偷生,卖国求荣,遭万世唾骂,遗臭万年。

当仁不让也要敢做敢当。该自己做的,决不推辞;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

正义之师是不可战胜的,正义之事必将成功,正义之士必是以天下为己任的。

【典源】

当仁不让:语出《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林则徐义禁鸦片:事见《林则徐集》及《中国近代史》。

4、功遂身退,范蠡遭遥成巨富

【原典】

范蠡作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功勋卓著。

早在勾践三年,越王听说吴王夫差正日夜练兵要来攻打越国报父仇,便想先发制人,主动出兵讨伐吴国。范蠡苦苦劝阻,勾践不听,结果被困会稽山。生死存亡关头,勾践向范蠡认错,并求教解围的办法。范蠡献计委曲求全,以图东山再起。

求和成功回国后,越王要把整个国政托付给范蠡,范蠡对越王说:“带兵打仗文种不如我,治理国政我不如文种。”把治国大权让给文种,自己却主动争取去吴国作卑贱的人质,受尽屈辱,两年后才回到越国。

回国后,范蠡又辅佐越王励精图治,转弱为强,后来终于大败吴军,困吴王于姑苏山。当吴王派使者前来求和时,范蠡劝越王毋忘当年会稽之耻,不许求和。结果,吴王自杀,越国取得了彻底胜利。

勾践灭吴后大封功臣,范蠡被封为上将军。但范蠡却带领家人乘舟浮海,离开越国到齐国去,改名换姓过起平民生活来了。他从齐国给文种去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先生为何还不离去呢?”后来文种果然被越王赐剑自杀。而范蠡因为已经离去了,反而被越王赏会稽山周围三百里地为范氏所有。

范蠡在齐国海滨自食其力生活,因为贤达而声名远播,齐国人又要请他为相。他坚辞不受,再次远走高飞经商,号陶朱公,成为当时天下第一的亿万富翁。

【新说】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深谙天道,功遂身退,可以说是明智得很。

这种明智从哲学上说,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走上顶峰以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的发展。所谓乐极生悲,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都是说的这个道理。

这种明智从政治上说,是基于对政治本质的认识。政治与权力互为表里,在某种意义上说,政冶就是权力之争。一旦功高盖主,使主上的权力受到威胁,就难免有杀身之祸,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这种明智从人际上说,是基于对越王本性的认识。“越王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真是入木三分。其实,古往今来,又何止是越王如此!

这种明智从人生观上说,是基于一种见好就收,豁达大度的胸怀。当范蠡在齐国声名远播,齐国人又要请他为相时,范蠡喟然而叹说:“居家则致干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还相印,散财产,悄然而远走高总之,范蠡的认识不仅较文种深刻,也高过后世的韩信等众多以悲剧结局的英雄豪杰,使他能全身而退,逍遥成巨富,潇洒终人生。

当然,这远远不止是一个认识问题。就认识来说,文种、韩信等也多少有知,韩信被刘邦抓住时就曾说过“免死狗烹,鸟尽弓藏”之类的话。因此,关键是行动上能否割舍。说到底,还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你能忘得了吗?

【典源】

功遂身退:语出《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逍遥成巨富: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5、兔死狗烹,韩信不信酿悲剧

【原典】

韩信自从得到萧何的保举被刘邦拜为大将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助刘邦一举平定三秦,打开了东进的通道。接着又东奔西逐,南征北战,灭魏,破代,平赵,取燕,定齐,南摧楚军二十万。战功赫赫,威震天下。项羽派武涉面见韩信,指出刘邦贪欲奸诈,背信弃义,不可信赖,希望韩信叛汉与楚讲和,自立为王,原刘、项三分天下。韩信认为刘邦不会亏待自己,没有接受武涉的游说。韩信的谋士蒯通又反复分析天下大势,指出韩信誉满天下,功高震主的危害,并以越王勾践与范蠡、文种的故事为例,引出“野兽已尽而猪狗烹”的历史教训,劝谏他自立为王,以免灭楚后被汉王所“烹”。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叛汉,又自认为劳苦功高,汉王终究不会害自己的。

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劝谏,蒯通因此而装疯做巫师去了。

垓下会战,项羽被灭。刘邦做了皇帝,韩信被封为楚王。

项羽部将钟离昧过去与韩信有交情。项羽死后,钟离昧逃至韩信处,韩信不忍叛友而收留起来。刘邦因此而忌恨。第二年,有人密告韩信谋反,刘邦趁机采纳陈平的计谋,假托游云梦泽,要求诸王会集于陈县,实际是想袭击韩信。韩信知道刘邦是为钟离昧而来,便与钟离昧商量对策。钟离昧自知难保,自杀身亡。韩信提着钟离昧的头去晋见刘邦,刘邦命令武士把他捆绑起来。韩信这时才说:“果然像别人说的那样啊!‘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自然该被烹杀了!”

刘邦说:“有人告你谋反。”于是把他弄上囚车,带回洛阳,虽赦免不杀,但降为淮阴侯。

韩信终于明白了,刘邦的确是容不得自己的才能。于是他经常请病假不上朝,成天牢骚满腹,郁郁寡欢。

后来,陈■反叛。刘邦亲自率兵讨伐。韩信称病不随刘邦去,却悄悄派人与陈■联系,准备袭击吕后和太子,与陈■遥相呼应。不慎被门人告密。

吕后与相国萧何谋划,骗得韩信入宫,派武士捆缚而斩首。临死前,韩信仰天长叹,痛悔没有听从蒯通的话。

就这样,一代盖世英豪,不仅自己被斩首,而且还被诛连三族,斩尽杀绝。

【新说】

兔死狗烹,韩信不信终于酿成了自己的悲剧。

在韩信的一方面来说,这是悲剧;在汉高祖的一方面来说,却是智谋。

虽然这种智谋是不得已而为之:过河拆桥,夺得天下后便诛灭功臣勋将。

为什么如此狠毒,如此翻脸不认人?

还是政治斗争,权力斗争在作怪。蒯通说得好:“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道理其实很简单。天下未得时,大家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一旦夺得天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分享胜利果实,权力再分配时,很容易发生或明或暗的矛盾斗争,这也就是“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的道理所在。

汉高祖深谙个中三昧,所以,他不仅诛灭了韩信的三族,还杀掉了彭越、英布等一大批异姓王。

其实,又何止是汉高祖如此。前有越王勾践,后有明太祖朱元璋,等等,等等..

所以,与其说韩信遭遇的是个人悲剧,不如说是历史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典源】

兔死狗烹: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韩信不信酿悲剧: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6、功成不居,张良彻悟淡名利

【原典】

张良原本是战国时韩国人,他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贵族。秦国消灭韩国后,张良一直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没有成功。

他逃亡到下邳,遇到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悉心研读,以图复仇。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张良率众投奔刘邦。不久,他游说项梁拥立韩国贵族成当上了韩王,他任韩司徒。后来韩王成被项羽所杀,张良又投奔了刘邦,成为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直攻秦国都城咸阳,一路上迭出妙计,斩将夺宫,最后轻取咸阳城。

张良经常给刘邦讲《太公兵法》。在楚汉战争期间,张良在鸿门宴上与项羽、项伯周旋,使刘邦得以脱身。他建议刘邦不要立六国的后代,以免留下后患,并建议刘邦顺从韩信的意思,将韩信封为齐王,以调动他攻楚的积极性。张良劝刘邦乘胜追击项羽,使项羽兵败后自刎于乌江。

张良扶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权衡利弊,选择关中作为王朝的定都之地,赢得了心心归附。在赏封功臣时,刘邦叫张良自己选择齐地的三万户作为食邑,但张良没有接受,并说只要有一块小小的地盘就足够了,把它当作同刘邦会面的地方,要它为封地,也完全是表达对刘邦的知遇之恩。

张良认为,他灭秦复仇的目的已经达到,由平民官至列侯,一切都满足了。他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目睹了彭越、韩信等功臣结局悲惨,又联想到范蠡、文种复兴越国后逃生留死的历史教训,深怕重蹈覆辙,因此不贪一时之荣,不图一时之利。

从此以后,张良淡泊名利,抛弃人世纷争,修性养心,专心研习黄老之学。

【新说】

不用多说,建功立业是众多志向高远的人所向往并为之奋斗的事情。那么,功成之后呢?不外乎这么一些情景:居功自傲,功成不居,贪得无厌。

居功自傲似乎顺理成章,因为功绩卓著,无人能与之攀比,老子天下第一。于是,可以为所欲为,飞扬跋扈,骄横专制,目中无人。然而,这类人往往不得善终:或者被贬谪,或者遭弹劾,或者受千人所指,或者反过来遗臭万年。结果,功劳成了累赘和陷阱;为了功名,最后又受功名连累,正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贪得无厌者甚为可鄙。大概他们建功立业本来就是为了捞取什么,一旦功成名就,有了资本,就张开血盆大口,见什么吃什么,见什么吞什么,一律不加选择。殊不知,吃下去和吞下去的东西,也有他们消受不了的时候,那时再来吐,就已经来不及了。下场可想而知:身败名裂。

功名本来就是身外之物,既看重,又不看重,当是最佳的态度。看重,是因为活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人,为自己,总得用某些行为和结果来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功名不过就是起了这么一种证明作用而已。

不看重,是因为悟透了人生的哲理,人生一世,当赤条年来去无牵挂,活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自在,而不是受身外之物拖累、纠缠。还因为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贪不占,不矜不持,也许更受人景仰。这应是最大的收获。

所以,功成不居,不仅是一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也是一种体现了人生境界的德行。

【典源】

功成不居:语出《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张良彻悟淡名利: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7、急流勇退,范睢全身离相位

【原典】

范睢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说动秦昭王后,被秦昭王拜为客卿。以后又为秦昭王出谋划策,废黜了专权的宣太后,驱逐了把持朝政的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等人,维护了昭王的绝对权威。昭王于是拜范睢为相国,封应地,号为应侯。

范睢做了相国后,更是屡建奇功,成为秦昭王最信任的人。他得志不忘故人,保举把他从魏国带来秦国的王稽做了河东太守,又保举在魏国救过他的郑安平做了将军。

后来,郑安平带领两万人投降了赵国,王稽也犯了通敌罪被杀头。根据秦国的法令,举荐者也应治罪。虽然秦昭王考虑到范睢的功劳很大没有治罪,但范睢自己心里感到不自在。

这时,燕国人蔡泽来到了秦国。他为了能够见到范睢,先托人在范睢面前说了一番激怒他的话:

“燕国来了一位说客蔡泽,非常能言善辩。他说如果他一旦见到昭王、昭王一定会不重视你并夺去你的相位。”

范睢决定见一见这个不速之客。

蔡泽见到范睢后,气宇轩昂,谈吐不同凡响,范睢不得不服。蔡泽对范睢说:

“人们常说,太阳运行列中天便要偏西,月亮圆满便要亏缺。物盛则衰,这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你现在功劳很大,官位到了顶点,秦王对你的信任也无以复加,正是退隐的好时机。这时退下来,还能保住一生的荣耀,不然的话,必有灾祸。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想当年,商鞅为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无敌于天下,结果却遭到车裂而死的下场。白起率军先攻楚国,后打赵国,长平之战杀敌四十万,最后还是被迫自杀。又如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后来却被肢解丧命。文种为越王勾践深谋远虑,使越国强盛起来,报了夫差之仇,可是最终还是被越王所杀。”

范睢听后不禁耸然动容。蔡泽稍稍停了一会儿又说:

“这四个人都是在功成名就的情况下不知退隐而遭受的祸患。这就是能伸而不能屈,能进而不能退啊!倒是范蠡明白这个道理,能够超脱避世,做了被人称道的陶朱公。我听说,以水为镜,可以看清自己的面容,以他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祸福。《逸书》说:‘成功之下,不可久处。’你何不在此时归还相印,让位给贤能的人,自己隐居山林,永保廉洁的名声,应侯的地位,世世代代享受荣耀呢?”

蔡泽的话终于说服了范睢。于是,他待蔡泽为上客。过了几天,范睢向秦昭王介绍了蔡泽,说服昭王拜蔡泽为相国,自己托病归还了相印。

就这样,范睢急流勇退,全身离开了相位。

【新说】

蔡泽的一番话真正是唇枪舌剑,直插听者心脏,即便是你我在座,听了后恐怕也得丢盔卸甲,俯首就擒了。难怪得范睢要让相位于他!

问题是他的确说得有道理。

如果不急流勇退,等待自己的将只有付出生命。而且,付出生命事小,半生奋斗,一世英名也往往随之付诸东流事大。

历史是人写的,像商鞅、白起、吴起、文种,以及后世的韩信等人算是运气好的了,虽不得善终,但总算青史有名,后代流芳。还不知有多少因不得善终而湮没于历史的沉迹之下,名不见经传的英雄豪杰啊!

从智谋上说,急流勇退是一种回避,避开矛盾激化的可能性,避开那种必然会造成的令人痛心的局面。

从个人来说,就是在一生奋斗到顶点,眼看着要走下坡路时戛然而止,断然结束自己的辉煌生涯,全身而退。

【典源】

急流勇退:语出宋·苏轼《赠善相程杰》:“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绅。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范睢全身离相位:事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8、大智若愚,崔巨伦脱身全节

【原典】

北魏时的崔巨伦,曾任■州的别将。殷州被起义军攻破,起义军首领葛荣听说他很有才学,有心想起用他,而崔巨伦本人却一心想逃掉。当时恰逢五月初五,葛荣召集手下所有的臣僚,命令崔巨伦赋诗。崔巨伦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于是他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想了一阵子,然后便一本正经地当众朗诵起来:“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当场听得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讥讽崔巨伦“有才”,葛荣也打消了起用他的主意,崔巨伦因而得免。

崔巨伦立刻逃走。他暗中找到几个不怕死的志士,乘着夜色向南而去。

然而不巧的是,途中他们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骑兵,要对他们进行盘查。大家面临险境,不免有些紧张。这时崔巨伦很镇静地对大家说,“宁可往南走一寸而死,岂能往北走一尺去求生。”他的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也稳住了大家的紧张情绪。于是崔巨伦冷静地迎上前去,向骑兵谎称道:“我们是奉了葛荣的命令往南去执行任务的。”敌人问:“可有命令在手?”崔巨伦迅即掏出一份东西递了过去。敌人举起火把照明,准备细看文书。就在这时,崔巨伦趁着敌人没有注意他时,猛地拔出身边的佩剑,砍死了敌人首领。其余的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完全吓住了,待反应过来后便仓皇逃命而去。于是,崔巨伦和志士们得以脱身,终于逃到南边去了。

【新说】

一个人拥有高智商、强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的一种良好天赋。有了它,便可以在社会生活诸如外事、兵战、商贸、人际关系等等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而一个低智商、低能力的人毫无疑问的是生存竞争中的弱者。

然而,由于事物的复杂,环境的变异,社会生活往往又不是单一的,在某些时候,利与弊会不知不觉地转换。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以清醒的头脑时时注意了解自己,掌握对方和周围环境,掂量你的利你的弊,而不是一味地以一般经验办事。

《阴符经》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伏藏是致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

而伏藏的内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藏拙。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伏藏,也是最常用的。藏住自己的弱点,不给对方乘虚而入的机会,露出自己的长处,给对方以有力的威慑。而另一种,也是更高明的即“藏巧”。一个人过于显露出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使自己不利,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少。因为这样可能使敌方容易摸情虚实,提前准备好防范措施和对策,或者触动某些人如妒忌等不便说明的心理。某报曾载一小故事说,同有两位才学相当的秘书常为某领导拟文稿。甲秘书的文稿因常有瑕疵,要领导改动后才被采用,乙秘书的稿子却总是无须改动便被采用,然而提升得快的却是甲秘书。虽然这则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桩笑话,但我们却不难体会出伏藏之妙的甲秘书的苦心。

又有如哈姆雷特的装疯卖傻,方得以保全性命,报杀父之仇。

崔巨伦的逃脱正是因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才学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给他的只是不利,所以以愚人的姿态出现,骗过了敌人。

所以说,凡成大事者,少有不精于此道者。人们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这个道理。

【典源】

大智若愚:语出宋代苏轼《东坡集·卷二十七·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崔巨伦脱身全节,事见《魏书·崔巨伦传》。

中国处世智谋44例(上),一例一故事,一例一智慧

9、假痴不癫,司马懿奠定帝业

【原典】

魏明帝曹睿死时,太子曹芳尚小,因此拜托三朝元老的司马懿和曹氏大将军曹爽辅佐少主。

少主继位后,朝政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掌管,开始几年相安无事。

后来,曹爽提拔任用了一批亲信,又加强了自己在军队的势力。他的智囊何晏,邓■、丁谧等人给他出谋划策,利用太后的力量来排挤司马懿,自己却日益专权,独揽朝政。司马懿于是请病假不参与政事。

司马懿越是消极退让,曹爽及其党羽就越是飞杨跋扈,就连皇上也不放在他们的眼里了,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

司马懿虽然请病假在家,但其实是心中有数的,也在略地里作应变准备。

曹爽越来越急于篡权,但又始终对司马懿有所畏忌,不知他是真的生病了呢还是假装。这时正好曹爽的亲信之一李胜要到荆州去任职,曹爽便乘机叫他去司马懿家里辞行,以观察司马懿的情况。

曹爽的这些举动怎么瞒得过曾长期和诸葛亮斗智的司马懿呢?

李胜到司马懿家里时,司马懿正在床上躺着。见李胜到来,叫两个侍女扶他起身。侍女拿衣服来给他披,他伸手去接,竟然抖抖索索地把衣服落在了地上。又指指自己的口,表示口渴。侍女端来稀粥,他自己不能端碗,要侍女一口一口地喂,米汤顺着嘴角流下,弄得满下巴满胸都是。李胜看着他的邋遢相不禁皱皱眉头,告诉他说,自己要去荆州任职了,今天特地来辞行。

司马懿听了有气无力地说:

“怎么,你要到并州去吗?并州靠近北方少数民族,你可要小心啊!”

李胜纠正说:

“不是并州,是我的家乡荆州。”

司马懿又说:

“你的家乡是并州吗?”

李胜哭笑不得,只好耐着性子再作纠正。司马懿这才说:

“哦,是荆州!我真是老糊涂啦,连耳朵都不中用了。为国立功就全仗你们喔!”

李胜真是不耐烦和他罗嗦了,匆匆告辞后便去向曹爽报告说:

“司马懿那老头儿尸居余气,精神和躯壳都像是已经分家,离死不远了。”

第二年春天,皇帝去城外扫墓祭祖先,曹爽及其兄弟都陪同一起去。司马懿等他们一出城,便立即调兵起事、占领了曹爽的军营,夺了兵权。并率军出城迎接皇帝,历数曹爽及其党羽的罪过,要求皇帝下旨废除了曹爽兄弟的一切职务,后来又治罪处斩,彻底除掉了曹氏党羽。

司马懿除掉曹爽后做了丞相,独揽朝政。他死后又由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专权,到孙子司马炎时,终于取代曹魏政权而做了西晋皇帝,并追认司马懿为晋宣帝,司马师为晋景帝,司马昭为晋文帝。

【新说】

顾名思义,假痴不癫就是假装呆痴但并不疯狂,或者说是外表呆痴而内心却时常清醒。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聪明人装糊涂。

聪明人为什么要装糊涂呢?

老子说:“大巧若拙。”

孔子说,“宁武子那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聪明能干,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便装糊涂了。他那聪明能干是别人赶得上的,他那装糊涂的本领却是没有人能赶得上的。”(《论语·公冶长》)

那可真是难得糊涂了。

这种假痴不癫,这种难得糊涂,其实也就是一种韬晦之计,是一种故意示弱以麻痹敌人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之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假痴不癫也有苦肉计的成分在内,它使人的意志受到压抑,身心受到折磨,像越王勾践那样,替吴王夫差尝粪便诊病,真是令人恶心之极。

所以,痴呆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装得的。要么是苦大仇深,要么是形势所迫,要么就是特别具有隐忍的功夫。

【典源】

假痴不癫:“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司马懿奠定帝业:事见《晋书·宣帝纪》。

10、因利制权,陈平放浪避吕后

【原典】

陈平曾以谋略协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因此被刘邦封为曲逆侯,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太后上台,吕氏开始专权。

陈平这时虽然担任丞相,但内心对吕后肆意专权十分不满。他知道吕后忌恨有才能的大臣,而自己的文武才能远在其他大臣之上,应该躲避吕后的锋芒,保住丞相地位,等待时机削弱吕氏的权力。

从此,陈平假装放浪形骸,整天沉溺在美酒女人之中。到上朝的时候,他唯唯喏喏,从不明确发表意见,表现出一副痴愚的样子,以免引起吕后讨厌,虽然位高权重,却百事不管。

后来,吕后打算将吕姓的人立为王,征求陈平等人的意见,生性直爽的王陵回答说:“高祖曾经杀白马订立盟约,规定凡是不姓刘的人当王时,天下人应联合起来讨伐。现在立吕姓的人为王,是违背先帝的誓约。”吕后大怒。

陈平的回答却令吕后喜笑颜开:“以前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便拥立姓刘的子弟为王,现在是太后当政,想立姓吕的子弟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吕后对王陵的话怀恨在心,剥夺了他的丞相大权,降职为太傅。王陵于是请求返回故乡,以生病为由辞去官职,在家里闭门不出,直到死在家中。

陈平受到吕后重用,吕后的妹妹吕■对此十分不满,不断在吕后面前诋毁陈平,说他“当丞相不管事,白天喝好酒,晚上玩女人。”

陈平知道此事后,心中暗喜自己表演得不错,而吕后越发对陈平没有戒心,竟对他说:“俗话说女人小孩的话千万听不得,我们这样的关系,完全不要害怕吕■的谗言。”陈平继续表演下去,吕后日益欣赏他的“忠厚”,又是封王又是封侯,以表示恩宠。

然而,吕后一死,陈平便与周勃共同策划,铲除吕氏势力,诛杀吕产、吕禄等人,平定了诸吕叛乱。陈平和周勃拥立汉文帝刘恒,恢复了刘氏天下,他们两人任丞相。

【新说】

西汉众多大臣中,最为足智多谋者,当数陈平。当年辅佐高祖刘邦时,频出奇计。后来大权在握,又能审时度势,不仅不滥用权力,而且设法制止了权力被非分之徒篡夺。其中原因,正在于陈平悟透了“因利制权”四个字。

权力的确可以为人带来众多方便与好处,自古至今都是人们欲求的重要对象之一。人说钱可使鬼,权力也可使鬼,它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

然而,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权力可使人野心膨胀,也可使人死无葬身之地。吕后越名分而专权,风光一时,恣肆一时,而其下场却是遗臭万年。

掌握在手中的权力,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使唤的奴婢,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导致身败名裂。因此,如何运用权力,大有文章可做。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的利害情况,灵活地运用权力,便叫做“因利制权”。

它所依据的是有利无利的原则。有利,则及时适当地加以运用,如陈平与周勃共除吕氏势力;无利,则暂时回避,以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如陈平佯装放浪痴愚。

顶风开船,要付出加倍的力量和代价,风向顺利时,不及时张帆顺风而驶,机遇就将擦肩而过,悔之晚也。

【典源】

因利制权:语出《孙子·计》:“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陈平放浪避吕后,事见《史记·陈丞相世家》。

11、韬晦之计,朱棣佯疯守王位

【原典】

明成祖朱棣精明干练,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元璋在世时,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朱元璋死后,由于长子早死,便立长孙朱允■为帝,即建文帝。

建文帝知道朱棣对没有当上皇帝心怀不满,暗中派人监视朱棣的举动,不久,朱棣的护卫官倪谅到南京向建文帝告密,说朱棣的手下于谅和周锋等人谋反。建文帝下令将两人抓到南京斩首,并下诏书责怪朱棣。

朱棣知道这事后开始装疯,经常在闹市中大叫奔跑,抢别人的酒食,口中胡言乱语,有时睡在地上整天不醒。监视他的人去看他,他在大热天围着火炉打抖说:“冷极了!”他在宫廷中还口中含枚到处游逛,见到他的人都信以为真。

长史葛诚是建文帝的心腹,他向监视朱棣的张■、谢贵告密说:“燕王根本没有病,你们千万别懈怠。”当朱棣派人去朝廷办事时,兵部尚书齐泰逮捕了使者,使者供出了朱棣准备发动政变的消息。

齐泰马上下令逮捕朱棣手下的官员,让谢贵等人伺机杀掉朱棣,要葛诚等人作为内应,并密令一直受朱棣信任的张信将朱棣活捉。

张信得到命令后,再三犹豫,最后决定挽救朱棣,于是去他的住所讲明真情。开始时,朱棣假装中风,不能说话,后来知道事情真相,才觉得非同小可,立刻向张信下拜说:“是您救了我一家人啊!”

朱棣立即着手准备起兵,这时,削夺朱棣爵位、逮捕官员的命令传到,谢贵、张■派兵包围了燕王府,逐宅抓人。

第二天,朱棣宣布病愈,让官员们前来朝贺,他设下伏兵,派人去请谢贵、张■来抓人。等到所有人都列齐了,朱棣以掷瓜为信号,伏乒冲出来逮捕了谢贵、张■等人,朱棣站起来说:“我哪里有病,全是你们这帮奸臣逼出来的!”他下令将谢贵等人斩首。

接着,朱棣举兵攻占了北平城,安抚军民,并上书以征讨齐泰等人为名,直奔南京讨伐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王位,成了明成祖。

【新说】

“韬”原来的意思是剑、弓的外套;“韬晦之计”,是说故意将才华掩藏起来,收敛锋芒,使别人不注意自己。

首先得真有才华,才谈得上掩藏的问题。真正的愚蠢和假装出来的愚蠢,表面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有当伪装被扯下以后,真面目才会显露出来。

装疯卖傻是常见的伪装之一,也最容易骗人耳目。朱棣大热天烤火,浑身颤抖,是需要表演天才的,要不然,他早上断头台了。

什么时候取下伪装?那得依具体情况而定。宝剑一旦出了鞘,就要用来杀人。伪装一旦撕破,真面目暴露无遗,就得立即以新的角色采取行动。这个时候出现犹豫,后果就糟啦。

伪装自己是一场很有趣的游戏,站在主动者的立场,有意识地玩捉迷藏,愚弄对手。

【典源】

韬晦之计:语出《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朱棣佯疯夺王位:事见《明史·成祖本纪》。

12、明哲保身,王翦恋物不恋权

【原典】

公元前224 年,秦国老将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讨伐楚国,秦始皇亲自到灞上为王翦大军送行,王翦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求秦始皇赏赐给他大量土地宅院和园林。

秦始皇很不明白王翦的意思,不以为然地说:“老将军只管领兵打仗吧,哪里用得着为贫穷担忧呢?”

王翦回答说:“当国王的大将,往往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得不到封侯。

因此,趁着大王还宠信我的时候,请求大王赏给我良田美宅,好作为我的子孙的家产。”

秦始皇听后觉得这点要求微不足道,便一笑了之。

王翦带领军队行进到幽谷关,心里还惦记着地产的事,接连几次派人向秦始皇提出赏赐地产的要求。

王翦手下的将领们见他率乓打仗还恋恋不忘田宅,觉得不可思议,便问他说:“将军如此三番五次地恳请田宅,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吗?”

王翦答道:“不对,秦王这个人生性好猜疑,不信任人,现在他把秦国的军队全部让我统领,我不借此机会多要求些田宅,为子孙们今后自立作些打算,难道还要眼看他身居朝廷而怀疑我有二心吗?”

第二年,王翦率领的军队攻下了楚国,俘获楚王负刍。秦始皇十分高兴,满足了王翦的请求,赏给他不少良田美宅,园林湖池,将他封为武成侯。

王翦的儿子王贲也是秦国将领,他率军先后攻下了魏国、燕国的辽东和齐国,被封为通武侯。他们父子两人都只要求财物,不求权力,秦始皇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宽容了他们的请求,并加以重用。

【新说】

身处你死我活、激烈竞争的漩涡之中,谁敢说自己能够永远稳坐钓鱼船,做不倒翁?在那种场合中,真的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一个个像乌眼儿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哪个没有一副狼心狗肺?

所以,身处其中的真正聪明人,善于想方设法保护自己,躲避陷阱,绕开虎口狼窝。尤其是位高权重者,每每成为众矢之的,树大招风,爬得越高,跌下来就越惨,不是身败名裂,就是残废瘫痪。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明辨此理而及时自救?

既已卷入漩涡中,唯有自救的人才能得救,在这种境况下,自救是个永恒的主题。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上帝,善于弄潮的弄潮儿,知道如何在风口浪尖上搏击,而又不致被浪头卷走,既可进,又可退,游刃有余。

保全自己,不等于苟且偷安,苟且偷安之辈只知营营苟苟,得过且过。

保全自己,是为了不被别人吃掉搞垮,能在角逐中保持有利地位,遇上风头,及时回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所谓“明哲”,是对自己的处境、行为、目的有深刻的了解,对各种不测事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形势、人事的变化决定行为方式。虽然不以整人害人为目的,但在必要时,为了保全自己,应该毫不犹豫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以攻为守,避免被动。

保全自己,还要忌讳贪。贪图不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地位、名誉、财物,必然招来是非争斗,平添多余的纠葛,使争斗更加激烈难分。倘本身就是贪婪之徒,又另当别论。

【典源】

明哲保身:语出《诗经·大雅·丞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风夜匪解,以事一人。”

王翦恋物不恋权:事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3、难得糊涂,隰斯弥不伐树本

【原典】

齐国的隰斯弥到大臣田成子的家去拜访,田成子请隰斯弥登上他家的阳台,远眺四方。

他们向东西北三方遥望的时候,一片辽阔,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景致都非常优美,但只有南边,那个地方大树参天,葱郁茂盛,挡住了田成子家的视线。而那里正是隰斯弥住的地方。对于这一点,田成子没有向隰斯弥说任何话,但是用意却是很清楚的,隰斯弥已敏感地察觉到了。

隰斯弥回家后,就开始思虑起来,他想,田成子是齐国的实权人物,得罪不得,为了要讨他的欢心就必须伐掉树木。于是隰斯弥就安排工人砍伐大树,但是,当工人砍了两三下时,隰斯弥突然又改变了主意,要工人停下来不要再砍了。家臣都觉得奇怪,便问他原因。

家臣问:“刚才那么急着要砍伐那些树,现在又决定不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隰斯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有一句谚语说:‘知道渊中之鱼的人是最不幸的。’你想想看,田成子内心怀着极大野心要篡夺齐国的大权,他当然是随时提防着别人,怕别人看透了他的心思。如果我让他知道我已察觉了他内心的企图,他是决不会放过我的。如果我把树木伐掉,他就会清楚他的心理活动被我掌握了,要知道能够察觉对方没有说出来的,是很危险的。现在我留下那些树不伐就没有什么了。”

家臣听了恍然大悟。于是,那些大树便留下来了。

【新说】

这样看来,人真是很有必要在某些时候装一装糊涂。

装糊涂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装糊涂可让敌人掉以轻心,然后可以乘机出击敌人,让敌人在措不及防之下败绩;二是可以在险恶的环境下保全自身性命;三是可以拒绝自己不情愿的事,而不会太得罪对方。

糊里糊涂的人头脑不清醒也不精明,当然对于那些精明强干的人来说是毫无威胁可言的。那么也不会把其放在眼里了。聪明的人会利用这个窍门,不糊涂而装糊涂,最后制敌取胜。

魏国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仲达争权之际,仲达借曹爽派人来探听虚实之际,装作中风,身体无力、头脑不清。于是曹爽断定司马仲达已经老迈而无威胁了,便大为安心。仲达随即着手搞垮曹爽的策略,后来打倒了曹爽,将其诛杀,独专政权。

人的强弱,不独在体力,还在于智谋。仲达装糊涂而并不糊涂,以假糊涂来迷惑对手,最后制敌取胜,而曹爽自以为聪明,结果败在糊涂人的手下。

世人都嘲笑刘禅昏庸暗愚,“乐不思蜀”。后主刘禅真的没有亡国之恨,乐而忘本吗?其实不然,此情此景没人不流泪的,而刘禅咽泪装欢只是一种保身之策罢了,倘若不如此的话,恐怕性命也会难保啊。

当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操在他人之手时,遇到上述情况,有两种选择,其一顾名节,不为瓦全而为玉碎;其二含垢忍辱,委屈求全。

晋朝诗人阮籍以喝酒大醉数天从而拒绝了当权者司马氏对其女儿的提亲,司马氏虽然残酷暴戾,但也无法。

所以,能察颜观色固然是件了不起的事,而学会糊涂就更了不起。

【典源】

难得糊涂:语出《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金代元好问诗《送高信卿》:“万事糊涂酒一壶,别时聊为鼓咙胡。”

隰斯弥不伐树木,事见《韩非子·说林上》。

14、思不出位,李■机敏应高宗

【原典】

李■是唐代初年的大将,原名徐世■,参加过瓦岗军,失败后投奔唐朝,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单名■。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李■任司空,为人机巧,行事谨慎。

高宗李治想立太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儿子,武则天却有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

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提议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陛下听到过这话,至今如在耳畔,没有听说王皇后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更皇后,恳请好好选择天下的望族,何必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跟随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天下众人的耳目,怎么能遮挡得住呢?”

韩瑗、来济也上书李治,力主不选武则天,但高宗听不进去。

后来,高宗问李■的看法,李■生性乖巧,心想这个关键时刻超越自己本分发表意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与性命有关。同意废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则天被选中,无疑是自投罗网。

李■左思右想,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

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马上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李■却因为应付巧妙,避免了祸及自身,并且受到重用,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等人的案子。

【新说】

思不出位,要求说话办事不要超越自己的名分地位,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什么,都以自己的职责为限,谨慎稳重,这是处事精明老练的表现之一。李■可说是精明老练之辈,他的一句“这是陛下的家事”,堪称绝佳妙语,包容量极大,在不卑不亢的情况下将“球”踢了回去。

精明老练同投机取巧、阿谀奉承是两回事。在事情微妙棘手之时,只有高智商者才能巧妙应付,或者为避免引火烧身,或者为留有回旋余地,或者为摆脱纠葛纷争。

人世间,官场上,竞争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弄权逞威、明争暗斗的事经常发生,如同家常便饭。敢于仗义直言,不怕同恶势力抗争,精神固然可敬,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作这种无谓的牺牲,并不可取。明知是以卵击石,倒不妨退避三舍、保存实力,待机再图发展。

君子不在其位,便不谋其政。越权插手,越俎代庖,饶舌多嘴,不是招人忌恨,便是招惹是非。这种人与仗义直言者又不同,他们因超越名分地位而引火烧身,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洞明世事,体察人情,随机应变是思不出位的前提;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是思不出位的保证。恰当地运用这一谋略,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无谓的伤害。

【典源】

思不出位:语出《周易·艮》:“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李■机敏应高宗:事见《旧唐书·高宗纪》。

15、深藏不露,崇祯计除魏忠贤

【原典】

明熹宗朱由校自幼丧母,由奶妈客氏抚养长大。但是,客氏是个行为不检点的女人,勾引十六岁的熹宗与之淫乱。后来,她又同大权在握的太监魏忠贤私通,两人狼狈为奸,骗取了熹宗的信任,内外勾结,专权枉法,把持了朝廷政治。

他们在朝廷中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形成了一股力量不小的恶势力。东林党人为了伸张正义,弹劾魏忠贤,遭到残酷迫害,几乎被赶尽杀绝。

熹宗病死后,由于没有儿子,王位便由他弟弟朱由检继承,这就是明思宗,即崇祯皇帝。魏忠贤失去靠山后,内心恐惧。东林党人再度起来弹劾魏忠贤,崇祯深知魏忠贤作恶多端,民愤极大,但考虑到刚刚即位,不便马上动手清洗受熹宗任用的老太监。

崇祯心里有数,不露声色,魏忠贤假心假意要辞掉“东厂”的职务,崇祯坚持不同意。大臣杨所修、杨维垣指责太监崔呈秀企图篡位,主事陆源登等人也上书弹劾魏忠贤,崇祯全都假装不知道,嘉兴人钱嘉征上书列举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读起来令人发指。

这时,崇祯见朝野上下一心反对魏忠贤,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将他招来,在朝廷上当众宣读钱嘉征的信,令魏忠贤万分恐惧。他用重金收买信王府太监徐应元去求情,遭到拒绝。

崇祯下令把魏忠贤的一切权力削去,贬谪到安徽凤阳,然而,魏忠贤去凤阳时,竟用上千匹好马和八百壮士护送他搜刮来的财宝。崇祯得知后大怒,下令将他抓回北京斩首,魏忠贤畏罪自缢,崇祯又下令戮尸。

接着,崇祯大张旗鼓地清洗了魏忠贤的党羽,将他的侄子、侄孙和客氏的兄弟、儿子处死,客氏被笞死,崔秀呈等太监被斩首。东林党的名誉得到了恢复,被关押的人被释放复职。

【新说】

深藏不露需要表演才能:瞎子吃汤圆,可心里有数。拿出来表演的,不过是为了愚人耳目,真功夫却不可告人。或者装疯,或者装哑,或者装傻,或者装不知道。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掩藏真实目的;要求也只有一个,即逼真,使旁观者深信不疑。

既是演戏,除了演技之外,顶要紧的是自信。自信自己会成功,自信自己确能愚人耳目,自信自己演技胜人一筹。这样,演起戏来才会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应付自如,仿佛完全进入了角色。

不善表演者切莫轻易尝试这一谋咯,否则,马脚一露,后果不堪设想。

真功夫不可告人,自有其理由。有时是时机不成熟,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潜伏着,等待猎物出现。有时是为了让对手充分表演,完全彻底地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数,然后再抓住其要害给予致命打击,让他领略后发制人的厉害。

有时是为了麻痹对手,使他骄傲轻敌,以为对手软弱无能,趁其不备而攻杀之。有时是为转移对手的注意力,让他奔东边去,而自己却在西边出击。

所以,为了有效地打击对手,首先要有效地隐蔽自己、保护自己。过分善良的人往往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天下人都同自己一样善良,结果,以善良待人,反被邪恶伤害,成了邪恶的牺牲品。即使不以打击对方为目的,为了不遭对方打击,也不应天真善良地将自己暴露无遗,毫无还手余地。

善良诚可爱,善于在险恶世道中保存这份善良,则更为可贵。

【典源】

深藏不露:语出《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崇祯计除魏忠贤:事见《明史·庄烈帝纪》。

16、自有肺肠,刘秀施计废皇后

【原典】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再婚夫人郭圣通,原来是西汉景帝刘启七世孙刘扬的外甥女。当年刘秀起兵南阳时,曾被王郎的军队打败,于是投奔了拥有十万大军的刘扬,以图发展。刘扬很看重刘秀的才能,但提出要刘秀娶他的外甥女郭圣通,才肯接纳他。刘秀为了得到暂时庇护,便答应了这门婚事。然而,刘秀实际上早就同他的同乡美女阴丽华结成了夫妻。

后来,刘秀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他夺取天下靠了刘扬的军队,只得将郭圣通立为皇后,将她的亲生儿子刘疆立为太子。但是,阴丽华貌美受宠,刘秀对她旧情难忘,况且他在领兵出征时,也常将阴丽华带在身边,过了多年后,刘秀发现阴丽华所生的儿子刘阳比刘疆更能干,便萌发了废后易储的念头。

不过,刘秀考虑到自己的名声,还不敢公开废黜皇后另立,于是想方设法寻找正当理由,以便名正言顺地这么做。

郭圣通十分妒忌刘秀宠爱阴丽华,也对刘秀偏爱刘阳十分不满,因此与刘秀作对,经常故意违反他的旨意。这样做正好让刘秀抓住把柄,郭皇后就成了刘秀下手的对象。

这时,宫中教习、殿中侍讲是刘秀心腹。他深知刘秀的心思,便告经刘秀谨慎从事,以避免天下人的非议。刘秀接着以“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为理由,废黜郭皇后,另立阴丽华。为了减少非议,刘秀有意将郭皇后次子封为中山王,扩大了封地,使这一事件淡化。

刘秀还让郅恽规劝刘疆主动请求让位,刘疆自己也知道太子之位难保,被迫听从郅恽的建议,“奉养母氏,以明圣教”,一再请求让出太子之位。

刘秀假装不同意刘疆的请求,推让再三才答应。紧接着,刘秀正式将刘阳立为太子,并封为东海王。

【新说】

千万别以为这里说的“肺肠”是肠肝肚肺等内脏,而是说的“心思”。

“自有肺肠”则是说另有心思,另有与人不同的想法。故事中的刘秀便是“另有心思”,即想废黜名正言顺的皇后,另外册立皇后,最后终于达到了目的。

谁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心思:每个人的想法和心思都不一样,这个不用多说。自有“肺肠”,总是在某件事成了既成事实,而大多数人都认同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当事人产生了另外的想法,或者可以叫做“另有图谋”。

这种图谋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当中不可告人,在它成为事实之前,除了极个别心腹之外,必须保密,甚至要不惜手段制造假象,掩盖真实目的。因此,保密便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否最后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保密是否成功。

阴谋诡计大多都可算作自有肺肠,因为它们不可告人,总在暗中进行,经常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并且时常暗伏杀机。但是,并非所有的自有肺肠都可归入阴谋诡计之列,比如荆柯刺秦,则是出于天下大义,代表了众多民众的心声,必须秘密地进行以保证成功。也就是说,作为计谋,自有肺肠是中性的;君子可以运用,小人同样也可以运用。

所以,自有肺肠不同于包藏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个性,表现了不甘苟同既成事实而想有所改变。差别只在于为此采取行动的动力是受道义的支配,还是受私欲的驱使。

【典源】

自有肺肠:语出《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刘秀施计废皇后: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

17、三年不鸣,楚庄王一鸣惊人

【原典】

春秋时,楚成王先立了儿子商臣为太子,后来又想改立另一个儿子职为太子。商臣在老师潘崇的帮助下杀了父亲而自立为国君,英楚穆王,而潘崇则以太师的身份垄断了国家大权。

穆王在位十二年后死去,儿子侣缕承王位,即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后,三年不理国家大事,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还发出诏令说:

“我讨厌那些自以为是地劝谏国君的人。现在我当了国君,有了国家,谁敢来劝谏我,一律判处死刑,绝不赦免!”

满朝文武官员都害怕被杀头,竟然真没有人敢去劝谏。楚庄王也就乐得醉生梦死了。

后来,有一个大臣叫伍举的去见楚庄王。

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美女,右手抱着越国的美女,坐左钟鼓乐器中间欣赏音乐。见到伍举进来也不松开抱美女的手,只是懒洋洋地问伍举有什么事。

伍举说:

“臣下听人说了一个谜语,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来请教大王,看大王是不是能够猜得出来。”

楚庄王一听是猜谜,一下子就来了劲,叫伍举赶快说给他听。

伍举于是说:

“楚国山上,有只大鸟;一停三年,不飞不叫。这是只什么鸟?”

庄王听了回答说: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伍举听了庄王的回答后吃了一惊:是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看来,庄王心中是不数的。

但庄王并没有因此而振作起来,反而更加奢侈淫逸。

终于又有一位大臣忍不住了。这位大臣叫苏从,他不像伍举那样去打谜语,逗圈子,而是直言相告要去劝谏庄王。

庄王问他:

“你难道没有听见诏令?难道不怕死吗?”

苏从回答说:

“臣下当然听见了大王的诏令。不过,舍弃我的生命而使大王明白一些道理,这正是我的愿望!”

庄王听了立即起身相迎,请苏从坐下慢慢说。

从此,庄王停止了奢侈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开始亲自治理国政,重用伍举和苏从,杀了数百个过去的官员,提拔了数百个新的官员。从用人到各项制度实行全面改革,励精图治,上下精神振奋,老百姓衷心拥护,当年就灭了庸国,隔一年打败宋国,再隔一年又讨伐陆浑的少数民族,直打到洛阳,陈兵向周天子示威。

就这样,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那可真是一鸣惊人【新说】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说得多好啊!

后世人多注重的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把它作为有志者事竟成一类的激励之辞。不过,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实际上是效果,是结局,是那耀人眼目的成功的一瞬。从智谋的角度来说,更注重的,更耐人寻味的,却是那三年不飞,三年不鸣的个中秘密。

以楚庄王的故事而论,他之所以三年不飞,三年不鸣,当然不是不知道飞,不愿意鸣,而是基于自己立身为国君的现状,基于潘崇专权后楚国朝廷陈陈相因、积重难返的实际情况而不得不如此。这一点,只需从他理政后杀数百个过去的官员这一事实来看就是非常清楚的了。

很明显,楚庄王下诏拒谏其实就是要看一看有没有真心来功谏的臣下;以死相威胁就是要看一看有没有真正不怕死的忠臣;奢侈淫逸、醉生梦死就是要故意显示自己胸无大志,看哪些大臣肆无忌惮,把一切败德恶行暴露无遗,看哪些大臣洁身自好,居污泥而不染。

忠奸分明,邪正清楚后,才能够施行大手术,全面整顿,全面改革,经大乱而达到大治。这就是三年不飞,三年不鸣的个中秘密:不飞是为了一飞冲天;不鸣是为了一鸣惊人。

看来,即使是贵为国君,有时候也不得不来一点韬晦之术啊!

有趣的是,这种韬晦之术还不只是楚庄王一人使用,据《史记》记载,比楚庄王晚两百多年的齐威王几乎采用了一模一样的手段使齐国大治,称霸天下几十年,淳于髡去劝谏齐威王的谜语正是伍举的谜语,而威王的回答也与庄王一模一样。

【典源】

三年不鸣:语出《史记·楚世家》:“(伍举)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楚庄王一鸣惊人:事见《韩非子·喻老》、《吕氏春秋·重言》、《史记·楚世家》等。

18、能屈能伸,韩信忍胯下之辱

【原典】

汉初的淮阴侯韩信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最后被吕后诛灭,但毕竟是一位盖世英豪。

就是这位叱咤风云的盖世英豪,早年却忍受了不少奇耻大辱。

韩信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既不能被推举做官吏,又不会从事生产或做生意赚钱、所以,常常到熟人家里去混饭吃,这些人家都不喜欢他。

他曾经多次投靠在邻乡的一个亭长家里求食,一连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他,于是很早就起床把饭做来吃了,等韩信到吃饭的时间去时,已没有饭了。韩信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从此便再也不去亭长家。

韩信到淮阴城的河边去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那里漂洗丝绵。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见韩信到了吃饭时间还坐在河边,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知道他没有饭吃.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此后一连数十天都是如此。韩信非常感动,向老大娘道谢说:

“我将来一定加倍报答您!”

老大娘却生气地说:

“谁希罕你的报答呢?一个堂堂男儿汉却养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

当时,淮阴城有个年轻屠户很看不起韩信,他轻蔑地对韩信说:

“别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是个胆小鬼!”

韩信不予答理。那年轻屠户又当众侮辱他说:

“怎么你不吭声呢?难道你不承认吗?那好,如果你不是胆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认你是胆小鬼,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吧!”

韩信把那年轻屠户看了好一会儿,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头俯身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那人哈哈大笑,满街的人也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

后来,项梁率兵起义,韩信拔剑从军,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项梁兵败后,韩信又跟随项羽的部队,也只做到郎中官。他多次向项羽献成都没有得到采纳。当汉王刘邦率兵进入蜀地时,韩信从楚军中逃出来投奔了汉军。开始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后来终于得到萧何的赏识,被萧何全力保举给刘邦做了大将。从此一举成名,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垓下会战彻底打败了项羽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到达封地,找到当年曾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大娘,赏给黄金一千两作为报答。又找到那位亭长,只赏给他一百钱,对他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最后,他召来那位曾让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户,不但不杀他,反而还任命他为楚国中尉,并对将领们说:

“他是一个壮士。当时他侮辱我时,我难道真的不敢杀他吗?不是的。

但我杀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所以我忍辱而达到了现在的境地。我真该谢谢他啊,他磨练了我的意志!”

【新说】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宋·邵雍)

能屈能伸,即在不得志时能承受屈辱,克制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

韩信就正是这佯一个写照,所以,称得上是一位大丈夫。

一般说来,能屈能伸不像是智谋,而更体现出一种器度,一种素质。但从韩信的自白来看,从孔子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来看,能屈能伸也仍然是一种智谋,一种投资痛苦,回收时间较长的智谋,甚至还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智谋。

这种智谋的功夫在一个“忍”字。

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

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只有忍辱才能负重,只有忍才能屈,只有屈才能伸。正如韩信自己所说,没有当年忍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齐王楚王?哪有后来的淮阴侯?

同样的,勾践没有当年忍会稽之辱,忍入吴之辱,哪有后来的卧薪尝胆,兴越灭吴呢?

所以,《周易·系辞》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势,以存身也。”尺蠖的屈退是求得伸进;龙蛇的蛰伏是为了保存自身。

这就是能屈能伸的道理所在。

【典源】

能屈能伸:语出《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文)种善图始,(范)

蠡能虑终,越承二贤,邦以安宁。始有灾变,蠡专其明,可谓贤焉,能屈能伸。”

韩信忍胯下之辱: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19、忍辱含垢,陆逊排众克蜀军

【原典】

公元221 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被东吴夺去的战略要地荆州, 出兵攻打东吴。东吴的孙权派人求和,遭到刘备拒绝。为此,孙权任命年仅三十八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五万兵马迎战。

第二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并在长江南岸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了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拒不出兵交战。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会解围的。

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他手按宝剑说:

“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让我担任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恪尽职守。吴主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抗。”

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才利用顺风放火之计,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新说】

忍辱含垢是一种计谋,也是一种勇气。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有起伏,有高低潮。遭遇曲折之时,应该平静地接受这种现状,冷静地等待,等待时机到来,这样才能显出一个真正英雄的长远眼光、全局观念和宽阔胸怀。

历史上,赵武灵王曾经为了赵国的生存进行服装改革胡服。就改革而言,只能向好的方面改进,而这里的改革却是向不如自己的蛮人的服装靠近,实质上是在倒退,而且是全国性的。这对赵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国辱,但是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尽全国之力与强敌决一死战,那心定是生灵涂炭,恐怕还要亡得早些。所以,不如暂时含垢忍辱,以侍日后崛起。比较起来,进行服装“改革”为上策,但这决非救国的长久和根本之策。

继而又想到了司马迁能够忍辱含垢而得以完成辉煌的《史记》,越王勾践能够忍辱含垢而得以报仇雪耻..所以,必要时也得忍辱含垢啊!

【典源】

忍辱含垢,语出班昭《女诫·卑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苦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陆逊排众克蜀军:事见《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20、以屈求伸,张禹佯退谋私利

【原典】

张禹是西汉时成帝刘骛的经师,他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利禄,采用以退为进的手段,利用成帝对他的敬重,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汉元帝刘■死后,太子刘骛即位,张禹因为做过太子的老师,被聘为主管奏章文书的尚书事。当时,成帝的舅父平侯王凤任大将军,辅政掌权。张禹为了避开王凤的锋芒,借口有病辞官回家。

成帝还年幼,非常害怕张禹离开身边,请求他留下来。成帝给了张禹一百斤黄金,以及祭牛和醇酒,派御医去为他看病,让厨师为他准备饭食,并派使者前去慰问。

张禹知道成帝不忍自己离去。心里有了底,便开始上朝办公。后来,他代替王商当了六年宰相,但由于王商十分专横,张禹又以病为由请求归家。

成帝重赏张禹之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回到家之后,张禹买了大量田产。他还同成帝的舅舅王根争地,由于成帝的偏爱,以张禹获胜告终。为了让自己女婿萧咸当上官,张禹又向成帝说情,成帝便将萧咸提拔成了弘农太守。张禹的小儿子没有封官,每到成帝去看张禹时,他都把小儿子叫到身边来,成帝就在张禹的床边将他的小儿子提拔为黄门郎给事中。

后来,连续三年遇上严重的天灾人祸,外戚王氏专权,官员百姓上书成帝,认为灾祸是由王氏造成的。成帝也认为是这样,为此专门去请教老师张禹如何处理。

张禹想到自己年纪大了,子孙势单力簿,为争地同成帝舅舅王根闹翻了,因此害怕王氏给自己找麻烦。他对成帝说,春秋时期两百多年,发生过多次日蚀、大地震、诸侯互相残杀和外族入侵中原等天灾人祸。它们都不是人为造成的。因此,皇帝应该与官员百姓同祸福,不要听信谗言。张禹是暗示成帝不要诛王氏。

成帝信了这番话。王氏得知张禹为他们说话,对张禹有了好感。张禹因此更加受到成帝和外戚的宠幸。

【新说】

蜷缩起身子,藏起锋芒,夹起尾巴,倒退几步,这些玩权术者们常用的手法,都是为了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为了获取更多的东西。这些手法很能使一些人,特别是心里很少转弯的人,被迷惑住。

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猫儿时常懒洋洋若无其事地很舒服地躺在地上打盹儿。这时,老鼠自以为是地以为天下是自己的了,放心大胆出洞来游行觅食。就在老鼠不慌不忙自鸣得意之时,猫儿一个鲤鱼打挺跃起猛扑,老鼠顷刻就成了猫儿的口中餐。

以屈求伸简直与这一幕相似之极。

蜷缩起身子时,两眼总在悄悄滴溜溜乱转,寻觅起身直腰时怎么行动。

点头哈腰作谦卑状时,内心深处一直在盘算如何变本加厉地捞回来。往后退却时,总是瞄着更远的地方,寻思怎么冲过去。看似轻松、卑贱、认输、让步、诚恳、憨厚、虔诚、友好等等的背后,是极其紧张的等待、谋划、报复、攫取、反击、不服气等等心理。

这就是以屈求伸:在情况对自己不利之时,不逞强,不硬拼;躲避锋芒,制造假象,施放烟幕,然后磨刀霍霍,时机一到,立刻冲出去杀他个回马枪!

不只是察颜观色,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问题。不只是表演技巧,找准时机的问题。也不只是耐心等待,不露马脚的问题。更有挖空心思,养精蓄锐,心狠手毒的问题。还有总结教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的问题。

【典源】

以屈求伸:语出《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张禹佯退谋私利:事见《汉书·张禹传》。

中国处世智谋44例(上),一例一故事,一例一智慧

21、以迂为直,贾似道退寸进尺

【原典】

贾似道是南宋大臣,在他的扶持之下,赵■继承宋理宗赵昀之位,当上了皇帝,即宋度宗。赵■是个昏君,只知享乐,无才治国,便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贾似道。自此,贾似道以周公自喻,赵■称他为师臣。

赵■登位之初,贾似道使出几个下马威,以便将赵■长期控制在股掌之中。

料理完理宗赵昀的后事之后,贾似道暗中派遣心腹吕文德向朝廷谎报军情,称蒙古人南下进攻下沱。

赵■闻讯大惊失色,立即召贾似道出山处理朝政。这一着使贾似道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太师”称号,并被封为魏国公。

然而,贾似道并不以此为满足。不久,他又以回家体养为名,暗中要挟赵■。赵■信以为真,每天派人到贾似道家中传旨四五次,竭力挽留,并每天十多次派人送去各种赏赐。使者害怕皇帝的要求不能实现,竟然每天夜里守候在贾府门外。

见这些做法仍召不回贾似道,只得再授予他特权,准许他三天上一次朝,在靠近西湖的葛岭赐给他一所住宅、把他送到那里去体养。贾似道又进一步达到了目的。

从此他五天上一次朝,办公地点竟在西湖的船上,完事后也不去宰相办公的地方,把要处理的政事交给心腹,其他宰相只是挂名。

当时的人嘲讽说:“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指贾似道)。”后来贾似道又多次以离职来要挟赵■,而赵■每次都涕泪挽留,一直到获得十天一朝的特权。每次退朝时,赵■都离座目送贾似道走出宫廷,然后才坐下。

贾似道凭借“离职”这一法宝,不断攫取特权,一时权势鼎盛,将宋度宗赵■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中。

【新说】

“迂”,意即曲折。“以迂为直”,是说迂回曲折,转弯抹角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自己的目的不便于表明,或者达到目的有障碍时,便采取这一谋略。

贾似道的目的是控制皇帝和朝政,这个目的自然不可告人。他以退为进,退是假象,是手段;进是实质,是目的。退一步、进两步;再退一步,再进两步,层层推进,逐渐达到预定目标。

之所以要迂回曲折,主要是为了掩盖真实目的,制造假象,迷惑对手。

因此,真实目的越隐蔽越好,一旦被识破,便可能使计谋流产。

不可操之过急,凡事欲速则不达。要有耐心,放长线,钓大鱼。要有战略眼光,不斤斤计较一分一厘的得失。

迂回曲折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随机应变。以退为进只是方法中的一种。

可以声东而击西,制造错觉和假象,将对手的注意力转移之后进而取之。也可以剥笋似的层层逼近,扫除外围障碍,使核心暴露孤立,最后迫使对手认输投降。还可以先暂寄对手篱下,取得对手信任,一旦羽翼丰满,便取而代之,反客为主。还可以退而结网,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十年之后报仇也不算晚。目的不同,手段也随之变化。

【典源】

以迂为直:语出《孙子·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贾似道退寸进尺:事见《宋史·贾似道传》。

22、兼听则明,唐太宗厂开言路

【原典】

公元626 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 齐王李元吉和他们的儿子。李渊只得承认既成事实,立李世民为太子。过了两个月,又把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称太上皇。

李世民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贞观年间(627—649 年),李世民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果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景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是李世民治理朝政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世民即位之初即专设谏官,要求随时跟在自己左右。并要求三品以上官员入朝议事,都必须有谏官一人参加,做到有失必谏。大理少卿孙伏伽多次在小事上劝谏,李世民不但不怒,反而予以嘉奖,升为谏议大夫。如此一来,大臣们都知无不言,毫无忌讳。于是言路广开,“直谏”、“忠谏”成为风尚。

尤其是谏议大夫魏征,更是以敢于“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次劝李世民以随亡为鉴,居安思危。李世民谈到魏征时说:

“魏征常常不怕得罪我而直言相劝,目的是不让我做错事。所以我非常敬重他。”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征:

“当皇帝的怎样才会明智清醒,怎样就会愚昧糊涂?”

魏征回答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就是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会明智清醒,偏信一方面的话就会愚昧糊涂。”

李世民请魏征说下去。魏征于是举例论述说:

“从前尧帝详细询问老百姓,所以知道民生疾苦。舜帝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以治水无能的官员不能蒙蔽他,相反,秦二世偏信宦官赵高一人的话,结果在望夷宫被他杀害。梁武帝偏信朱异的话,没有及早攻打侯景,结果被侯景攻陷台城,忧愤而死。又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本已动荡不安,虞世基却不让炀帝知道情况,炀帝也照样寻欢作乐,结果终于被身边的人杀死。

所以,做皇帝的能够广泛听取和接受多方面的意见,就不会被一两个大臣蒙在鼓里,就会知道下面的情况,从而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决策。

李世民听后说:

“是啊!”

从此更加注意广开言路,倾听多方面的意见。

【新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是领导的艺术,其思想由来已久。

《管子·君臣》:“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意思就是不要偏听个别人的意见,而要综合听取多方面的看法。

《荀子·不苟》说:“公生明,偏生暗。”其实也是同样的意思。

到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这意思表达就更清楚了:

“君子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所以,魏征实际上是引用的《潜夫论》里的话来告诫唐太宗,而不是他个人别出心裁的发明。

从智谋的角度来说,兼听则明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作为领导者,无论你是国家元首还是公司老板,都很容易被手下的人,特别是亲近的左右手所蒙蔽、操纵。你不听他们的话当然不行,那要他们干什么呢?但是,如果你只听他们的话,偏信他们的意见,那你可又得当心了。事实上,作为亲信,他们最怕的就是你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你正应在信任他们的前提下,多听听各方面的看法,以免闭目塞听,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兼听则明也就有了权术的性质了,属于智谋的范畴。

【典源】

兼听则明:语出《资治通鉴·唐纪八》:“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广开言路:事见《旧唐书·太宗纪》、《新唐书·太宗纪》、《资治通鉴·唐纪》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