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宗诚医药 2019-12-25

  拔罐疗法, 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拔火罐,主要就是以罐子为主要工具,用火燃烧然后造成罐子内相对负压,让罐子紧紧的吸附在是拔火罐的部位,产生温热刺激以及局部皮肤充血,用来达到一种帮助我们的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物理疗法。拔火罐的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除了治病,还可以帮助我们强身健体。那么,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1.中药拔罐超前诊断2.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3.拔罐疗法的发展历史4.拔罐的坏处有哪些5.拔罐步骤千万要牢记

1中药拔罐超前诊断

  中药拔罐作为一种特殊的预测健康的方法,具有超前诊断的特点,因为气血运行的变化始于组织形态之前,只有气血失调到一定程度时,组织细胞才会发生形态改变,中药拔罐可以在气血失调的早期即能发现这些微小变化,故中药拔罐诊断有着区别其诊法的优势,也没有危险性,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中药拔罐的超前诊断作用在预防医学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人体内只要出现了微小的变化,无论有无自觉症状,生化检查或物理检查是否异常,都会在相关经络穴位和局部相应区域有气血运行障碍,以拔罐部位皮肤不同形态、颜色、疼痛、发痒等各种异常反应被迅速发现。更加这些反应的规律可以发现亚健康的经络、脏腑、捕捉疾病前期的蛛丝马迹,对将要出现疾病部位做出超前诊断。如拔罐后皮肤呈粉红色,毛孔微张,无痧斑,触摸皮肤温度同正常皮肤温度,或稍高,能迅速恢复正常肤色为健康状态。

  拔罐后,罐印呈发散紫点状,且颜色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瘀症;

  拔罐后,罐印鲜红而艳,表示阳虚,气血两虚或阴虚;

  拔罐后,罐印紫黑而暗,表示供血不足,经络运行不畅,有淤血现象;

  拔罐后,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瘀症;

  拔罐后,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拔罐后,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

  拔罐后,罐印表面有皮纹和微痒,表示有风邪和湿邪;

  拔罐后,罐体内壁有水珠,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拔罐后,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

  一般情况下,根据以上诊察罐印的变化,结合临床反应的症状,对症拔罐治疗,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患者在每次拔罐治疗后,发现吸拔部位皮肤颜色逐渐变深,那么说明身体疾病比较重,身体深层病气被吸拔到表层;如发现吸拔部位皮肤颜色逐渐变浅,说明疾病正在逐渐好转。据此说明,中药拔罐对判断疾病的轻重程度和疾病是否好转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中药拔罐对疏通经络有明显治疗作用,因此中药拔罐诊断过程也是治疗的过程,故中药拔罐诊病和治疗是同步进行的。

2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为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的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中医从这一点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六腑为中心,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使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实现整体的生命活动。当刺激机体的某个部位或某个部位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相应的全身性反应。中医学的发病认为:疾病正是在治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即脏腑功能失调。病从外入,比必先见于外,反之病从内生,必形见于外,局部反映内部病变。拔罐疗法正是遵循中医理论,在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及针灸腧穴学说的指导下,随罐具、多种操作方法、穴位选择、配合疗法等,而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活血行气、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多种疗效,从而可使充斥于体表、经络乃至脏腑重的各种治病因素祛除,使失调的脏腑功能得以恢复,最终使疾病痊愈。

  综合历代医家关于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于理论认识,可以归纳拔罐疗法治疗作用的主要原理有以下10个方面:

  (一) 调整阴阳

  阴阳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多个方面,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规律,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人体生命活动,正是由于阴阳双方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正是这种“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才保持了人体各组织器官、脏腑的生理功能;即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因某种原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则致阴阳失调,会使机体发生疾病。《内经》中提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载:“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可见阴阳失衡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调理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成为治疗的关键。拔罐调整阴阳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另一方面与其他方法配合应用来实现的。例:拔关元可以温阳散寒,拔大椎可以清泄阳热。再如脾胃虚寒引起的泄泻,可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和背俞穴如: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等,并正在拔罐后配合灸法,以温阳散寒。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引起的项背痛、头痛、高血压等,则可取大椎穴用三棱针刺血后拔罐,以清泄肝之阳热。诸如此类,通过拔罐治疗,使机体阴阳之偏胜、偏衰得以纠正,促使阴阳转化、消长,达到阴阳平衡,调整某些脏器之功能。

  (二) 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系统似网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体,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承担者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气血运行、输布、濡养、联络、调节的作用。若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是疾病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拔罐疗法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的机制,通过对经络、腧穴负压吸拔作用,在经络气血凝滞或经脉空虚时,引导营卫之气复来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温煦皮毛;同时衰弱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鼓舞正气,加强驱除病邪之力,从而使经络气血恢复正常,疾病得以祛除。《灵枢·经别》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也就是说人体只有保持着阴阳平衡,气血流畅,经脉相通,才能百病不生。经脉“不可不通”“脉道以通,气血乃行。”临床常用循经拔罐法、走罐法、刺络(刺血)拔罐法等,均有明显疏通经络功能。

  (三) 行气活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十二难》说:“血主濡之”。《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又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经络,气血对人体起推动、温煦、濡养等重要的作用。人体的物质形体与精神活动都赖于气血的作用。气属阳,血属阴。气血偏胜偏衰导致体内阴阳失衡。阴阳失调,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随之发生泥乱。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是构成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气血的运行,经络之气逆乱,营卫气血的运行被阻,则发生痿痹等病。拔罐疗法则从其穴前导之,或在对应之穴启上,使所闭之穴感受到刺激,循经传导,则所滞之气血亦缓慢通过其穴,而复其流行,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增强体质的作用。寒者气凝,瘀则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寒、气、血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气滞血瘀之病变。拔罐通过“吸拔”、“温通”作用,促进血液流动,人体气血畅通,达到活血行气的作用。

  (四) 化瘀散结

  血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治病因素。淤血形成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瘀塞不通,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人体有了经络的联系,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筋骨皮肉有机联成一体。而整体功能的维持则以五脏为中心,通过脏腑气血、经络并行调节,经络畅通,气血运行如常,脏腑功能正常,则生命活动正常。拔罐作用于肌表,通过对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组织充血、瘀血、出血等变化,使经络血活气通,则瘀血化散,雍滞凝滞得以消除。经络气血畅通,五脏六腑得以濡养,鼓舞振奋人体气血功能,使人体生命活动正常。

  (五) 温经散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胜则阳病”,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气化的作用,出现阳气衰退寒证,寒性凝滞,收引主痛,凝滞则凝结,阻滞不通之意,指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痹阻;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出现气血凝滞、血脉挛缩而头身疼痛,筋脉拘急而肢体迟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拔罐吸着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局部皮肤感受器和经络,传导给相应的组织器官,使体内寒邪得以拔出体外,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的双重功效。

  (六) 通利关节

  风、寒、温、邪侵袭人体,痹阻于筋脉,致使关节发生红、肿、热、痈等病理变化,进而导致机体活动障碍,主要病机是因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而疼痛、拘急、屈伸不利。拔罐疗法有祛风散寒、祛邪除湿、温通经脉、疏通气血的作用。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拔作用,吸出筋肉血脉中的风寒,逐其湿气,从而使经络之邪得以祛除,气血畅通,经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利,按着腧穴在患处施行此法,通利关节之效更显。

  (七)消肿止痛

  所谓“不通则痛”,风、寒、湿、瘀等致病因素作用人体,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致使局部发生红、肿、热、痛等系列病理变化,同时疼痛又进一步加重气血的痹阻。拔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通利关节等作用。经脉通畅,气血运行无阻,“通则不痛”。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有火气罐用以治疗风寒头痛、眩晕、风痹及腰痛等症而不必服药。

  (八)发汗解表

  肌表是体藩篱,外感六淫伤人,一般都先出表证,此时邪气比较浅,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通过人体的汗出,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拔罐通过吸着作用,温热及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达到发汗、驱除风、寒、湿邪的作用。此作用不仅主要治疗外感六淫的表证,对凡是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汗出而寒热不解病症,如: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等初起之时需先除表证时皆可用之。

  (九)托毒排脓

  湿热火毒之邪蕴结局部,阻滞气血运行,而出现红、肿、热、通、脓、化脓等系列表现。日久火热毒邪伤及阴液而出现阴虚内热或热毒炙盛德实热之证,危及生命。毒气郁结、恶血淤滞之症,在未成脓之时,施以拔罐疗法,尤其是针刺之后拔罐,可使毒血吸出,气血疏通,瘀阻消散。已经化脓时,可托毒排脓,使症状迅速减轻。

  (十)扶正补虚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正气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和其抗病、康复能力。邪气是指各种治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瘀血以及跌扑损伤等。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能胜正则发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比虚”。《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百病始生》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急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由此看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随着正邪双方的变化,疾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病机和证候,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对于治疗《素问·三部九候论》指出:“……实则泄之,虚者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这就是说,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应按着“实则泄之,虚者补之”的法则进行,但当先泄去脉中邪气而后再调其虚实。拔罐疗法祛除具有拔除体内各种邪气,同时还具有扶助正气的作用。前者主要通过各种拔罐方法来实现,后者主要依靠经络腧穴和配合其他疗法来实现。拔罐通过对机体局部良性刺激,再依靠人体自控调节系统传达与调节,从而起到调整某些脏器功能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阴阳平衡的功效。如脾胃虚寒性胃痛治疗则应以扶正为主,可选用上腹部和背部腧穴,进行拔罐治疗。再如荨麻疹的患者由于营血虚弱,卫外失固,腠理穴虚,风邪乘虚侵袭肌肤而引起。治疗时可在病变局部进行刺血拔罐,以祛除风邪,配合曲池、血海以调营扶正。邪气祛除、营卫调和,则病自愈。许多临床实践证明,刺血拔罐疗法祛邪作用最佳,而拔罐及熨罐法的温阳扶正作用最佳。对于常人,背腧穴拔罐、走罐,可起到补虚泄实、畅行气血、扶正固本、调整阴阳、祛病强身、防病保健的作用。

3拔罐疗法的发展历史

  先秦时期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据医史文献方面的专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表明我国医家至少在公元前六~二世纪,已经采用拔罐这一治疗方法。

  晋唐时期

  东晋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用角法治疗脱肿;所用的角为牛角。鉴于当时此法盛行,应用不当易造成事故。所以葛洪特别告诫要慎重地选择适应症候,书中强调:“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肘后备急方·卷中》)。这显然是有道理,即使以今天的目光来看,所列的多数病症,也确实不是拔罐的适应症。

  到了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竹罐取材广泛,价廉易得,大大有助于这一疗法的变及和推广;同时竹罐质地轻巧,吸拔力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在隋唐的医籍中,记载这方面内容较多的是王焘的《外台秘要》。如《外台秘要·卷四十》中就有关于用竹罐吸拔的详细描述:“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节长三、四寸,孔经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细竹作之。才冷搭得螯处,指用大角角之,气漏不嗍,故角不厌大,大即朔急差。速作五、四枚,铛内熟煮,取之角螫处,冷即换。”指出应据不同的部位,取用不同大小的竹罐。而当时所用的吸拔方法,即为当今还在沿用的煮罐法,或称煮拔筒法。值得指出的是,《外台秘要》对这一方法在多处加以具体的介绍,在第十三卷中提到,先在拔罐的部位上,“以墨点上记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吸拔工具和吸拔方法和改进,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金元时期

  如果说,在隋唐时代还是兽角和竹罐交替使用的话,那么,到了宋金元时代,则竹罐已完全代替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亦由“吸筒法”替换了“角法”。在操作上,则进一步由单纯用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亦即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后,乘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元代医家萨谦斋所撰的《瑞竹堂经验方》中曾明确地加以记述:“吸筒,以慈竹为之削去青。五倍子(多用),白矾(少用些子),二味和筒煮了收起。用时,再于沸汤煮令热,以筋箕(箝)筒,乘热安于患处。”

  明代

  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拔方法上,较之前代,又有所改进。用得较多的是将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明代外科大家陈实功,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记载:煮拔筒方:“羌活、独活、紫苏、艾叶、鲜菖蒲、甘草、白芷各五钱,连须葱二两。预用径一寸二、三分新鲜嫩竹一段,长七寸,一头留节,用力划去外青,留内白一半,约厚一分许,靠节钻一小孔,以栅木条塞紧。将前药放入筒内,筒口用葱塞之。将筒横放锅内以物压,勿得浮起。用清水十大碗筒煮数滚,约内药浓熟为度候用。再用披针于疮顶上一寸内品字放开三孔,深入浅寸,约筒圈内,将药筒连汤用大磁钵盛贮患者榻前,将筒药倒出,急用筒口乘热对疮合上,以手捺紧其筒,自然吸住。约待片时,药筒已温,拔去塞孔木条,其筒自脱。”(《外科正宗·痈疽门》)。这种煮拔药筒的方法,在明清的一些重要外科著作如《外科大成》等以及《医宗金鉴》,都有详略不等的载述,表明此法当时十分流行。

  除了煮拔筒法,也应用一些更为简便的拔罐法,如明·申斗垣的《外科启玄》就载有竹筒拔脓法:“疮脓已溃已破,因脓塞阻之不通……如此当用竹筒吸法,自吸其脓,乃泄其毒也”。

  清代

  至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尽管价廉易得,但吸力较差,且久置干燥后,易产生燥裂漏气。为补此不足,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对此,清·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叙述颇详:“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表明陶罐已作为商品买卖,广为流行了。

  其次拔罐方法,有较大进步,“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如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颠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舍于内,即卒不可脱,须得其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此类拔罐法即目前仍颇为常用的投火法。同时,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恰如《本草纲目拾遗》所云:“拔罐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可使“风寒尽出,不必服药”。

  另外,清·《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还提到一种治疗疯狗咬伤的特殊拔罐之法,即在咬伤处,“急用大嘴砂酒壶一个,内盛于热酒,烫极热,去酒以酒壶嘴向咬处,如拔火罐样,吸尽恶血为度,击破自落”。

  综上所述,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其发展过程是十分缓慢,它长期以来,主要是用以治疗痈种疮毒,清代虽有所拓展,而从总的情况,仍宥于疮疡外科的外治法之中。因此,本来属于刺灸法之一的拔罐法,在我国古代大量针灸著作中却十分鲜见。尤其是清末之后,随著针灸医学本身的衰落,拔罐法也流落于民间,其发展更趋于停滞。

4拔罐的坏处有哪些

  1、保暖:

  拔罐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操作,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2、避免烫伤:

  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处灼烧,以免烫伤。

  3、不宜部位:

  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皮肤有赘生物或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4、防止感染:

  起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不可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5、拔罐时间: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位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肌肉丰厚的部位,时间可略长;肌肉薄的部位,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相应缩短。

5拔罐步骤千万要牢记

  1.术前准备:

  (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3)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患者体位: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正确体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

  (2)俯卧位:适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

  (3)侧卧位:适于侧头、面部、侧胸、髋部及膝部。

  (4)俯伏坐位及坐位:适于项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3.选罐:根据部位的面积大小,患者体质强弱、以及病情而选 用大小适宜的火罐或竹罐及其它罐具等。

  4.擦洗消毒: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干,为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

  5.温罐:冬季或深秋、初春、天气寒冷、拔罐前为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可预先将罐放在火上燎烤。温罐时要注意只烤烘底部,不可烤其口部,以防过热造成烫伤。温罐时间,以罐子不凉和皮肤温度相等,或稍高于体温为宜。

  6.施术:首先将选好的部位显露出来,术者靠近患者身边,顺手(或左或右手)执罐按不同方法扣上。一般有两种排序:

  (1)密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寸。用于身体强壮且有疼痛症状者。有镇静,止痛消炎之功,又称“刺激法”。

  (2)疏排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相隔1--2寸。用于身体衰弱、肢体麻木、酸软无力者。又称“弱刺激法”。

  7.询问:火罐拔上后,应不断询问患者有何感觉(假如用玻璃罐,还要观察罐内皮肤反应情况),如果罐吸力过大,产生疼痛即应放入少量空气。方法是用左手拿住罐体稍倾斜,以右手指按压对侧的皮肤,使之形成一微小的空隙,使空气徐徐进入,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放气,重新扣好。拔罐后病人如感到吸着无力,可起下来再拔1次。

  8.拔罐时间:大罐吸力强,1次可拔5--10分钟,小罐吸力弱,1次可拔10--15分钟。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以及拔罐的施术部位而灵活掌握。

  9.拔罐次数: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次为1疗程,中间休息3--5日。

相关搜索
  • 神奇的中医拔罐

  • 神奇的中医拔罐

  •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 拔罐的坏处是什么

  • 拔罐的坏处是什么

  •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 拔罐有哪些注意事项

  • 拔罐有哪些注意事项

  •   由于市民对拔火罐不是很了解,从而导致分不清拔火罐的好与坏。有人讨论拔火罐把风寒暑湿燥都能去除大部分,没被拔出的部分会随着气血的流通而消散。也有人在讨论拔火罐不宜久用,经常拔火罐,会把自己的皮肤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拔罐的一些常用的设备,以及拔罐在生活中的应用。

  • 拔罐后黑紫

  • 拔罐后黑紫

  •   大家对于拔罐应该已经不陌生了,拔罐对于身体的健康又很多的好处那么拔罐对于人体究竟有哪些好处呢,拔罐出现黑紫现象的话应该怎么办呢,对于拔罐在人体不同区域的治疗有哪些影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 拔罐的好处有哪些

  • 拔罐的好处有哪些

  •   拔罐是中国传统养生疗法,它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中空气,使罐中形成负压,从而将罐吸着于人体经络穴位或患病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对落枕、脖子疼、消化不良等不错缓解作用。那我们就来看下拔罐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