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魂拷问:为什么只有中国的平安夜要送苹果?

 longerchen 2019-12-25
图片
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平安夜送苹果是比较常见的节日习俗:
图片
不好意思放错图片了,是这种:
图片
这是我今年在公司收到的平安果,非常精致:
图片
在国内“平安夜送苹果”的氛围中,不少人会误以为“国外过平安夜同样也是送苹果”
事实果真如此吗,国外也送“平安果”吗?
国外平安夜送苹果吗?
让我们仔细想想平安夜送苹果的逻辑:
因为:平安夜与苹果谐音;
又因为:苹果与平安谐音
因此得出结论:平安夜要送苹果。
图片
这逻辑乍一看没什么不对的地方,但问题是:人家老外也不说中文啊,咋知道谐音梗这种东西呢?
再说回平安夜本身,其英文原单词为“Christmas Eve”。
直译过来就是“圣诞前夜”,只是因为一首德国民谣《Silent Night,Holy Night》,国内才译为“平安夜”
因此国内送苹果的习俗,大概是跟国外没什么关系的。
图片
外国人过平安夜的方式,大抵都是团聚在一起,与家人共享晚餐,一起拆圣诞礼物等等。
但要抠细节的话,各个国家都大不相同:
美国的圣诞大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
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
图片
丹麦,当圣诞大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
如果谁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谁将是来年运气最好的一个人。
通常大人们会将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让他们高兴(这不就是我们汤圆/饺子里包硬币那套路吗?)
图片
当居于北半球的人们,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正是热不可耐的仲夏时节。
澳大利亚热情如火的“仲夏圣诞节”,既有热带风情的庆祝方式,也融合了欧洲传统圣诞节的经典元素。
图片
没有雪?用沙堆雪人!
尽管户外人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但商店橱窗里却精心布置了冬日雪景
这就构成了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图景——冰火两重天!
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恐怕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
图片
图片
可纵观西方国家庆祝圣诞节的传统,我依然没能找到一丝“苹果”的影子在其中。
仿佛如无中生有一般,近些年“平安夜送苹果”越来越成为了我们的共识
图片
【平安夜的苹果】席卷了中华大地,让每一家水果店门前,都摆上了盒子装的高价苹果。
虽然我还蛮喜欢在平安夜收到苹果,但我还是要问:
为什么只有中国的平安夜要送苹果呢?
为什么只有中国的平安夜要送苹果?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两个见解。
第一,中国人特别重视谐音梗,包括我本人
图片
我国地大物博,以下例子可能不太准确
请一定要注意
尤其是我们的爸妈,为了讨个“好意头”,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洞房花烛夜,他们把花生红枣莲子放在被子下面,寓意“早(枣)生(花生)贵子(莲子)”:
图片
比如说开学,孩子要带“葱+菱角+梨子”大礼包,讨个“聪明伶俐”的好彩头:
图片
至于到新春佳节,那就更不得了了。
一定要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图片
一定要吃鸡,寓意“大吉大利”
图片
在北方,少不了一顿【饺子】,寓意“更岁交子”,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图片
有的地方还会吃【年糕】,寓意“年年高”
图片
在广东地区,一道猪手,就能让你新的一年“横财就手”(粤语谐音):
图片
一道发菜蚝豉,新的一年“发财又好事”。
加上生菜,又可以“和气生财”
图片
说白了,我们吃货国人喜欢给每个节日都赋予一道或几道标志的食物,以寄托自己的美好祝愿。
月饼、汤圆、粽子,大抵如是。
因此,平安夜送苹果,就变得不难理解了。
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传统,不是吗?
第二,是商家的过度营销
恰好今晚平安夜,我随便打开一家水果店看了看价钱:
图片
老实说,这价钱真的蛮恐怖的,只是多了一层外包装,不是吗。
商家与媒体的套路便是如此:
先在网上大肆宣传“平安夜要吃平安果”,再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哄抬果价,来一场苹果的“大促销”
图片
不少人用苹果传递平安的同时,水果商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送个苹果,其实也未尝不可
诚然,平安果乃中国特色食品;
诚然,不少人认为,过圣诞节就是崇洋媚外;
但我并不反对大家互送苹果。
图片
过什么节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借送苹果,表达一下平日里不方便的感情
花几块钱,送的人也开心,收到礼物的开心,这苹果它不香吗?
图片
出门坐车,司机会挂一个“出入平安”
小时候,有电视点歌台。当时翻来覆去,最常播的,就是孙悦的《祝你平安》
就连我的奶奶连圣诞节都不知道是啥,但她还是会准备一个平安果,祝我平平安安:
图片
图源@相生栗子
所以,苹果是不是西方传来的,没关系;
过圣诞是不是崇洋媚外,也没关系;
平安夜,就祝大家都平安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