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英不英(三章)张太后并非真要赐死王振,而是借此敲打三杨内阁

 梦想童年594 2023-02-15 发布于江西

从明英宗朱祁镇时代开始,明朝就逐渐陷入宦官专权的政局中。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为代表的宦官因受到皇帝的宠信而把持朝政,与文官集团进行政治斗争,使明朝走向了中衰的快车道。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初对此是有所预测的,并刻下碑文上写“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尽管如此,明朝仍旧没能摆脱宦官专权的阴影,并在朱祁镇执政时达到第一次巅峰。对于这次宦官专权的出现,很多历史学者归咎于朱祁镇。他们认为若朱祁镇不宠信和袒护王振,王振则早被张太后赐死,也就不会有导致明朝由盛转衰的土木堡之变。

然而从明朝的历史文献来分析,可以发现这种说法是毫无逻辑的,是典型的以结果倒推原因的。王振成为明朝第一个专权乱政的太监,朱祁镇的确要负上主要的责任。然而明朝太监专权的根源却不是在朱祁镇身上,而是从明宣宗朱瞻基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张太后作为朱瞻基的母亲,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意见,可以说她对于朱瞻基任用太监也是支持的。在朱祁镇即位后,掌控大权的张太后的确对王振有过警告和赐死的态度,但这不是为了反对宦官专权,而是利用王振身份的特殊性,敲打文官集团和三杨内阁。

明朝太监接触朝廷政务是从明成祖朱棣时候开始的,到了朱瞻基时期逐渐形成了制度化。这个制度的形成最初是为了协助皇帝处理繁重的国家大政,减少皇帝的工作量。因此朱棣选拔了十来岁的小太监,并由翰林官教授基础的文墨知识,用来帮助自己处理繁琐的文档和图书管理的工作。朱瞻基即位后建立了内书堂,将培养太监读书和承担皇帝秘书的事情形成了制度,也就为后来王振专权乱政奠定了法理上的基础。王振是朱棣选拔出来的太监,又受到朱瞻基的信任,被任命为朱祁镇的东宫局郎,这才有了接触政治的机会。

朱祁镇即位时只有九岁,完全没有能力处理国家大事,所以国家大权被张太后和三杨内阁掌控。根据史料记载,在此期间张太后多次警告过王振,认为他蛊惑朱祁镇乱国,甚至说出了要将他赐死的话。但是因朱祁镇的袒护,再加上三杨内阁大臣们的求情,张太后最终没有将王振赐死。但是在张太后和三杨内阁执政期间,王振的权力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并没有机会掌控朝政。直到张太和和杨士奇等大臣相继离世,朱祁镇正式亲政后,王振才获得了掌控朝政的机会。然后他在朱祁镇的支持下把持朝政,成为明朝第一个专权宦官。

张太后多次警告王振,限制王振的权力,真的就是为了防止宦官专权么?从当时的历史文献来看,并不是明显地倾向于这点。明朝宦官制度形成于朱瞻基时期,作为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并没有强烈的反对。只是从这点上看,张太后对于宦官专权就不是特别防范。实际上在朱瞻基执政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已经有了干预朝政的能力和机会。如果张太后要防范宦官专权,完全在当时就可以有所行动。而且从朱瞻基去世,到朱祁镇亲政的九年时间内,张太后有很多机会可以废除宦官制度,但她都没有行动,可见她对此并不是强烈反对的。

实际上在朱祁镇即位之初,王振并没有操控朝廷政治的能力和空间,距离宦官专权还非常遥远。此时张太后却表现出对王振非常厌恶的态度,并用赐死警告对方,这完全是没有理由的。当时朱祁镇还是个读书的孩童,王振顶多算个书童,朝政都是由三杨内阁处理。当时的司礼监并没有盖章和批红的权力,王振有凭什么掌控朝政呢?在这种情况下,张太后要以蛊惑皇帝的罪名把王振赐死,实际上是完全没有理由的,或者说这就是莫须有的罪名。如果说王振真的乱国了,或者威胁到张太后地位,那还情有可原,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王振当时的行为看,并没有展露出任何宦官专权的征兆。他只是朱祁镇的保姆、书童、陪玩而已,对朝政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力。日常奏折被送往司礼监都是由张太后和三杨内阁事先处理好的,王振只需要存档和下发即可,甚至都不需要让朱祁镇知晓。在这种情况下,张太后摆出巨大的阵势对付王振这个有名无实的太监头领,显然是用力过度了。张太后在历史上被誉为女中豪杰,从明仁宗朱高炽在当太子时期就已经协助处理政务了。她对明朝政务非常熟悉,有独到的见解,是成熟的政治家,这种用力过度的情况是与她一贯作风不符的。

张太后在警告王振时,不但让朱祁镇在现场看着,而且还召集了以杨士奇为首的三杨内阁,和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这中阵势一看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宦官为宫廷的官吏,但并非朝廷的公务员,具体一点是皇室的家奴。从这个角度看,张太后真要处死王振不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只需要派人直接下手即可。当时朱祁镇只不过是九岁孩童,完全保护不了王振。可张太后摆出了如此大的阵势,高高举起的杀人的屠刀,却又在劝说下轻轻落下。结果王振一根汗毛都没伤到,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三杨内阁自不必说,从朱棣晚年开始,这三人就是内阁的重要大臣,是文官集团的首领。整个仁宣之治时期,他们参与了明朝政治上和军事上所有的决策,是明朝文官政治制度的奠基人。他们三人几乎可以决定明朝的所有事务,如果加上张太后,就连废立皇帝都不在话下。英国公张辅是当时的朝廷第一勋贵,也是军方第一人。朱元璋和朱棣两朝所封的勋贵中,以张辅的权力最大,也代表着明朝的军事力量。胡濙地位虽然不是最高,但却是资历最老的重臣。他是建文帝朱允炆时候的进士,妥妥的五朝老臣,也是朱瞻基的托孤五大臣之一。

王振虽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但当时的司礼监所拥有的权力远不如朱祁镇亲政之后。王振当时根本无法插手政务,不但比不上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就连土木堡之变前的水平都远不如。对付这样的太监头子,张太后有必要把托孤五大臣都搞齐了么?实际上从当时的阵容看,别说处死王振,就是要改朝换代都够了。但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发生,王振并没有任何受到处分,就连官职都没有变。这样的情况只可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张太后在演戏。从当时的政局看,张太后戏码所针对的对象很大多半是三杨内阁。

三杨内阁的权力在朱瞻基去世后达到巅峰,他们不但是文官集团的首领,而且是托孤五大臣之一。而且这三人一贯同气连枝,朝政上互相支撑,几乎可以在朝廷中一手遮天。如果他们想要架空皇帝,别说只有九岁的朱祁镇,就是朱瞻基复活也要吃大亏。在主少国疑的政局下,张太后不可能放心地把朝权交给三杨内阁。但是有朱瞻基的遗诏在先,幼年的朱祁镇在后,她根本没有合理合法的办法将这个政治集团瓦解。如果强行操作引发政治风波,这对明朝来说是灾难性的后果。再加上以襄王朱瞻墡为首的藩王们虎视眈眈,张太后不得不慎重处理。

从这些历史背景来分析,张太后看似对王振深恶痛绝,甚至摆出了赐死的态度,实际上却是在敲山震虎,敲打三杨内阁和文官集团。虽然当时王振的权力很小,但在张太后的有意扶持下,是能够起到掣肘文官集团的作用的。张太后这其实是警告三杨内阁,不要利用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架空皇帝。再加上有张辅为首的军方,和胡濙这个五朝老臣的支持,这使得文官集团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在放过王振后,三杨集体提出了让张太后垂帘听政的建议。虽然这个建议被张太后拒绝,但她仍旧遥控朝廷政务,使得朝权被控制在皇室之手。

可以说在朱祁镇亲政前的九年时间里,张太后把自己的政治手腕发挥到极致。她既利用三杨内阁管理朝政,又避免文官集团把持朝廷,维持了仁宣之治以来明朝国力的上升势头,政治上功绩非常显著。她在处理文官、皇帝、太监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恰到好处,让三者之前权力平衡,国家政治稳定,是明朝少见的政治高手。与张太后相比,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就差了许多,而朱祁镇本人更是个糊涂蛋。他并不懂得政治制衡的重要性,一味纵容王振与文官集团争权,结果才导致了土木堡之变和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的危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