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病防治“四要素”

 佳翰123 2019-12-25

此前为大家介绍了众多经络养生的专题,也许对于中医或者经络,大家总是云里雾里,提起那些经脉、穴位总是一番凌乱。相比之下,我们对一年四季、衣食住行就熟悉很多啦!人们总是说“药补不如食补、治病不如防病”,心血管病如此,其他系统疾病更是这样。那么您真的做到了么?

事若知足心常乐

生活中,常常见到有些人因情志过极而导致一病不起,所以有“百病生于气”之说。中医学将七情作为致病的一个重要方面,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有些患者也可能会意识到在门诊的问诊中,您常会被问到平时情绪怎么样,这绝不是我们的随口一提,因为您的性情可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致病因素。有些家属常跟我们告状,称他(患者)脾气可急了,三句话不来就发火!可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因此心血管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唯愿您: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守口如瓶”病安来

苏轼有一则名言曰“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满足自己口味的欲望,怎么会有穷尽,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注意节制,也是一种惜福延寿的方法。

对于心血管疾病而言,由于一些患者长时间饮食习惯(暴饮暴食,夜宵过多)或者饮食偏好(喜油腻、辛辣之品)均可造成饮食中脂类、醇类过多,影响身体的健康。体内过多的脂类醇类物质堆积,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代谢能力减低,导致体内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逐渐形成血栓或发生钙化,使血管直径缩小。而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以代偿,从而造成高血压疾病。随着血压过高,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可发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这一系列的效应均始于我们日积月累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当您服用保健品或者已经需要药物来调控的时候,不妨先改善一下自己饮食习惯,未病先防,事半功倍!

请做到:

饮食勿过量,偏食不足称

戒烟不酗酒,脏俯自宁静

动静结合养精神

心血管患者是否可以运动,有些患者颇有担忧,有一位患者曾跟说:“我花了几十万做的搭桥手术,我不能活动,不然万一出了问题,我岂不是人才两空”。简单的几句话正反应了我们心血管病患者最关注的问题。的确,运动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诱发因素,某些患者会出现活动后加重的表现。那么,是不是说心血管患者就不需要活动了呢?答案恰恰相反,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人尚且提倡健身以预防疾病,而对于心血管患者的康复“健身”则更加重要。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等不良后果。患者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我们建议心脏病患者可以进行有效的康复运动评估,现在多家医院开展的心脏康复都可以对心肺功能进行评价,从而指导患者的运动方案。

此外,当下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患者晨练应注意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一方面,清晨温度回升后,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另一方面,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这是我们冬季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

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

                           ——《养生要录》

调补适度可安康

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尤其是逢年过节,佳品颇丰,在此提醒大家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压、血脂等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切勿妄补,烹调中配合适当中药,是冬季不错的选择,详情可关注本刊的【养生厨房】专栏。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西苑医院·徐浩大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