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没有专权的太监,只有斗不过文臣的皇帝——大明往事太监篇

 网洛书城 2019-12-25

在大家的印象中,明朝的太监也许是这样的:

大明没有专权的太监,只有斗不过文臣的皇帝——大明往事太监篇

又或者是这样的:

大明没有专权的太监,只有斗不过文臣的皇帝——大明往事太监篇

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大明没有专权的太监,只有斗不过文臣的皇帝——大明往事太监篇

胡子不算啊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字不识几个,但绝对是一个历史优等生,特别懂得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朱元璋深知宦官参政的危害,于是他命人在皇宫门口,挂了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务,违令者斩”,足见其对宦官的真实态度。

大明没有专权的太监,只有斗不过文臣的皇帝——大明往事太监篇

朱元璋画像

到了重孙宣德皇帝之后,因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力开始向文官转移,文官治国得到加强,于是整个明朝就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君臣之战”,文官想获得更大的权力,就必须侵蚀皇权,有能力的皇帝对付大臣绰绰有余,而没有能力的皇帝只能被迫找帮手,而这个帮手就是太监(皇帝怠政也是因素之一)。

太监干政的开创者—朱瞻基

朱瞻基是靖难之役的亲历者,又亲手处决了亲叔叔朱高煦,废除了明初的藩王制度,从此藩王造反在明朝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朱瞻基比谁都清楚,兄弟信不住,叔叔更信不住,既然自家人都信不住,那大臣们就更不能相信了。

大明没有专权的太监,只有斗不过文臣的皇帝——大明往事太监篇

朱瞻基影视形象

总要有人帮皇帝做事吧,于是朱瞻基打起了太监的主意,宣德元年,明宣宗下令,设置“内书堂”,并请当朝有名的大学士为宦官们开堂授课,这为后面太监参政埋下伏笔,朱瞻基虽赶不上朱元璋和朱棣的雄才大略,但也算一代明主,又十分勤政,皇帝只要勤政,太监的使用频率自然不高,因此并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文官集团崛起

弘治以后,文官集团势力的发展已经超出了皇帝的控制,皇权面临着被架空的风险,皇帝的决策权受文官集团的掣肘,大到纳妃,立太子,小到皇帝想去那游玩这等事,没有文官集团的同意,都无法自由决定,

皇帝即将变成国家的象征,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有武宗南巡、嘉靖的大礼仪事件等,而老朱家的子孙也不是吃素的,只好寄出了杀手锏,让太监直接参政,并任职于各个政府部门,这便是明朝宦官“专权”的真正原因。

大明没有专权的太监,只有斗不过文臣的皇帝——大明往事太监篇

宦官专权的本质是皇帝专权

明朝宦官专权与唐朝宦官专权有本质区别,在唐朝宦官权利大到可以杀皇帝,而明朝的宦官专权本质上是皇帝想从文官集团夺回权力,与其说是宦官专权,不如说是皇帝专权,之所以选择让宦官出马,归根结底是在政治权力斗争中吃了亏,处于下风。宦官由于和文官集团不是一个体系,下手更狠、道德底线更低,对于制约文官无疑是最佳选择,

大明没有专权的太监,只有斗不过文臣的皇帝——大明往事太监篇

明朝从未出现一个太监,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嚣张跋扈、权倾朝野如魏忠贤,在年幼的崇祯上台后,便将其轻松铲除。

然而崇祯毕竟是年轻,岂不知失去太监这个利器之后,文官集团开始反扑,除了与皇帝挣权,集团内部也是窝里斗,造成无休止的党挣、进而虚耗国力,最终造成大明王朝的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