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公布2020年展览计划!

 历史探奇 2019-12-25

2020年进入倒计时。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其2020年度临时展览名录。其中有深受观众喜爱的系列展览《巨幅名画》《受赠名画展》等,也有新晋推出的《国宝聚焦》《她——女性形象与才艺》等专题展览,新的一年,具体有哪些值得期待展览?让我们先赌为快吧!

(展览详情以院方具体公布信息为准)

01

巨幅名画

展期: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25日

地点:北部院区

▲宋 马远 《画雪景》

▲明 文伯仁 《吴山春霁》
展品清单:

宋 马远 画雪景

明 文伯仁 吴山春霁

清 王翬 千岩万壑图

清 沈宗敬 双松图

清 邹一桂 墨妙珠林(未)

清 董邦达 江关行旅

▲清代  邹一桂 《墨妙珠林》未册之《牡丹二十四品》,「烟笼紫」牡丹

展期:2020年4月1日~2020年6月29日

地点:北部院区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历代书画名迹既丰富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部分尺幅超大的作品,无法于一般展柜中陈列,仅能藉由202室的挑高大陈列柜中展出。历年来《巨幅名画》已经成为台北故宫颇具特色的常设展,也是书画艺术爱好者必看的展览。

02

婉而通─篆书的故事

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25日

地点:北部院区

书法是人类文化史上特殊的艺术形式,除了运用在日常书写中,长久以来也发展出完整而独立的艺术理论体系。有关书法的发展历程与审美品评,始终是受到关注的课题,本展特别选出不同时期的篆书来介绍风格流变与欣赏角度。

历代篆书琳琅满目,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盟书、简帛书、玺印文、钱币文、石刻文字等,可简单区分为大、小篆,秦统一文字之前通称大篆。隶书在秦汉之际发展成熟,成为通行书体,自此篆书退出书写主流,成为特殊的装饰文字,南北朝以后又发展出楷书与行书。直到清代,三代秦汉古文字陆续出土,加上务实学风的影响,书家重新探索古代笔法,终于在篆书写作上开创新局。

尽管古老的篆书很早就脱离日常使用脉络,却能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延续生命。篆书笔法虽然简单,线条起伏变化也较小,其结构却极富变化性,从方正、宽扁到不规则形都能加以安排,很容易应用于各种不同的体裁上。唐代书论家孙过庭(约647-约690)曾说:“篆尚婉而通”,明确指出篆书赏鉴的重要参考标准。篆书要达到婉而通的境界,除了线条的流畅与质感,还需配合篆法的空间安排,才能展现出各种不同的美感。

03

受赠名画展

展期: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25日

地点:北部院区

本次展出台北故宫自成立(1965年)以来,历年捐赠作品选萃,立意在于深化对捐赠文物的研究与推广,俾让大众共享文化资产。

此次选展作品以活动于北京、上海画家为主,包括吴昌硕(1844-1927)、齐白石(1864-1957)、陈衡恪(1876-1923)、陈年(1876-1970)、吴湖帆(1894-1968)、溥儒(1896-1963)、张大千(1899-1983)、王雪涛(1903-1982)、谢稚柳(1910-1997)等人。

04

四方来朝—职贡图特展

展期: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25日

时间:

第一期(A 档):1月1日~2月13日

第二期(B 档):2月14日~3月25日

地点:北部院区

此次展览时间分两个时间段展出,“职贡”是王朝时代的中国对外交往的体制,意指朝贡国向宗主国修职纳贡,并接受朝觐、册封与赏赐,以示臣服。东亚职贡体系的建立,起源于先秦时期。西周订立甸服、侯服、宾服、要服及荒服等朝贡服制,规范周天子跟诸侯、边疆民族的关係。深植于西周朝贡体系的“非平等关系”与“华夏中心思想”,持续影响历代涉外事务的运作,并且反映到图像中。

05

国宝聚焦

展期:2020年1月23日~2020年4月23日

地点:北部院区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书画文物,按艺术性之高下分为:国宝、重要文物和一般文物三种等级。

从2020年起,台北故宫将选定正馆107陈列室为“国宝聚焦”专题展览室,每次选展二组件国宝级书画,展期以三个月为原则,定期更换展件。若属七十件限展书画精华,展期则以42天为上限。凡展出的藏品,均为美术史中声名赫赫的一时之选。展览目标通过名品的聚焦,让观众对书画有深刻的认识,并强化对文物保护课题的重视。

06

院藏善本古籍选粹

展期:2020年2月28日~2020年4月19日

地点:北部院区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善本古籍数逾二十一万四千五百册,内容包括宋代以降历朝刊本、活字本、名家批校本、稿本、旧钞本,以及少数高丽及日本刊本、钞本。以量而言,此批藏书虽不谓丰,然孤本佳椠往往而在,既可资考镜中国传统学术源流与图书印刷装帧的发展,亦可供校勘后代各种传本,在古文献资源保存与版本目录学术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

展览内容含“清宫藏书”及“访旧搜遗”两大单元,复各分若干子题。前者旨在说明前清宫廷图书庋藏与分布概况,兼及其卷帙之浩繁、装帧之考究;后者则以介绍故宫成立后不断搜购、征集、获赠之所得为要。此次展出藏品,皆为一时之选;观众置身其间,当可进一步认识善本古籍的递嬗过程及其文化意涵,以及中国传统印刷技法与图书装帧之类型特色。

07

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

展期:

2020年2月28日~2020年4月19日

2020年9月26日~2020年11月1日

地点:北部院区

本展览以“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为题,将以往深藏大内的官书诏令、档案奏折、名臣传记、档册舆图等珍贵史料公诸于世,使观众对清代文书发展与面貌有更深入的认识,亦得从中了解大清王朝的政治祕辛、君臣关系、政经文化与朝代兴衰。展览精选展件,方便观众藉由人、地、事、物的观照,见证清代两百余年间对斯土斯民的关注。

08

受赠书画展

展期:2020年4月1日~2020年6月29日

地点:北部院区

此次的受赠作品,多属近年所入藏,展览目的在于深化对捐赠文物的研究与推广,让大众共享文化资产,同时介绍展出文物的入藏理由及审查标准。

此次遴选作品,以清中、晚期至民国的书画家为主,包括石涛(1642-1708)、刘墉(1719-1804)、关联昌(1809-1870)、唐培华(1830-1900)和吴平(1920-2019)等五位。捐赠者有台湾重要的收藏家、艺术家及其后代等。

09

教廷瑰宝——

梵蒂冈宗座图书馆珍藏与明清宫廷藏书

展期:2020年5月16日~2020年9月13日

地点:北部院区

梵蒂冈图书馆系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图书典藏之一,由教宗尼古拉五世于1451年倡议成立,继于1475年为教宗思道四世所完成,其目的是将所有足以荣耀教皇与教廷之拉丁与希腊文字作品汇集一处,为知识分子提供共同的便利。罗马教皇破私为公,将珍藏图书对学术界、文化界开放,终使圣座所有之教皇图书馆被赋予公共属性。梵蒂冈图书馆创建迄今已逾五世纪,是全球最重要、最伟大的图书馆之一,馆藏以史学、法学、哲学、科学、神学著作为特色,为数丰赡,被誉为“文明宝库”、“人类记忆”。

本展览以时代为序,透过各阶段入藏的抄本、印本、版画图绘等实例,介绍梵蒂冈图书馆自十五世纪以迄今兹的发展过程。为配合梵蒂冈图书馆藏西洋古籍图画等文物展出,台北故宫将于同一陈列室划分二个意象不同但能相互呼应的展示空间与参观动线,同时展陈台北故宫院藏明清宫廷图籍代表性珍品,合配为一呈现东西文明进展与书籍文化特色的跨域联展,形成一整体性的认识,进而获致东西文化异同参较的观展趣味。

10

笔歌墨舞——院藏绘画导赏

展期:2020年4月1日~2020年6月29日

地点:北部院区

本展为众多的古画爱好者提供珍贵的观画经验,藉由展陈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绘画作品,串联出绘画史的发展脉络,让观众领略绘画史的丰富题材和多元发展。

11

笔墨见真章——院藏书法导赏

展期:2020年7月5日~2020年9月21日

展期:2020年10月5日~2020年12月23日

地点:北部院区

本展览揭示书体与书法发展的历程、以及书法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以便观众从中体会历代书家的功力与创意。作品以时序和书法风格为经纬依序陈列,从秦汉至现代,展出篆、隶、楷、行、草各体书作,展现书体与书风演变之过程。形式则包含拓片与墨迹,书作的文本内容则涵盖杂抄、颂辞、诗文、佛经等面向,借以体现书法、文本之间的呼应和连结。

12

揽胜——近代实景山水画展

展期:2020年7月5日~2020年9月21日

地点:北部院区

以特定景点为题材的山水画,可称为实景山水画。实景山水之作亦可谓是人、地,与画史传统三者互动的产物。实景山水不仅是视觉经验的再现,其画面构成更往往受到个人感怀、文化意象,与图像传统的启发。

本展览精选台北故宫院藏20世纪两岸三地的实景山水画,探讨实景山水画与图式、风格,及时代脉络间的关係。展出作品除俞剑华、丰子恺、关山月、黄君璧、傅狷夫、江兆申等近代名家的作品,亦包括明沈周《庐山高》(国宝)、元吴镇《嘉禾八景》等古代名作。透过古今“确有其地”的实景山水画,冀能引领观者思考风格与图式对于绘写实景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政治与文化意涵。

13

她——女性形象与才艺

展期:2020年10月5日~2020年12月23日

地点:北部院区

天下,男女各半,女性在数千年的文化进程中,拥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与贡献。但不容讳言,中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基本上仍是一种以男性为主导的环境架构。因此,诸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女子以弱为美,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说法,确实对中国的女性影响深远,也发展成多数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导致极多女性的才艺,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女性的处境与心声,透过一些优秀艺术品的诠释,才幸运地博得同情与关注。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以女性为对象,或者由女性所创作的作品,质量相当可观。《她—女性形象与才艺》特展拟以宏观的角度,展示自五代至近现代的书画精品,除了让观众掌握历代妇女的多元面向,也期待通过展览,激励大家针对女性的相关议题,发出具备时代性的新观点。

▲元 卫九鼎《洛神图》

▲明  唐寅 《陶穀赠辞》

本展预计遴选七十组件书画,划分成“群芳竞秀”、“女史流芳”两大单元。前者着重于勾勒历代女性的各种样态,后者则反映了女性不让鬚眉的才华。

展品中不乏国宝级与重要古物级作品,如《李公麟 画丽人行》、《李唐 文姬归汉》、《卫九鼎 洛神图》、《仇英 汉宫春晓图》、《唐寅 陶穀赠辞》、《唐寅 班姬团扇》等,均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准,绝对是一次兼具可看性与话题性十足的展览。

14

蒙藏四大活佛

展期:2020年11月28日~2021年3月1日

地点:北部院区

清朝时期,清廷为巩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采取尊崇黄教的政策,册封其四大领袖人物(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布尊丹巴、章嘉呼图克图)转世活佛系统,使之分掌西藏与内外蒙古等地区黄教事务。

此次展览文物除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献与器物外,亦将纳入借自蒙古共和国博格达汗冬宫博物馆及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藏品。此次借入参展文物约150余件,大部分过往甚少展出,部分更属首度公开。

展览以完整而系统性地说明蒙藏四大活佛的历史面向为旨趣,使观众得以深入了解清代蒙藏四大活佛相关文物,并一睹蒙古博格达汗冬宫博物馆历代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及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第七世章嘉呼图克图的代表性藏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