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被称为“亘古第一忠臣”?

 苍海一文 2019-12-25

       比干是商朝贵族商王文丁(《史记》称太丁)之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
       比干少时聪明又勤奋博学,20岁就以太师的身份辅佐哥哥商王帝乙,后又受到君主的嘱托,继续去辅助帝辛(即后来的纣王)。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但同时也是纣王王位的积极争取者。《尚书·微子篇》记载:帝乙在位时间很短,病重期间,曾宣比干、箕子等进宫商议王位继承人事宜。箕子劝帝乙立长子微子为王位继承人,比干却极力推荐次子帝辛。因微子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所以比干不同意箕子的建议。最后,帝乙采纳了比干的建议,立帝辛为王位继承人。
       乙病重期间,比干曾向鬼神祈祷,保佑哥哥身体健康,并许愿只要哥哥能够恢复健康,自己情愿代之以死。帝乙死后,纣王即位,比干全力辅佐纣王治理国家。他主张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牧业,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比干、箕子、微子三人尽心尽力辅佐纣王,更是有口皆碑,彪炳青史,三人并称为“商末三贤”,孔子则尊其为“殷三仁”。

(比干剧照,图片源于网络)

      商末,纣王荒淫暴虐,横征暴敛,比干为此非常愤怒,他去到摘星楼,在那里呆了3天,向商纣王强烈进谏。但是纣王却告诉比干,让他不要自以为是,竟敢斥责君王的不是。
      后来,商纣王杀比干剖其心。比干死后,葬于朝歌城南17千米的王畿上。今在卫辉市城北约7.5千米的顿坊店乡,有一座像小山一样的大土冢,就是比干墓。该村也因存有比干庙(墓)而命名为比干庙村。
      周武王灭商后,认为比干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臣,应予以褒奖,就在比干葬地汲县为比干封了墓,《尚书·武成篇》中曾记载“武王克殷、封比干墓”,对这一历史事实进行了真实的记录。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值得我们追寻的祖先智慧,透过历史看人生,你的人生你做主”,

谢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