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1月1日 文化公园开园迎客 10大景点全亮相

 云深不知处藏书 2019-12-25
2013-12-06 09:31楚天快报

      随州市*大的公园——文化公园历经两年多的建设,即将展露新颜。昨从市建委获悉,2014年1月1日,文化公园将开园迎客,10大景点全部亮相,10大主题活动也将浓情上演。

      昨日上午来到文化公园,站在文化公园*高处神农坛放眼四望,季梁像、“盛世同庆”雕塑、“曾随坊”雕塑等一个个文化符号映入眼帘。

      文化公园是随州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也是随州加快城市环境建设、精心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重点工程之一。公园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920亩,2011年6月启动建设,已建成东、中、西三个园区,是一座以展示随州地域文化为主题,集文化纪念、生态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公园。

      东园为运动健身区,主要有紫阳阁、门球场、生态休闲岛等;中园为文化核心区,主要有神农坛、季梁雕像、曾随广场等;西园为生态休闲区,主要有餐霞楼、演绎广场、历史文化长廊、百花园、翠竹园等。

      在2014年元旦迎新之际,公园将举办十大主题活动,分别是民间才艺和摄影展示、万名游客手机拍公园、诗词背诵和文化猜谜、“迎新春庆元旦”印象编钟演唱会、传统戏曲表演、精品汽车展、相亲会、骑行和车技表演、太极拳和太极剑表演、门球赛等同庆开园盛典。

      十大景

      “盛世同庆”雕塑

      根据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的青铜尊盘而立意创作,选取“尊”造型为主创元素,集中彰显随州古代文明与现代和谐社会的深刻文化内涵。高度16米,其中底座5米,凸起的主雕“尊”造型象征着随州主人翁的姿态,立于*高点,仿佛采五岳之灵气,纳百川之浩渺,礼待八方宾客。“尊”的中部四条镂空蟠龙吐出的水形成水帘,象征着友谊的丝带。底座上镶嵌有代表随州青铜文化的文化符号,有冰鉴、缶、十八节玉佩、联襟对壶等。

      季梁雕像

      季梁脚踏汉东大地,峨冠博带,衣袂飘飞,从容凝思,显示其思想和精神坚实厚重,平和远眺的目光,仿佛雄视万古的光亮,犹如一道照耀中国文化的天光。

      季梁像采用青铜材质铸造而成,彰显随州青铜文化,高度20.3米,其中底座设计高为5米,底座凹凸的石纹块面,寓意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的沧桑岁月,自然形成的复杂石纹和小溪流水,象征着中国文化深植于随州大地,源远流长。

      汉东桥

      《随州志》记载,汉东桥是随州土城南门楼下的一座石桥,桥上汉东楼四面两层,一楼高悬“汉东大郡”、北挂“气象万千”楷书大匾,每层四角有风笛铜铃。**诗人李白、刘长卿等多次登桥观景,1948年7月毁于战火。

      汉东桥护栏采用隋唐风格设计而成,护栏浮雕提取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的夔龙纹饰,桥墩上部是神农文化中牛羊纹饰,寓意随州为“炎帝神农故里,古乐编钟之乡”。

      天籁宫和编钟音乐广场

      天籁宫为两层框架仿古园林式建筑,功能为茶饮、地方戏演唱,其建筑面积586平方米,采用院落式设计手法,四周以回廊相连,外观小巧别致。戏楼为随州市新城镇原古戏楼的复制,其主景观大道右边为编钟音乐广场,为举办小型演艺活动所用,看台可容纳1000余人,广场草坪西侧中间立有两尊1:1编钟复制品雕塑。

      慕连亭、舜帝亭、文帝亭

      慕连亭以敬慕连氏一族取名。北宋初期,连氏祖先连光裕任应山县令,其孙连舜宾仁义慈善,深受百姓爱戴,连舜宾之子连痒、连庶,兄弟状元宋痒、宋祈及大文豪欧阳修都是连处士的门生,后来五人都考中进士,入朝为官。

      舜帝亭、文帝亭位于文化公园核心区位置,一处位于山顶,一处位于岛心,与神农坛成掎角之势。对面山顶建有文帝亭,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也是因随州的“随”去掉“”字底而命名。

      曾随坊

      雕塑主要展示随州市的青铜文化,以牌坊式造型,提取擂鼓墩2号编钟和叶家山古墓出土文物的青铜纹饰,通过青铜造型神舞大象及人面纹图,集中反映随州春秋时期演艺文化的造型艺术水准。高9米,全长32米。

      餐霞楼

      取名唐代**道士胡紫阳(随州人)修筑的餐霞楼,意思是服食朝霞之气。胡紫阳与诗仙李白非常要好,留有不少诗句。餐霞楼建筑面积1567.7平方米,建筑层数3层,临水而立,总体为五开间三层歇山屋顶,西南角建贵宾楼别院,独立而隐秘。

      神农坛

      神农坛位于文化公园*高处,是随州市标志性建筑,为纪念性公共建筑,文化内涵以神农文化为根基。建筑面积约440平方米,共两层,外墙10.76米高以下为铜板装饰,上部斗为石材,建筑高度24.7米。

      善洪取经岛

     

      位于公园东区,岛中心为一座21.2米的主体钢构玻璃雕塑,创意既像双手合十祈福的手臂,驳岸整体又似一组风帆,寓意祈福于民,一帆风顺。整个圆岛中心有莲花地雕,基座外侧为须弥座浮雕,内侧为“善洪取经”、宗悫“乘风破浪”浮雕。

      姑桥和嫂桥

        据《随州志》记载,姑嫂桥有姑桥和嫂桥之分,位于大洪山新阳西,两桥均为条石砌筑,古朴典雅,依山傍岩,互相呼应。其中姑桥桥长6米,宽1.3米,桥拱距沟底20米,前行30米就是嫂桥,长2米,宽2.2米,桥拱距沟底16米。在古代,这两座桥所连接的古道是大洪山腹地深处的**通道,两座桥的建桥时间已不复可考。

      姑桥和嫂桥护栏整体造型似莲花瓣,两边寓意姑嫂二人合力建桥,造福行人。桥墩以凤的造型为设计元素,寓意姑嫂二人功德圆满,修炼成仙。建在文化公园的为复修姑嫂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